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袁芳 《鸡西大学学报》2006,6(5):21-22,24
结合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旨在解决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要求两者间的矛盾。并就新的时期体育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一种合理、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模式,促进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模式体系,针对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旨在解决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要求两者间的矛盾。同时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多元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公共体育课一直延续着以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为主线,竞技运动的考核为成绩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应通过对现行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的结构类型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提出符合现代教育原则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类型和评价体系的新模式,以期对今后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有一些现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建峰 《成才之路》2010,(14):I0020-I0021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本通过改革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标准和评价形式,提高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同时,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加大对学生评价力度的同时,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公正、客观、准确的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准确地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不断地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敬恒 《文教资料》2006,(36):45-46
传统的体育考核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评价,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制约了大多数学生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未能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着眼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的体育教学理念。由此建立一种客观、合理、准确、全面的考核评价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目前职校体育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就考核组织形式、内容、范围以及设立加分制度等方面对考核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A3):105-106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小学校对体育课的改革进入新阶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效率受到影响。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评价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的发展与进步,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考核与评价一名学生在一学年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全面,准确,科学,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不但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成绩,同时又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育和健康状况,体育卫生保健常识,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王建峰 《成才之路》2010,(15):32-32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而成绩考核评价就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以往成绩考核评价存在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的研究,对学生体育成绩实行多元化、分年级、分层次的评定,淡化竞技,减少身体差异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健全学生体育课的多元评价体系,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立军 《林区教学》2013,(6):113-114
通过对哈尔滨市5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现状调查分析,现行的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对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目的、内容、方法与机制等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体育课程倡导的评价,需要重视评价的参与、激励与发展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实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服务[1]。  相似文献   

15.
笔者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新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形势,探讨了构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采取把技能、健康、行为、情感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的主要内容,并论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体育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燕 《考试周刊》2009,(9):17-18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教学实验等方法,结合选项课教学,对当前新课改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制约体育课学生成绩考评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传统体育课学生成绩考核评价存在的弊端,指出应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科学有效的综合的高校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控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转变为重要枢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们试图从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以及评价方式的最新进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核办法主要依据是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体育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结合平时的出勤情况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由于高职学生实习的环节比较多,有时还需要离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习不够系统,有的专业学习的时间不足一个学期的一半,考核按照大纲的标准统一进行就会存在很多不平衡因素。因此高职学生篮球专选课的考核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线,以技术教学为重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过于统一的教学管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视了对小学生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恶。为了克服以上弊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开放型体育课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课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不可以体育教师“表演”是否出色来评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传统上认为好的体育课教学未必是好课,反之亦然。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来评价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