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本届亚运会开赛之后的一个统计资料,截至1990年9月30日晚,在册的境外记者2410名,以日本记者人数为最多,达659人,仅次于东道主,超过了日本体育代表团的人数,这还不包括影视记者。就整个记者分布来看,无论在影视广播领域,还是在摄影、文字方面,日本记者都占绝对优势,而且到会也最早。就日本国内来说,《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五大报自不必说,共同社、时事社、NHK也是“不请自来”的,甚至一些地方报纸、县级(相当于我国的省级)报纸也都来了,比如《北海道新闻》《岩乎日报》《熊本新闻》等等。在几乎所有的比赛场馆,都可以见到日本新闻机构包租的工作台,而一些日本的  相似文献   

2.
概说 对日本新闻(当然也包含新闻法制)史的研究,据笔者体会,是一个不断有“惊讶”相伴随的过程。 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新闻业起步很晚。至今只有约130年历史。它的第一家日刊报纸《横浜每日新闻》,迟至1871年(明治四年)才创刊。但令人吃惊的是,其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约半个世纪后的1924年,《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的期发行数,就突破了100万份。而当时英美等国的大众化报纸,也不过刚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这个水准。换言之,日本只化了大约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大约250年才走完的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以“豆”新闻取胜的日本地方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13日,日本长野县《冈谷市民新闻》社社长萨摩正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学,专门介绍了日本地方报纸的经营情况。据了解,萨摩正先生所在的《冈谷市民新闻》报即人们所称的地方报纸,以区街划分报道范围,相当于我国的县级报。就是这样一张地方报在当地的发行普及率竟高达93%,可谓人手一份。而这种高普及率的地方报纸在日本均各据一方,成绩不菲。他们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以“豆”新闻取胜。笔者详细查阅了有关日本地方报纸情况,并结合萨摩正先生的介绍,谈一谈日本地方报纸“豆”新闻的形成原因及现状。“…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秋季至今年夏天,隶属日本新闻协会的八十二家日刊报纸均先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报纸的销售价格。这次报价上涨有三个特征:第一,地方报纸“静悄悄地先行”。1978年3月~10月之间,有过一次报价悄悄上涨。当时,以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中央大报先动,接着地方报纸也跟着前挪报价。而这次报价上涨却与上次完全不同,是由地方报纸先干。1985年11月,以秋田魁报、东北日报、宇部时报等小报为开端,于是日本各地的地方报纸群起效尤,纷纷上涨报价,而读卖、朝日、每日等中央大报,迟迟于第二年的5月才变动报价。第二,从前次报价上涨至现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有六年左右。间隔这么长的时间才  相似文献   

5.
据本届亚运会开赛之后的一个统计资料,截至1990年9月30日晚,在册的境外记者2410名,以日本记者人数为最多,达659人,仅次于东道主,超过了日本体育代表团的人数,这还不包括影视记者。就整个记者分布来看,无论在影视广播领域,还是在摄影、文字方面,日本记者都占绝对优势,而且到会也最早。就日本国内来说,《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五大报自不必说,共同社、时事社、NHK 也是“不请自来”的,甚至一些地方报纸、县级(相当于我国的省级)报纸也都来了,比如《北海道新闻》《岩乎日  相似文献   

6.
从1871年第一张日本报纸《横滨海日新闻》创刊至今,日本报业已经历了近120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报纸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日本每天出版发行7000万份报纸,已成为全世界报纸人均拥有量最高的画家之一。据统计,平均每千人拥有报纸578份。据有关调查表明,日本90%的成人,平均每天读报40分钟,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国家之一。在一个多世纪里,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日本报纸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社会背景的。  相似文献   

7.
赵子薇 《青年记者》2017,(17):116-117
在日本,小报是相对于大报而言的大众化廉价报纸的别称.日本现代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奠基人小野秀雄将小报定义为“与政论本位的大报相对应的娱乐本位的报纸”,①西田长寿在其著作《明治时代的报纸与杂志》中,继承了小野秀雄的观点,将小报定义为“通过平实的笔触,主要报道世间百事的、标注注音假名的报纸”.小报不持有确切的政治立场,标榜不偏不党,把所有阶层皆视为自己的报道对象,取得了很大的发行量.当今,在日本报业占有重要地位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全国性报纸就是由小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后,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重视.各种新闻刊物和新闻单位展开了专题讨论和研究,提出不少见解.现把当前在讨论中的不同观点综述如下.新闻为什么要求真实有的文章认为,新闻真实性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的.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人民的报纸,党通过报纸来指导工作,教育人民;人民通过报纸来了解党的意图.新闻只有真实,人民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如果报道失实,那么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道路,也影响报纸的威信.象"四人帮"那样搞假新闻,报纸祸国殃民,也使报纸蜕化为法西斯报纸.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新闻要求真实是任何报纸包括资产阶级报纸的共同要求,这和报纸的性质无关.报纸的性质是人为的,而新闻要求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绝对的.不是新闻的指导性要求新闻真实,恰恰相反,是新闻的真实性制约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报业大国,纸质媒体在日本一直都有巨大的市场。日本报纸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与各大报纸快速、准确提供的优质新闻信息分不开。作为一个新闻相对自由的国  相似文献   

