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灿然同志离开我们14年了。他生前在中华书局主持工作期间,对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卓越贡献,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革命胆识和开创精神,一直为我们钦敬和怀念。 1958年初,为了加强领导和规划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以齐燕铭同志为组长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定中华书局为它的办事机构,以整理出版古籍为主要任务,同时适当出版古典文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由金灿  相似文献   

2.
1958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当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齐燕铭同志即担任古籍小组组长。那时的小组成员,大约将近二十人,有范文澜、翦伯赞、陈寅恪、陈垣、郑振铎、顾颉刚、冯友兰等,人数虽不多,却都是国内外著名的第一流学者。我从1958年夏天起由商务印书馆古籍编辑室调至中华书局,那时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金灿然同志也即古籍小组成员。作为古籍整理出版的专业出版社,那时的中华书局可以说是在齐燕铭同志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的,金灿然同志就中华书局的总体规划以及某些具体选题,都经常向齐燕铭同志请示,燕铭同志也时常写信给灿然…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国图书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谓古籍出版数字化是优质的古籍图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为公众服务。但是目前的数字化环境对古籍出版来说不好,主要原因是图书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侵权盗版给古籍整理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批学者在努力做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注解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盗版侵权使得出版社与学者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4.
自从党中央发出整理出版古籍的指示以后,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制订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9年规划,中华书局等专业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常用而又急需的古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的工作反映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受到各地的重视。以前搞古籍出版工作的,只是中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1,(19):6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国图书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谓古籍出版数字化是优质的古籍图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为公众服务。但是目前的数字化环境对古籍出版来说不好,主要原因是图书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侵权盗版给古籍整理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批学者在努力做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注解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盗版侵权使得出版社与学者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于去年12月10日发出了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通知。通知中说,1958年在原科学规划委员会之下,曾成立古籍出版规划小组。二十几年中,曾整理和出版了古籍约两千多种,但这与我国丰富典籍应该整理和出版的数量,还相差很远。而且这个规划小组,已很久没有工作,成员也逝世过多。鉴于这个工作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青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极大的重要性。因此,国务院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为53人,李一氓任组长,周林、王子野任副组长,另聘34人  相似文献   

7.
陈乃乾与古籍整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凡是整理古籍或者与古籍版本目录学有关以及图书馆工作者,不少人都知道陈乃乾先生,并且无不对他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到钦佩。他早年在上海一带生活和工作,中年以后来到北京,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创办的古籍出版社任编审。1958年中华书局改组,成为整理出版古籍和文史书籍的专业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和中  相似文献   

8.
陈铮 《出版史料》2010,(3):10-15
从1958年起,上级确定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中国古籍为主要任务,然其内部设立有近代史编辑室(组)。这个室几十年来出版了众多上自清代下至民国时期的史料和研究著作图书。李侃同志长期主持或分管这个部门,作了大量工作,有重要的贡献。现仅就李侃同志与几部近代史书的编辑出版情况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9.
1月12日,中华书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会,隆重纪念书局创建70周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在会上讲了话。 1912年元旦建立的中华书局,是由辛亥革命时期的出版家陆费逵先生创办的。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书局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也出版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少儿读物、重要古籍和语文工具等方面的图书。1958年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展示《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下达以来我国古籍整理图书出版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展览的开幕式于2002年  相似文献   

11.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古籍整理工作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整理、出版古籍数量之多,整理和研究队伍之大,均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古籍整理的高潮。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指示》的发出是非常适时的。  相似文献   

13.
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对于让国人认识历史,让世界认识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学界和出版界的通力合作,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已硕果累累,成就了中华书局等一批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古籍图书出版重镇.不过,即便荣誉在身,古籍出版却经历了惨淡经营的阶段,许多古籍社曾自嘲为“丐帮”.近些年,一些古籍社主动出击市场,从“曲高”的深奥典籍到“亲民”的通俗读本,从阳春白雪到雅俗共赏,古籍社在坚守与转型中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4.
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回顾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虽然几经曲折,问题不少,但还是作出了很大成绩的。了解古籍整理的进展情况对于做好图书馆工作也是颇有关系的。据初步统计,建国三十多年中经过整理(包括标点、校勘、注释、集解、汇辑、辑佚等)出版的古籍近两千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成绩我们必须看到,而且给予恰当的评价.从数量上来讲,我国浩如  相似文献   

15.
祝晓风 《图书馆》2002,(6):19-19
11月 2 0日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展。这是近年来较全面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展览。据不完全统计 ,建国以来经过研究、整理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约为 1万种〔其中丛书如《丛书集成》(收书 4 10 0种 )、《四部丛刊》(收书 5 0 4种 )等只作 1种计〕。而从 1981年至今所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总计约为 80 0 0种 ,占建国后新版古籍总量的 80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远比清修《四库全书》的收书总数为多。1981年以后 ,国家每年约拨出专项经费用以支持古籍整理出版 ,再加上国家出版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前景蒋才喜中国的占籍,从来就是传统文化凝聚的结晶。继承与发扬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要从整理出版古籍做起,进而通过研究,达到继承、古为今用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久,就开始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  相似文献   

17.
《施愚山集》“辑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古籍整理工作已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省市也陆续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籍图书。但从总体来看,在已出版的古籍图书中,整理者比较偏重标点校注等工作,而对辑佚却未赋予应有的重视,可以说,辑佚仍是古籍整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的作品或多或少总会有所散佚。我们今天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进行古籍整理,如果能在标点校注的同时,尽自己的力量去搜集其散佚之作,使被整理的古籍以尽可能完整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无颖是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8.
古籍整理是关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但是,当今的古籍整理却存在着一个必须提高质量的问题。我们知道,要提高古籍整理的质量,就必须着意对古籍整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当今我国整理的古籍虽多,但研究如何整理古籍的书却很少,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近读岳麓书社出版的胡渐逵先生所著《古籍整理释例》一书,甚觉令人欣喜,因为它确是一本研究如何整理古籍的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出版工作》和《读书》上发表了吕叔湘先生批评古籍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文章以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5月3日,我局副总编辑傅璇琮和我为此专门走访了吕先生。对他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就如何提高古籍整理工作的质量向他请教。吕先生说:“我在《出版工作》第四期写的《整理古籍的第一关》里提的意见,不是只针对中华书局的。中华书局的书,一般都还比较认真,注意质量。近来,不少地方出版社纷纷搞起古籍整理来,这当然也是好事,但这项工作不是轻而易举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古籍整理出版是千秋大业。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巨大的支持,古籍整理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坚持整理与普及并重,古籍普及读物逐渐显现繁荣局面。这是国内有关出版社在“古为今用”方针指导下长期坚持古籍整理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出版日益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可是,目前有关古籍普及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