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在广播、电视的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包括各种知识性节目和教学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中,新闻性节目是主体;要以新闻性节目的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各类节目的改革。胡乔木同志在1946年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阔无限”。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正确的论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新闻的确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它最迅速、最广泛、最真切、最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已经在亿万人民每天的生活中占着十  相似文献   

2.
初识漆谦,是在2002年盛夏的一天,那时的她,一人身兼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国防时空——人物风景》栏目的记、编导、主持三职,每一天都在为她的那一道独特的风景奔波忙碌着。转眼一年半过去了,《人物风景》在完成了《学谈》、《作家谈》、《国防谈》3个系列访谈节目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由她所主编的36万字的书——《守望和  相似文献   

3.
约访到闾丘露薇很巧——经常"飞来飞去"的她刚好有两天在北京录节目,是凤凰视频出品的《全民相对论》。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观众"的行列。看闾丘露薇主持很过瘾,她温柔地掌控着全场,睿智地提出细节性的疑问,专业地做出点评和结语。后来谈到这个节目,她脸上荡漾出由衷的喜爱,她说主持这档节目,很轻松、很自在,且是兴趣所在。  相似文献   

4.
1993年初春的一天,寒风轻轻地吹着.张莉录完将要播出的《军事天地》节目后,走出中央电视台那幢蓝色的大楼.她走到一棵青翠的松树下,请人为她留影.“傻瓜”相机乖乖地为她留下了真实的风采:崭新的绿军装、整齐的短发、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5.
常听经济台直播板块节目《青春快车》的听众一定对这么一句话印象深刻:“《青春快车》提醒您:青春没有回程票!”而《青春快车》节目主持人王泉(播音名周卉)也正是用她自己的努力向青年朋友注释这句人生哲言的。听王泉的节目,人们会感到购是一名快乐的“司机”,在“快车”开通的1600多个日子里,风雨无阻地驾着“快车”准附驶向站台,通过电波播撒她那充满阳光的笑声,甚至有人说“她(王泉)就是阳光的代名词”;然而走近王泉,你会发现热情、开朗的王泉的另一面──勤奋刻苫,踏实敬业。每天,王泉匆纫吃罢午饭就和搭挡走进直播…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她,我想应该是天蓝色,就是清晨天边的那一抹浅浅的蓝——淡泊、清澈、温暖……每天,迎接着朝阳的升起。她,就是河北电台首席主持、《阳光热线》节目主持人赵晓蔚。她主持的《阳光热线》节目心系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连续四年分别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栏目”、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十佳新闻栏目”、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新闻栏目”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相似文献   

7.
朱晖 《出版参考》2009,(5):36-36
那是在大学时代的迎春晚会上,她演唱了一首《闪亮的日子》,他向来喜欢罗大佑的歌,而她的女生唱腔更具一番独特韵味,令他着迷。她谢幕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呼喊着再来一首。她嫣然一笑:“那我就再唱首《东方之珠》吧,有人愿意与我合唱吗?”他被起哄的同学推起,跌跌撞撞地上了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向国外听众介绍中国的女记者,杨淑英是用她那颗赤诚而敏感的心去捕捉中华大地上美好的事物,用她那饱含真情的笔记下自己的感觉,奉献给听众和读者的。近年来,她主持的《今日中国》节目以文章真实朴素,内容丰富多彩博得许多听众的欢迎。在这个节目中,她组编的《外国人士谈中国》系列稿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国内版相继选登。二十多年来,她采写组编的对外广播稿累积起来约有几十万字。平时,她要求自己的文稿富有对外广播的特点,注意通俗化、口语化、针对性强。她写的新闻《徐悲鸿纪念馆新馆落成》、专稿《记  相似文献   

9.
最近,读了一篇敬一丹撰写的记叙拍摄《焦点访谈》一周年特别节目经过的文章。对敬一丹,这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观众是相当熟悉的。这不但是因为她每周几乎有好几天要在银屏上同大家见面,而且更因为她端庄大方的风度,平静的话语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电视机关上了,她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索绕。她主持的《心心相印颂延安》、《燕赵面对洪水》等节目,在电视台评论部评奖中多次获奖,1996年1月被评为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之一,荣获金话筒奖。在银屏上,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电视摄像机追踪着的…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扇窗     
是从什么时候起 ,《正大综艺》节目让我们一家人看得放不上 ,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但是 ,的确现在每个星期全家人都惦记着这档节目。而且 ,看《正大综艺》节目那专注劲儿远远超过其他节目。节目中一出现竞猜的题 ,也都抢着“哇哇”地喊 ,答对了还有几分得意 ,答错了也有些许懊丧。有时我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正大综艺》的现场究竟是在北京还是在我们家 ?这一家子俨然就是那节目里请的嘉宾。说实在的 ,《正大综艺》初办时 ,我并没有多在意它。在我看来 ,综艺节目无非是以娱乐为主 ,乐完即完 ,如此而已。再加上与“正大”联系起来 ,似又多了几分…  相似文献   

11.
《农牧天地》是新疆电视台汉语节目中唯一的一档农业专栏节目。《农牧天地》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一直都倡导着这样一个节目宗旨,那就是做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农牧天地》中的《乡村纪事》讲述的就是农牧民自己的故事.《刘红信箱》,《农牧信息窗》还有《科技大篷车》板块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服务类节目.它针对农民的需要.及时地提供各类信息。就《农牧天地》近五年的播出情况来看,节目内容几乎100%都是关于乡村.来自于最基层。那么《农牧天地》在“三贴近”上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回头看看《农牧天地》走过的这几年.我们觉得虽然形式上的贴近有了,但实质上的贴近还做得不够.有些时候我们虽然在表现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与赵琳相约,相约在每晚8时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生活》板块中,你会发现她的主持,在带给你生活的知识和启示的同时,还在传播着快乐与真诚; 与赵琳相约,相约在她获得“华鹤杯全国电视经济节目十佳主持人”后的一个冬日,阳光暖融融地包裹着她温柔的笑。一脸的真诚与专注里,她娓娓地细述着《生活》内外的生活…… 赵琳是1998年刚刚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京妹子,但她和《生活》结缘却是两年前的事。那时大三实习,她庄重典雅、随和自然的风格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便让其担纲《生活》主持。自是以后,在她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她已成为《生活》里数得着的“名牌”了。  相似文献   

