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闫爱 《辅导员》2012,(3):14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一、建立自主管理模式1、拥有一套强有力的班委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种控制,旨在规定人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字上。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管理现象。学校中班级管理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的今天,班级管理要轻"管"重"理",整个管理要围绕"理"字进行,注重心的感悟与情的沟通,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督促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有老师说:管理管理,班主任从班级人和事,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身体各方面,都要管一管,理一理。狭义上来说,此类班级管理就是"人治",也就是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就是班级"元首",这是一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可能会是师在班在,师亡班亡。而如果能"人治"兼之"法治",由"法治"来辅助"人治",那么在合理"法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做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班主任除了应具备的吃苦、肯干、有责任心外,更应注重科学的管理。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基础。而科学的班级管理,重点不是“管”,而是“理”。因为管对班主任来说,是主动地去管,是一个人管几十人;而对学生来说,却是被动地去受管。而“理”却是注重了先理得顺,才会管得住,管得好。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去实现只有管得住,才会管得好的科学管理思想呢?应从“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应做好指导工作,加强 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关爱和 尊重学生,积极开展班级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到班级管 理中,做好思想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因此,本文将 重点探索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班级 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是一项高超的艺术.班级管理的"管"最终是为了"不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实现从"管"到"不管"这个重大的飞跃,班主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硬"是一种管理,也是一种教育,"软"是教育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现代教师应运用教育管理学原理将"硬管理"与"软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学生在"硬管理"与"软管理"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一些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以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角度上讲,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缺少了科学、艺术成分的班级管理也就失去了其育人的功能.变成了一种没有人性的管理。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与其说是管理班级,不如说是在“看管”学生:看管学生早读.看管学生做早操.看管学生午睡。看管学生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看管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看管的方法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多带有强制性。目的只是为“管”而“管”,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艺术。这种管理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和集体成长的规律,学生往往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管”而无“理”,非管理也。因此,班主任应注意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追求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综合的教育管理技能技巧,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和美的规律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的管理才能深入人心,“管”而有“理”。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而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怎样才能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中,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基于此,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状况,如何把握好"管"与"理"的关系,提出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把"管"与"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管"中寻"理",在"理"中强"管"的管理思想,做到"管"而有度,"理"而有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只要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班级管理理念,持之以恒地实践学生自主管理,一定会达到"不管而管、不教而教"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德育、教学、安全、后勤等方方面面,结合当前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实践来看,重点还是落在"管"字上,而在"谋"和"理"上有所欠缺,因此,学校管理很容易出现"乱"的现象。学校管理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要提升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得先"谋",再"理",后"管",最后"协"。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的"管"以育人为目标,"理"以制度为手段,对学生实施爱心化管理、育人化管理、包容式管理。管理者要以"理"服人,讲道理、讲情理、讲条理,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6.
李玉萍 《班主任》2004,(3):19-20
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是人们对"管"与"不管"之间的关系较少论述.本文就班级管理过程中何时要加强管理、何事要重点管理、何时何事又要放手不管等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流动红旗     
"日常管理优秀班级"流动红旗第一次挂在班级门口上时,我故意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开心而自豪地回答:"是流动红旗。""错了。"我马上纠正学生,"那是红旗,而不是流动红旗。"学生们先是惊诧,再是会心而笑,后是  相似文献   

18.
初中是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对其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开始逐渐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当中,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发展的班集体.但实际上,"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抓住一个“管”字与一个“理”字,工作起来将有条不紊,效率倍增。一、管”的途径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如果班主任像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不见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管”是班级管理的首要问题。归纳起来,管”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班主任管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具体来说,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因此,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