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馆藏黄士毅所编徽州刊《朱子语类》之古朝鲜写本,上承朱子语录之最早编本《池录》,下启今传黎靖德所编《语类大全》,在《朱子语类》版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因其卷帙浩繁、情况复杂,学界对该版本的认识存在较多误差。通过古写本与成化本的全面比勘,结合其版本情况,对古写本成书的大致年代、原本卷目数量及其与今传通行本间存在的卷目次序差异进行介绍,并对古写本与《蜀类》《徽类》的关系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
历来的学者往往偏重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朱子语类》,该文则主要考察其语言方面的史料价值,认为《朱子语类》反映了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相交叉的中间状态;分析了《朱子语类》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来的学者往往偏重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朱子语类》,该文则主要考察其语言方面的史料价值,认为《朱子语类》反映了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相交叉的中间状态;分析了《朱子语类》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杨燕著,东方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32万字,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一破除偏见,勇于开拓《朱子语类》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的言论集,由朱熹门弟子记录,涉及领域非常之广,其中既有朱熹对儒家经学的详细  相似文献   

5.
《朱子语类》的让步复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语类》的让步复句李思明本文介绍宋代《朱子语类》中让步复句的关联词、句式以及有关的一些问题,并从汉语发展历史过程的角度作一些比较。材料的依据是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的《朱子语类》(以下均简称《朱》),例句后的数字是指出自该书的页码。笔者曾对...  相似文献   

6.
《朱子语类》中同义词非常丰富。本文选取辞书未收的词条或义项,并系联其同义词语进行考释,以管窥《朱子语类》中同义词的组合规律,促进汉语同义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介词有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将八卷本《搜神记》与同时代文献《朱子语类》,以及其他两个本子的《搜神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介词的发展、继承。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辑略》是宋代语录体的重要语料。本文从比喻特色入手,结合语录体的特点,从喻体范围、设喻角度、现场取喻、句式特点等方面,考察了《朱子语类辑略》的比喻特色。  相似文献   

9.
《朱子语类》是公认的宋代较有代表性的、较接近口语的语言材料,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资料,但篇幅太长,不太便于利用。清代张伯行辑订的《朱子语类辑略》(以下简称《朱》)篇幅较短,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资料。笔者在穷  相似文献   

10.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然”作了历时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2册存在校对漏误116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乙巳本、楚本两可,因漏校而未出校;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语言是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所以相关中文译本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也因为这个原因,中文译本和英文法律文件发生冲突时,只能以英文作准。但是,中国参与WTO的实践告诉我们增加中文为世界贸易组织官方语言对于中国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极为必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为此提供了法律程序上的可能性;如果中文根据协定中的相关程序在WTO体系内取得法律效力,那么当未来中文WTO法律文件和其他官方语言的WTO法律文件发生冲突时就可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定以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来解决分歧,而不是英文法律文件当然优先。  相似文献   

13.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学家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续笔》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笔记.书中涉及明清之际文坛事迹较多,其中尤其涉及钱谦益的轶事和评论.由于清乾隆以后对钱谦益的著作实行禁毁,故这部作品也未幸免,历次出版均有改动、删节,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版本.现据抄本对被删改的部分作了补充,以恢复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国语》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史料文本和语料文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语料价值。同其他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一样,《国语》也面临着文本厘定的问题。对现传《国语》各个版本进行比对、梳理是确立《国语》文本的重要条件。由于《国语》成编时间较早,叠经传抄、刻印,《国语》传本、刻本之间的差异相当多。把《国语》各种版本辑合在一起进行勘校辨正,确定是非取舍,消弭《国语》各本之间的差异,就越发显得重要。文章以《四部丛刊》影印明金李泽远堂本为底本,参校明丁跋本、许宗鲁本、童思泉本和金李本,形成韦昭解《国语·晋语三》工作条目33条。在此基础上,参稽《国语》其他版本近30种,一一比对覆校,辨明文字,诠解训诂,揭举是非,推阐前贤,案以己意。以辨明《国语》各本是非及各本关系,以利于《国语》之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广韵》的版本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监刻本”和“私刻本”两大类。流传至今的《广韵》,大多为“监刻本”,“私刻本”极为少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上海图书馆收藏的《钜宋广韵》,即为不可多得的“私刻本”《广韵》。在《钜宋广韵》初版刊印的时间、价值及错讹等问题上,学术界颇有分歧。本文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遂一考论,希望能引起《广韵》研究者的关注,亦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大型的软件开发都离不开版本控制系统对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作为版本控制系统的核心——版本库——设计的好坏影响到使用的性能。为了重现工作历史,版本库要记录客户端的任何变化信息,所以版本库的存储空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如何设计版本库以及有效地降低存储空间增长率,并且方便实现与其相关的功能,本文作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possible confound in measures of young children's phoneme awareness — that of global similarity between words. We developed two otherwise identical versions of a test of phoneme invariance (typical item, ‘which starts the same asbeak, bowl orshed?’), one version controlling for global similarity and the other not. We administered both tests to 27 kindergarten children, along with three criterion measures of early literacy skill. Three converging results supported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global similarity when attempting to measure phoneme invariance: (1) the subjects attained higher scores on the uncontrolled version, and half of those passing this version (11/22), were ‘false positives’ in that they did not pass the controlled version, (2) a metric of global similarity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passing an item on both versions, and (3) there was a stronger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led version and the criterion literacy measures of spelling and decoding than was found for the uncontrolled version.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梵文版《丹德罗的故事》是著名故事集《五卷书》在南印度的一个重要异文版本,并被翻译成泰米尔语、爪哇语、兰那语、老挝语和泰语等多种语言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传播。泰文版叫做《娘丹德莱的故事》,是众多翻译传播的版本中差异最大的一个版本。它保留了原故事中连环穿插的框架形式,但是在主干故事、穿插故事的内容和数量上均有较大的改动,增添、删改了很多内容。以适于泰国人的文化习惯,有独特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