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1986年实验室主楼落成,VAX 11-785超小型计算机系统及Arc/Info、I2S等国际一流的软硬件系统全部引进并投入运行服务,还启动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国家"七五"攻关第73项项目)。1987年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对国内外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科技创新团队是为了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适应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发展新形势,于2001年成立的以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为主的高层次研究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依托"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油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油国际勘...  相似文献   

3.
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 2000 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和 2013成立的陕西省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15 年经国家批准建立.  相似文献   

4.
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 2000 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和 2013成立的陕西省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15 年经国家批准建立.  相似文献   

5.
正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洁净燃烧技术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2005年,科技部批准建设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6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19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良好类实验室",在工程领域的29个良好类实验室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6.
正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0月。其前身中科院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2004年起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10月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和批准,建设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并于2009年10月正式通过科技部验收,成立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年第一次参加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12月成立,是国内第一个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定位为合成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发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创新使能技术为主导,建立合成生物学关键工程平台;针对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国家需求,在分子、细胞和微生物菌群等层次上,实施合成生物学创制;并通过转化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为原地质矿产部于1997年5月批准设立的"地质矿产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2004年更名为"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行列,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成立以来,实验室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和国际影响,以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为依托,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完善岩溶动力学理论,搭建系列研究实验平台,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研究岩溶动力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岩溶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提供科技支撑,为岩溶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实验室.实验室由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和天然气开发三个专业实验室构成.实验室拥有国内或行业知名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确保了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实验技术的领先性和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机制,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天然气开发三大领域中的科学问题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在天然气成因、天然气生成机理、大气田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天然气封盖机理、天然气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基础研发中心和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世界实验室(World Laboratory)是主要由意大利政府拨款通过民间渠道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项目的国际科技学术组织,创建于1986年7月.它不是一个具有实体的研究机构,其宗旨在成立宣言中作了明确表达:1.促进南北间、东西间没有秘密没有国界的科学技术合作;2.通过各类访问学者和合作研究计划来支持各国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我院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我院于2008年又批准成立了4个院重点实验室,以下是这批实验室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概况欧亚专利组织Eurasian Patent Organization(EAPO),以下简称欧亚(EA),成立于1996年1月1日,总部设在莫斯科,包括行政理事会和欧亚专利局。其在线网站为http://www.eapo.org/index_eng.html,成立于1998年6月1日,为欧亚专利系统的用户服务。欧亚专利组织共有9个成员国,包括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等,均为独联体国家。二、进入方法(1)直接登录欧亚专利组织的在线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实验室。实验室由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成藏和天然气开发三个专业实验室构成。实验室拥有国内或行业知名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确保了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实验技术的领先性和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机制,立足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天然气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基础产业,能源业的发展涉及众多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工程技术.因此,能源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制定中国的能源研究应考虑以下原则:(1)立足于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即煤占绝对优势(占世界总量的28%,占中国一次能源数量的75%),天然气短缺(仅占世界产量的0.8%,占中国一次能源不足2%),各种能  相似文献   

15.
胡正海教授,浙江湖州人.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生物系.现任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委、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副主任、西北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等多职.从教42年来,致力于植物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植物形态解剖学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果.主持的经济植物分泌结构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他所领导的植物解剖学研究室是国内植物解剖学两个研究中心之一.胡正海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项、中科院项目2项,出版3部专著及论文90多篇,对陕西省的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科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多次受到省部级和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的奖励.  相似文献   

16.
<正>项目概况作为矿物能源的替代能源,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因此太阳能最具有开发和利用前景。本项目拟开展大面积固态(准固态)燃料敏化太阳电池技术探索,研究电池关键材料的放大合成和制备,研究固态(准固态)电解质的填充技术和电池封装技术,提高电池寿命和稳定性,对加快纳晶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项目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LIAMA)成立于1997年1月,位于自动化研究所(下称自动化所)内,是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立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共同建立的联合研究实验室,主要从事信息领域的基础研究。1981年,中国科学院与法国INRIA签署合作协议,开始交流科研人员。1989年INRIA科学代表团访华,举办系列讲座,参观了包括自动化所在内的一些实验室。1992年启动中法先进研究计划,设立计算机视觉研究项目。此后,自动化所马颂德研究员等与INRIAOlivierMonga博士的实验室开展了长达5年的合作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为双方培养了多名博…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是德国资助科学研究的最大的基金会,它成立于1920年,现有79个成员单位,2001年财政预算大约为25亿马克.本文将对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资助项目中的一个类别--特殊研究领域进行简单的剖析,并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室是在1987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和相关资源组建的,是科技部于2007年批准筹建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稀土理论、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分离和稀土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葛颂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303-304,320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 1987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院开放实验室 ,挂靠植物研究所 ,是我国系统学和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惟一的专业开放研究室。实验室主任 :洪德元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 :路安民研究员。本届学术委员会由 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 ,包括实验室名誉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 .H .Raven博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F .Ehrendorfe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教授。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16位 ,其中研究员 12位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2位 ,博士生导师 7位 )、副研究员 2位、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