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志 《双语学习》2007,(5M):72-72
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统一使用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于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就很有必要研究学校实施新课程标准所应进行的学校的体育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开始为教师所接受。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将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其目的要使学生从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健身、健康方向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的课程价值中强  相似文献   

4.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对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来说,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新纲要的顺利实施。一、部分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则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在偏僻的农村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体育教师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的.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积极投身改革实践,课程改革呈现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因此,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课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应课程改革后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为此,改革传统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完善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能科学、准确、合理地反映学生健康与体育的真实成绩。传统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客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的。 二、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种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多样的课程价值,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能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文章通过对乐清市乐成镇16所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着重研究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途径和方法,为困惑广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真正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卫星 《考试周刊》2014,(98):114-115
<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此项变革极大地加快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开阔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景,促进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极好契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课该教些什么,应该怎样教,是摆在体育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把握课标实质,贯彻健康教育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学科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标准》观念的产生、确立未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面对现状,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步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浙江等五省市已在2006年9月起全面实施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我校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承担着艰巨的任务,作为一所样本学校,起着排头兵的作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新课程实施以  相似文献   

15.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对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来说,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新纲要的顺利实施。一、部分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则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在偏僻的农村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师缺少自学自研,缺乏新课程专业引领,教学手段缺乏先进性,部分领导者素质较低。  相似文献   

16.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四项重要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实现其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课程是新加坡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9年以来,新加坡的体育课程一直以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运动做好知识、技能与态度等方面的准备为奋斗目标。而2014年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将继续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新加坡2014年新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六点。(1)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有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