13.
一、好的策划是节目成功的一半 广播公众性节目涵盖领域广阔,内容宽泛。从经济到科技,从社会生活到文化生活,无所不包。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性节目质量的总体水平,参评2002年度广播公众性节目政府奖的评委们在听评节目后认为,除了内容选择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策划意识。因为策划本身具有集中各方面智慧形成总体步骤的含义,那就是开动脑筋去构思、运筹,找准切入点,以赢得听众。就拿一等奖得主中央电台制作的节目《小琼和她的家》  相似文献   

14.
朱文慧 《声屏世界》2004,(12):27-28
提起鲁豫,人们会想到的或许并不是她的机敏,也不是她的睿智,而是她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受访者、右手托着下巴、全神贯注地倾听受访者说话的神态。鲁豫在《鲁豫有约》中“倾听”的艺术表现在:一、甘于做一个“倾听者”。鲁豫在节目中,常常在提问之后,就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受访者说,不打断、也不急躁,牢牢地把握住自己“倾听者”的角色,从而使被访者畅所欲言,使受众为被访者的肺腑之言所打动;二、在“倾听”中不辍追问。谈话节目需要谈话双方的密切配合,需要谈话双方共同推动谈话的进展,而主持人在谈话中更是起着控制和组织…  相似文献   

15.
邢良俊,一位端庄文静、朴实谦和的文学编辑。初次相识,她那平静的神态和那眼镜片后透出的目光,会使你感到手足无措,你仿佛是她审视的一部书稿。相处久了,你会感到那神态和目光无时不充溢着温和与善良,在这更深处,你会感到一股火焰在燃烧着,她燃烧着自己,她照亮着别人。20多年了,那上千万字的书稿中浸透着她不尽的心血,《悲惨世界》(节译本)、《巴山不了情》、《布达拉宫的枪声》、《当代苏联文学作品选》、《翻译文学选刊》……这一部部文学作品发表的同时,也伴随着她生活的痛苦、艰辛和欢乐。而当这些书籍获奖时,她没声张,更没有炫耀,她如同她的名字,躲在了封二、封三那并不起眼的地方,这名字,只是说明了一种责任和义务。然而,没有这封内不起眼的名字,会有封面的光彩与荣耀吗?一个个文学新秀——贾平凹、陈忠实、邹志安、和谷、莫伸……就是在这默默的辛劳之中被推向了当代文坛。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这种媒体与广播、报纸相比,它是一种直观性、形象性媒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周日观察》是深度报道节目。这种节目很大部分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完成的,节目的访谈分量是很重的。这种深度报道由于结构复杂、事实情节较多,很容易走入让观众看不懂或很抽象的怪圈。如何使访谈分量很重的深度报道有一张生动的面孔,完全取决于访谈的效果。所以记者的现场采访必须具象化,发挥电视这一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明白了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才能自觉地运用电视的特征,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寻找到形象化的方式,避免虽思想深刻而语言却晦涩、抽象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观众可听可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杨迎春 《今传媒》2016,(7):30-31
全媒体读题时代的到来,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选择发生变化,节目标题的作用在竞争中日益彰显.《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栏目,成功地将标题与栏目的关系融入到节目制作当中,凸显了节目特色,促进节目有效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今日说法》节目标题,总结其标题制作特色与方法,以期为电视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路,进而增强节目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贺军 《声屏世界》2004,(12):43-43
《明星面对面》节目是江西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新栏目。它以访谈 现场演唱为节目主体的模式,将观众的欣赏诉求定位在明星的才艺展现及演唱上,并将游戏与艺术欣赏巧妙地穿插在节目过程中,使娱乐性与艺术性得以有机结合。我作为《明星面对面》节目的编导之一,在这里谈谈制作《明星面对面》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职业的缘故、我占有了早晨。每当黎明时分,我会从容地走出梦境,走出属于我的那片充盈着温馨的空间,去亲吻都市净空中散发的芳香……。也许在一些观众的印象中,电视荧屏的辉煌往往出自于暮色迷人的夜晚。然而,我作为上海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我的投入和兴奋,都是在那恬静、明澈的早晨。从1987年起,我主持上海电视二台的《小菜场》节目,就披着晨光,同一些拎着菜篮子的顾客们一起步入散发着成腥味的菜市场。而今天,我又主持《上海早晨》节目。哦!我仿佛已钟情于流淌着诗一般情意的早晨。  相似文献   

20.
秦秀宇 《传媒》2019,(10):53-55
泛综艺时代的娱乐内容一片繁盛,但在众声喧哗中,严肃与温情的非虚构内容却并不被追捧,传统访谈节目更是日渐式微。根植于移动传播如火如荼的当下,依从于时代审美偏移和受众消费变化,“优爱腾”等网络平台的自制纪实访谈节目逐渐兴起。笔者以腾讯新闻出品的《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不可说》《不止于她》等网络纪实访谈节目为例,探析腾讯如何以纪录式表达的真实、沉浸式访谈的体验,以及冷淡克制的气质和直指人心的关怀,悄然进行一场访谈节目的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