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时代跨平台出版的书籍设计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隽 《中国出版》2012,(23):36-38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交流文化的重要媒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书籍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演变:从"甲骨文"到"简策""卷轴""线装书",再到如今装订成册的现代书籍;制造书籍的基本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从造纸术到活字印刷术,再到如今突飞猛进的数字技术。21世纪,人类延续千年的传统阅读习惯与快节奏、多媒体的数字时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数字书籍、纸质书籍和多媒体读物同时丰富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是区块链元年。2017年年底至今,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流入区块链领域,越来越多已经有用户和场景的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应用区块链,区块链从1.0时代发展到如今的3.0时代,从点对点交易、智能合约到泛区块链应用生态(Token经济),它带给了这个世界怎样的变革?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区块链与新闻业的融合成为传媒业关注的热点,那么它又给新闻传媒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龚艳平 《网络传播》2005,(11):56-57
如今,手机的角色定位已经不仅仅是通话工具.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手机已经完成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过渡,如今走向多媒体,走向网络时代,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网络资讯的广泛影响和手机的逐渐普及,对手机上网的迫切需求,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对手机涵盖功能的更广层面要求.使手机不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通话工具,而演化为个人的移动网络通讯载体,手机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讨中外数字出版现状比较给我国出版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它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促使出版业向数字时代转移,从而迎来了出版业的第三次革命.而曾经以活字印刷引领世界,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改变中文乃至东方语言出版形式的中国,能否在这第三次出版业的革命中缩短与国外出版大国的差距,实现数字出版的飞跃,值得从业者深思.  相似文献   

5.
沟通与传播的需要是伴随着人类诞生而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传播也在不断发展。1844年美国人摩斯发明了有线电报,从而有了电讯新闻。从电报、电话、电影,到了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问世,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如今人类又进入了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主的数字媒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6.
王春枝 《青年记者》2023,(23):66-68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生态环境发生了系统性改变,情感曾经是新闻学中讳莫如深的存在,如今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业发生了一系列以情感为驱动力的变革,以适应当前的传播规则,主要体现在以情感为导向的报道理念创新、注重情感体验的报道形态创新,以及基于情感信息流的传受关系重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蔡新元  陈婧 《传媒》2021,(5):22-24
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数字时代的到来,设计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设计的手法到表现形式都在发生着改变,如何达到更好的设计传播效果是当代设计师所要追求的.本文从时代变迁视角探讨数字媒体时代设计的多维转型,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设计的脉络和转向,并探索数字媒体时代设计创新实践的方法与路径,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下设计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的阅读方式是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制约的,有什么样的阅读介质,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媒体愈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数字阅读并存共融的时代"。新兴的数字阅读媒介呈现出蔓延、增长、发展的势头,但是,传统的印刷媒介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已有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具有网络阅读及其他阅读媒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的媒介形态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信息时代的日益深化和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引发阅读方式的深刻变革,从"深阅读"到"浅阅读"、从"书本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读书"到"读图"、从"熟读"到"遍览"……阅读的习惯在改变,阅读的方式日益多元。近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这个曾经被看作是虚幻飘渺的东西,如今早已走出了艰难的泡沫时代,开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并当之无愧地成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这给传统的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更是无穷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传媒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始的,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网络产生并正在培养着数字传媒时代的阅读文化,它的特点是读者阅读的自主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数字技术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人们的阅读行为中,因特网的普及让信息传递数量和速度骤增。如今,地市党报也不断适应着讯息时代的变化,网络平台、版面改革随数字技术的更新逐步深化和完善。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新闻传送模式,电脑操作、网络传递、无纸化流程将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极致,让受众在第一时间看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万浩 《青年记者》2012,(23):21-22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网络出现至今,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业界和学界都将如今这个时期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虚拟时代或者信息时代.归根究底,这是一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是数字技术带来的E时代.对于新闻传播来讲,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它凭借着数字化、超文本、多媒体的特征,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独特优势,将无数受众的目光聚焦于门户网站、微博、博客、IPTV等由网络滋生的新媒介身上.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目前的印刷业正面临着从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并存.向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时代的转变,这种变化又带动了产业技术,产业形态,产业管理和盈利模式的改变影响到印刷媒体产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图书出版业迈进了数字时代,出版的各个环节都发生着变化.数字技术动摇了传统图书出版经营的根基,它从根本上改变着图书经营方式,而且这种改变势在必行,不可逆转.营销是图书经营中的重要一环,伴随着数字化脚步,它也将逐步从以传统方式为主过渡到以网络营销为主.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期刊的编辑以及出版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一改变导致传统期刊出版行业的结构也迎来它的转型期。特别是现如今,我国的数字出版已经发展的非常有模有样了,并且还在以非常快的速度继续发展着。那么,作为期刊工作者,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必然也要开始着手改变,从自身角色到经营理念再到工作方式都必须有所转变,如此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不被社会所淘汰。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是如此,本文将对数字出版时代提高医学期刊编辑出版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潘涛 《湖北档案》2004,(6):21-23
数字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是传统目录中心功能在信息时代的延伸,是民国档案目录中心发展到数字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既具有传统目录中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又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出现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给出版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出版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来自数字技术的挑战。网络出版正在改变出版的形态。有人把它看作是继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书业革命。正像人类历史上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曾经改变世界一样,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正在使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全面“E”化的时代正在来临,出版业也不例外,而且出版业被认为是受网络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因此,冷静分析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找出它们不同的运行范式,对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亦雯 《北京档案》2003,(7):17-18
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SARS的恐慌中捱过的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随后的畏若蛇蝎,再到如今的泰然处之,许多人的心态随着政府每天公布的数字与民间的各种流言蜚语而变化.SARS的阴影终将散去,我们还要在这个城市继续工作生活下去,SARS只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并终止它.  相似文献   

19.
郑晓东 《声屏世界》2016,(7):154-15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无论从黏性还是覆盖面,互联网已经全面超过了传统媒体,数字营销从蹒跚起步到如今,已成为了各大品牌营销者最热衷于深度挖掘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工具的演变也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就像社会的发展都有必经的阶段一样,从无工具时代到单一再现工具时代,再到今天的数字时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每个时代之间不是依次取代的,而是依次递进的。人类从无工具时代到单一再现工具时代有几千年的过渡,同样,从单一再现工具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过渡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