10.
任何传播都是信息的传播,而传播信息的质量却有高下之分,质量不同效果也不同.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新闻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新闻信息是报纸的重要特征.当然,报纸并非只传播新闻信息,报纸具有宣传、教育、认识、沟通、审美和娱乐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传播各式各样的信息来实现的.所谓报纸的信息质量,就是指报纸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和丰富性,它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有效包含信息本身的有效即具有传播价值和传播结果的有效(信息“传通”并获得社会效益),这主要是“质”的要求;同时报纸还应避免传播信息的单调,即应力求信息丰富,量大.报纸传播信息的质和量即有效性和丰富性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质和量相结合即有效性和丰富性相结合,这就是报纸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出版研究及出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有两个研究媒介和大众传播问题的学会,其一是日本传播学会,其二是日本出版学会。其中,日本传播学会原名为日本新闻学会。该会成立于1951年,前年迎来了创立五十周年纪念日。虽然名曰新闻学会,但是除了报纸之外,也从事着有关广播和广告等方面的研究。因此,1991年正式更名,使学会全面研究大众传播问题的意图更加鲜明化,进而该学会进行以出版为内容的研究活动也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马嘉 《现代传播》2006,(2):163-165
日本是泱泱信息大国,但是新闻教育却一直没有形成制度化,发展缓慢。目前,日本新闻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分析其独特的现行新闻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日本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益,而且对于研究世界性新闻教育的特点、警醒中国新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闻学教育在日本的新闻学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理念,这种理念深受德国学术理念的影响,是日本新闻学确立独立学科地位的基础。新闻学界普遍认为,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雕虫小技不是什么学问,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但是新闻史、新闻伦理、新闻理论的学习则必须通过高等教…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报业大国,纸质媒体在日本一直都有巨大的市场。日本报纸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与各大报纸快速、准确提供的优质新闻信息分不开。作为一个新闻相对自由的国家,日本各种法律法规保障媒体的新闻自由,媒体能够迅速报道民众关注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记者俱乐部等日本特有的组织,媒体内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从这一期起,笔者拟借《国际新闻界》一角,对日本报纸的报道艺术作一初步探讨,为我国新闻界提供一点参考性的材料。日本报纸从《横浜每日新闻》(日本第一张近代报纸,1871年创刊)算起,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的商业性新闻的确立——从机构到办报思想作为资本主义企业明确下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50起,日本新闻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在发行量、技术手段、报道内容和报道方法上,都有惊人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日本报纸很重视传播效果,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报道手法。不问效果的报道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性质的报纸都需要研究传播方式,以便使读者乐于接受。本文拟着重做一些报道方法上的探究。它们既包括版面特点,也包括成品问世之前的“制作功夫”——第一线记者采访写作方面的用心。不知能否达到目的,期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5.
书评在日本     
日本年出书40000种,它的所谓书评,指的是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新闻书评”,它是推荐好书的导读,向读者提供新书情报,可以起到促销和宣传作用,因而在日本有“书评三千”之说,意即图书  相似文献   

16.
汾水 《今传媒》2007,(3):20-20
把报纸当做活教材应用于教学(NIE),在日本起步较晚.近年来,青年人远离报纸、书籍等印刷品的倾向日趋严重,直接威胁着日本文化传统的传承,而报纸中又包含了日本文化的多种养分,所以许多学校陆续开展把报纸应用于教学的活动,以期培养学生阅读报纸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新闻读写水平和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记者俱乐部是日本国内的新闻来源之一,同时它也可作为记者采访活动的据点,是日本大众传媒所特有的一种设置。它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多由国内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组成,在日本的行政机关等各个公共机关里都设有一个或是分为报社类、民法类等两个以上的记者俱乐部。公共机关内设有加盟记者俱乐部的新闻机构专用的记者室,记者室内各种设备齐全,记者可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从1871年第一张日本报纸《横滨每日新闻》创刊至今,日本报业已经历了近120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报纸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日本每天出版发行7000万份报纸,已成为全世界报纸人均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平均每千人拥有报纸578份。据有关调查表明,日本90%的成人,平均每天读报40分钟,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人惯于忧患中看现实、看未来、看发展。日本的报界及其他新闻同业,在回顾整个80年代报业存在的欠缺的同时,又提出了日本报业特别是报纸言论方面如何面向90年代的问题。前不久,日本新闻协会邀请了日本几家全国性大报和有影响的地方报纸的言论负责人,谈谈90年代报纸言论的发展,与会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他们认为,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报纸言论的地位将越来越高,这向报纸的言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报纸的言论既要与新闻报道相配合、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报纸     
日本近代报纸创始于一八六二年,到明治维新后日益发展。一八六八年,在京都出版新政府的机关报《太政官日志》,在江户(今东京)出版《中外新闻》。一八七○年,《横滨每日新闻》创刊,它是最早的日报。一八七二年,《东京日日新闻》创刊,它是今天的《每日新闻》的前身。一八七四年,《读卖新闻》创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