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报纸办“周末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不仅综合性日报办“周末版”,一些周三四刊的专业性报纸也办“周末版”;已办“周末版”的报纸扩大了版面,没有办的报纸也要求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起通川日报从1997年元月开始,办起了“周末版”。办“周末版”的目的,就是要在坚持党报性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把报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增大报纸的零售量,以赢得更多的读者。那么,“周末版”怎样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才能占...  相似文献   

3.
报纸办周末版已成为一个潮流,成为了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在淮阴率先举办了周末版研讨会。会上,大家就周末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地研讨。“特区”和“六天与一天”周末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无锡日报、南通日报的同志明确提出,党报是党的喉舌,但它本身也是一种商品,读者便是他的上帝。任何领导机关说好都没用,只有群众认可才是权威的。  相似文献   

4.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5.
争取读者发挥优势保持品位石莹席卷中国报界的“周末版热”还没有完全冷却下来,双休日又给报纸出了道难题。自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周末版可以说是一热再热,以至形成人所瞩目的“周末版现象”。但双休日面对的却是一副...  相似文献   

6.
周末版的兴起和都市报的出现是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中的重大事件。1991年,周末版热潮兴起。90年代中期,面临危机的省委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走上“小报养大报”的路子。《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说晚报是中国的“半大众化”报纸的话,都市报则是中国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相似文献   

7.
一个感人的故事一路走来 6年前即1999年.我在沈阳晚报周末部任一、二版编辑.每天必做的事情是研读省内外报纸的周末版。5月初的一天,偶然在鞍山日报周末版上读到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周末版如何坚持党报性质,同时又形成和发展周末版独特和健康的风格,充分发挥周末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沙市日报周末版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处理好周末版与正版的关系,明确周末版姓“党”姓“新”不姓“文”。 沙市日报周末版是1988年下半年创办的,开始叫《星期天》,改为日报后,改称周末版。创办时报社领导就明确规定了周末版的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不仅出现了新形态的都市报、专业报,而且还带出了新的一轮办报热潮.报业市场的表现形态也因之发生改变:"婆婆越来越多",即参与办报或报纸经营的报社、各种资本越来越多;"孩子形态各异",所办报纸的类型以综合性日报为主,涵盖综合性周报、专业性报纸等等;介入手段多样化,许多是跨行业、跨地域办报.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泡沫版面对新闻传播的危害王振亚王灿发自90年代初出现“周末版”热以来,国内多家报纸为争夺受众,不约而同推出类似周末版性质的消闲娱乐型版面,诸如月末版、月中版、特刊等。近一两年,又有不少报纸进行扩版,版面由4版扩到16版乃至24版或更多。按照新闻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张报纸的周末版,与新闻版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他的独家报道。因为,读者看报纸的周末版,并不是为了看当天的新闻,而是为了解在新闻版上不容易看到鲜为人知、详实深入的独家报道。所以,独家报道就成为周末版的亮点之一。 我从1999年开始在石家庄日报周末部从事文化版的编采,至今共采写独家报道40余篇,其中《访新中国第一位工人剧作家魏连珍》、《延安平剧院难以抹去的记忆》、《美猴王十八年后重出世》、《小兵张嘎原型之谜水落石出》、《革命文艺会师石  相似文献   

12.
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许多报纸争相办起了周末版和星期刊,煞是好看。在我这种专业看报者看来,周末简直等同于一个轻松的假日。早一些的有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经济参考报周末版,接着就是一大批省市报纷纷扩大副刊版面,向周末版过渡,连我印象中比较古板的河北日报,最近开辟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大事记 01月1日《宝钢日报》创刊。这是上海150多家企业报中的第一份日报。前身是《宝钢战线》。 01月1日《新闻出版报》评出1991年我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01月1日天津市新闻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始受理涉及新闻民事案件。 01月ZB《法制文萃报》创刊。该报由法制日报主办。 01月2日我国第一家彩印经济报纸市场报改版。改版前为四开八版,周二刊,改版后为对开四版,周三刊。 01月初《经济B报》开始增加星期三“扩大版”和“周末版”。各地报纸纷纷增出“周末版”。 01月初我国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01月…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听到读过《新疆日报》周末版现改为新疆日报增页《生活导报》的人称赞她办得不错。 一年来,我们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忙于公司业务的“下海人”,视力不佳的退休职工,不苟言笑的公安人员,穷乡僻壤的农工,以及衣带渐宽、自我感觉很好的文化人,他们对《新疆日报》周末版都有自己的看法,无论他们寄来的一封封来信,还是我们在采访工矿企业、商店、菜摊时听到他们谈论《新疆日报》周末版的只言片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各阶层读者对她的厚爱。 作为周末版(以下均指本报周末版)的采编人员,过去的一年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报纸是人办起来的,《新疆日报》周末版的采编人员都是比较年轻,是清一色的恢复高考后毕业的大学生,“不安份”是这些人最主要的特点,他们都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通过才能的发挥使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相似文献   

16.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8,(2)
谈谈报纸周末版存在的几个问题文/张羽如果把1981年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的“星期刊”视作我国报纸周末版的“首家”,那么,我国报纸周末版已经走过了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全国各级各类报纸大都增设了周末版(或星期刊、旬末版、月末版)。周末版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白城日报·周末版》四开八版,既是地市级党报的休闲版,又是具有晚报风格的大众娱乐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党报的指导性、服务性,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要增强晚报的趣味性、娱乐性,让《白城日报·周末版》真正成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报纸自办发行始于地市报。最初发行量大幅度增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进入90年代,随着报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报纸订数逐年下降。以襄樊日报为例,自办发行之初,报纸市场竞争硝烟未起,市委“红头文件”一发,期发量大幅度上升。可是最近几年,费尽九牛一2虎之力,报纸的期发量还是上不去。原因在哪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思想认识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形势,没有认真研究报纸市场的变化,忽略了起码的市场规律。襄樊日报自办发行十年来,襄樊的报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是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襄樊日报雄踞襄樊市场,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纸﹃读书版﹄概览︵上︶■徐雁进入90年代,报纸扩版潮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的日报、晚报和专业报大多数都办起了自己的“读书版”。这些“读书版”加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民“求知热”和“文化热”的勃兴而创办的《读书》、《书林》、《博览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