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原 《今传媒》2014,(5):98-99
韩剧之所以在中国流行除了动人的画面、感人的情节,其对儒学思想的诠释也是成功的组成部分,韩剧将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剧情当中,让观众通过观看潜移默化的对传统礼教产生认同,本文通过"孝悌之义"、"礼貌待人"、"仁者爱人"、"天人合一"四个方面来分析韩剧当中的儒学魅力,从而提出中国应当重视自己的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相融合创造优质作品。  相似文献   

2.
张淑贤 《现代传播》2007,(2):164-166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以后,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韩剧能这样大肆流行,广为接受呢?有评论说:韩剧“制作精良”,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也有人说韩剧“卖相清秀、口感别致、回味悠长”;还有人说,韩剧“编剧好”、“演员好”、“音乐好”、“画面好”①。那么,韩剧在编剧、制作、演员、音乐等方面真的是大大地超过了目前中国的影视剧作吗?笔者在对中韩的一些影视剧做了一些比较后,发现并不如此。比如从编剧上,《大宅门》、《宰相刘罗锅》、《戏说乾隆》等剧作并…  相似文献   

3.
廖思琦 《新闻世界》2014,(7):281-282
韩剧热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至今已经风行了20多年。韩剧产业作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开拓者,其成功有着必然的因素,韩剧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传播优势来传达韩国文化,不过韩剧本身缺陷也给韩剧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些许隐忧。  相似文献   

4.
王可 《声屏世界》2016,(6):44-45
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随后《蓝色生死恋》《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以超高收视风靡中国,2016年2月反映军旅题材的《太阳的后裔》更是以史无前例的人气蹿升至“现象级”作品。韩国总统朴槿惠大赞《太阳的后裔》,称其不仅是对外宣传韩国文化的窗口,更提升了海外游客对韩国的关注。回顾韩剧入华23年时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有部热播韩剧刷新之前的收视纪录,韩剧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撩动中国受众的心。伴随着韩剧的风靡,以韩剧为传播媒介的韩国民族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韩国文化为何成功持续撩动中国受众?它们是如何进行文化输出的?我们该如何吸取韩剧精髓,将“华流”推向海外。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爆了全国的收视狂潮,它的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同时,韩剧的成功也使得韩剧迷文化在身边随处可见。而本文将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探讨韩剧通过文本的哪些特质吸引了稳定的收视群体和“迷群”,而韩剧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又以怎样的传播形式推动和稳固了因韩剧而产生的迷群。  相似文献   

6.
朱清 《声屏世界》2016,(7):36-37
《太阳的后裔》一剧成为了继《来自星星的你》之后又一部在中国播出的现象级韩剧,思考现象级韩剧的成因有助于我国影视更好地发展和走出国门.本文在电视文化视阈下,认为以互联网和优秀制作为核心的出色物质文化、 以灵活和竞合为核心的卓越制度文化以及以创新和审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这三点是现象级韩剧得以炼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韩剧自1993年进入中国,凭借其特有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文化内涵俘获了观众芳心。在亚洲,尤其在中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韩剧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新世纪,韩剧适应内容为王的市场,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影视圈着力打造的明星效应以及创新的拍播模式让韩剧在多元文化中急剧成长。本文以2013年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从题材创新、明星效应、拍播模式等因素分析韩剧发展对国产影视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6年,随着《大长今》登陆湖南卫视,“韩流“携带着新一轮收视浪潮席卷整个中国。随着韩剧的热播和流行,剧中女性角色日益凸显、女性意识更加张扬,其作为一个意义传播体系所携带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观众。  相似文献   

9.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开了韩流的闸门。12年后的今天以韩剧为急先锋的韩国文化生态已在我国培育了深厚的自下而上土壤,“哈韩一族”超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结构,俨然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的合法代言人。  相似文献   

10.
韩剧作为韩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渗透着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和国家形象的无形感召力,是软实力传播效果的具体体现。即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韩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演艺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承担着韩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韩剧不只是扩大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韩国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分析韩剧粉丝偶像崇拜的表征、形成机制以及其文化内涵。在现代媒介语境下,韩剧粉丝的偶像崇拜实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现象,其最终形态是消费主义。受众消费的并非具体的商品,而是象征物即偶像身上的符号和意义。这种消费并非自发的,出于自己实际需要的,而是在消费语境中被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韩剧在中国的流行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韩剧中呈现的价值观念、女性形象、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对我国女性观众的消费观、价值观、审美观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透过韩剧对女性观众服饰搭配、美容护肤和家居生活三个方面的影响表现,从文化认同、受众的信息、感情、视听需求等角度分析影响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韩剧背后的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视听界》2014,(3):39-42
韩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持续走红,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机制保障。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韩剧背后成熟的机制。宏观层面,韩剧作为韩国文化的输出利器受到国家重视;中观层面,韩剧制作团队对电视剧市场的走向和细分把控到位;微观层面,韩剧标准化的造星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岚 《新闻界》2006,(2):91-92
从几年前央视夜间剧场《看了又看》到今日湖南卫视大肆推广的《大长今》,韩剧在中国内地也从当初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走到了今天风靡电视剧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现象级韩剧     
韩剧进入中国已逾20年,期间冷冷热热,而以《继承者们》和《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新派"韩流"卷土重来,迷倒一片粉丝,让人不得不佩服韩剧持久而惊人的生命力。同处东亚,韩剧能成为"韩流"的主要载体,辐射全亚洲,除了"文化立国"等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这其中多有言论指向"文化形态相似论"。韩国和中国,从相貌、  相似文献   

16.
在韩剧、台剧大肆盛行之际,一部<奋斗>以黑马之姿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让观众看到了有别于以往的青春偶像剧,深受观众的喜爱.在这之后,<奋斗>的导演赵宝刚又导演了<奋斗>的姐妹篇<我的青春谁做主>,同样也获得了好评.<奋斗>系列以它们的本土化、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观众的青睐,<奋斗>系列的成功也为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韩剧在我国内地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对其特点的分析,从韩剧本身、青年所处人生阶段的几个变化以及韩剧对此的"对症下药"等三方面,阐述了韩剧成功吸引青年的原因,揭示了韩剧对青年的消极影响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对文化环境的建设,优化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韩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时间的热播,使韩国的跨文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而也成为许多传播学者研究跨国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简单分析,透视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目的在于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能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记得最早看过的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是央视最早引进的一部长篇韩剧,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韩剧的第一印象.这部央视以每周一集的速度播出的长剧在吊足了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为韩剧赚足了口碑.央视继(<爱情是什么>播出之后,还播出过<初恋>、<阁楼男女>等,以及超百集的<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长篇韩剧.  相似文献   

20.
韩剧的成功及对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柏其 《视听纵横》2009,(3):115-117
近年来,韩剧在我国大行其道。对此,有人肯定,有人不满,有人乐观,有人担忧,甚至也有人提出了“禁播韩剧”的口号。但不管怎么说,韩剧的高收视率是不争的事实。韩剧能成功占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角,自有其成功之道,相应的,也对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