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凤姿 《考试周刊》2011,(25):28-28
本文从汉字的角度,对汉字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汉字的创造及其构形特点,反映出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汉字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汉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特点及汉字的大一统文化功能,折射出汉字对汉文化心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立军 《中国教师》2007,(10):55-57
<正>汉字字形规范,是指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字形确定统一的规范与标准。作为汉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汉字的字形必须规范。只有人们在交际中遵守一  相似文献   

3.
汉字所带给人们的特色,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的特征,更是因为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汉字的审美特色,应该从汉民族的文化角度来对汉字进行审美,即以书法艺术为工具,以汉文化为角度来剖析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系统符号。汉字本身形体复杂、数量众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现象,造成部分用字的混乱。这种不规范现象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更不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章对汉字规范化及其必要性、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汉民族的智慧,与世界上其他文字相比,汉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无比的优势,时至今日,汉字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上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地使用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和弘扬汉字书法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识字教学的本体。汉字与文化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汉字的字义系统记载着汉民族文化系统,汉字的字形构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现象。因此,识字教学要让学生置身于汉字文化中,立足教材,在学习高频度的汉字的时候,进行文化渗透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体悟蕴涵在汉字中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接受文化熏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热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如今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校园中不规范的汉字比比皆是.本文分析大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现象的类型和成因,并提出了大学生汉字书写规范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汉字构形是汉民族思维的投影,汉民族思维是汉字构形的理据。其中,具象思维是汉字形象性的构形理据,整体思维是汉字整合性的构形理据,辨证思维是汉字有序性、平衡性的构形理据,主体思维是汉字人文性的构形理据。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说汉语的人要把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必然要使用汉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国家关于汉民族的语文政策中就有“学说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这“规范汉字”就是《简化字总表》中公布的简化汉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就不用学习繁体字了。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汉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结构的重心居正、不偏不倚是汉民族中正和平的美学原则的体现,也影响了汉民族形式美的独特鉴赏力。汉字书写过程中的既讲究顺序、又不能因先写而占据其他部件位置的互让规律,是汉民族长期以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单位、分类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种用来记录汉语、反映汉民族文化和思维的义音形视觉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符号性是第一位的,表意性和表音性只能居于其次。字位(“汉字位”的简称)是汉字研究的基本单位.字位变体是字位的具体表现.分为典型变体和非典型变体:字素是字位的构成要素。根据汉字的形义是否统一.我们可以把汉字分为形义统一的表意字和形义不统一的假借字(或记号字)。汉字具有记录汉语、蕴含汉民族文化和反映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汉民族语言的基本组成成分,是国家法定并大力推广使用的文字.过去的语文大纲要求学生将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改为"规范、端正、整洁",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了"规范"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9条作了这样的规定:国家机关以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文字.这一规定,确定了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因此,写好规范汉字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具象为基础的象形文字具有一套符合汉字文化特征和汉民族具象思维方式的汉字教学体系。所以,学习“象形文字”,当以字形为本位;教儿童识字,当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规范写字,当以规范为本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多个层面的,培养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就是其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信息记录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素质教育中良好的汉字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表现。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汉字应用情况的调查,归纳了大学生汉字运用不规范现象,分析了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课堂教学、教师主体、用字环境、高校管理等层面提升高职学生汉字应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是祖先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本文主要从汉字的造字法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与汉民族思维的关系.汉民族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正是这样的思维特征才造就了绝无仅有的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表意系统是与汉字所记录的汉语以及汉民族的精神意识密切相关的。通过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与汉民族的精神意识的关系、文化传承、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角度的分析,本文认为汉字将坚持自己的表意系统,而不会走世界大多数文字共同的拼音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之际 ,回顾汉字的历史与现状 ,进一步认识理解汉字的特点及与汉民族心理与思维特质的关系 ,再谈汉字的特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汉民族为适应实践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是造字的依据,汉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汉字的构造过程和方法.同时,汉字还可以充当研究造字时代社会状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李宝贵 《教育科学》2004,20(6):37-40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在正式教学中,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字谜游戏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