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彤 《新闻窗》2007,(1):96-97
网络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场与工业革命具有同样意义的信息革命。网络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八.们传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及运作方式。网络具有的自由、开放、多元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使很多人相信,网络必将给人类带来一个民主社会——因为自由开放等特征是民主社会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衡中青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9-30,90
讨论了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天下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四个方面来构建网络社会伦理规范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狭义上讲,文化特指人类的意识形态精神层面的内容,即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范、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文化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为了记录发展的、变化的文化,人类需要一种载体,这就是档案。  相似文献   

4.
王泉水 《大观周刊》2012,(10):18-18
群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群众文化所表现的时代人文精神和强大精神力量,将从科学、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使人的综合素质、精神境界得到全面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5.
传播媒介是人类精神情感与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时代都会将它的社会生活、时代意象、文化心理结构与精神气质投射到那一个时代的媒介内容与形式之中。当既有媒介形式已不足以表现当代社会日益复杂多样的信息样态以及公众审美需求时,当新的技术工具能为新的媒介形式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与表现手段时,时代就会迫切召唤符合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新媒介形态出现。在媒介环境的大变局下,不断涌现的数字科技以及媒介消费新方式,正在急速倒逼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IT技术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革新越来越精彩。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游戏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出版产业和网络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体育传播正在最大限度融入社会生活。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便利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增添了科技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更高的发展空间。与传统体育传媒相比,网络体育传播呈现便捷化、普遍化、科技化和个性化趋势。本文主要探讨网络体育传媒实施转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把人类带入了网络经济时代,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经济是信息社会的经济,它是依赖互联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经济形式,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是全天24小时运作的经济,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网络经济显现出边际效益递增性和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网络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网络经济将缩短区域之间差距,网络经济将推动我国经济带入全球经济步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IT技术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革新越来越精彩。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游戏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出版产业和网络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与网络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更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内心精神世界。它带给人们兴奋、惊喜之余,也给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带来众多挑战。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评价标准受到质疑,但新的网络伦理和网络价值观念究竟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从学理的高度审视网络时代的社会物质与精神变革,是对现实的网络社会给予实践把握的前提。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对网络时代的特征及引发的问题,略述自己一孔之见,求教于大方。一…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正把人类带入网络经济时代,以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的网络经济的兴起,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技术和新兴服务业相对落后,需要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经济将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类社会的伟大革命,它将更深刻地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为了在这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寻求生存空间,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一、网络经济与档案工作者的创新学习电子网络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其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网络经济是全球性经济。电子网络的发展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区域限制的条件逐渐缩小。二是网络经济是信息化经济。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形态化”或“软件化”,即具体体现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反映文化娱乐生活的大众传媒,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阵地。那么,怎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实现文化娱乐新闻的超凡脱俗,进入高雅格调的新境界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什么叫文化?在《辞海》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摆脱原始的动物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助推器之一。从人类史前时期的原始媒介再到口语媒介,而后是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直到今天已经在人类交流中获得极广泛应用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新媒介,媒介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上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文化时代。电视机的迅速普及,不仅引出了家庭文化生活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对传统的新闻媒介形成尖锐挑战,引致文化生活和媒介环境的急剧改观。之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的建立与广泛使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辉 《传媒》2019,(16):66-6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图书主要依靠纸质媒体,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纸媒,逐渐转向有声音、图片的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需要不断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融合发展,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异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某些节目出现的与整个社会和精神领域的价值期许相异的现象。一些相亲类电视节目背离了应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旨趣,滑向了价值异化与文化异化的边缘,造成媒介背离主流价值观、追名逐利、回顾社会道德、传播畸形婚恋观等负面效应。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的同时亦应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袁园 《大观周刊》2012,(41):55-56,205
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设计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生活水平的反映。民俗文化的运用,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系统,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元素,使民族文化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产生内在的延续,展示着物质生产和美学艺术前进的脉络。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了解民俗和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天然的切合。相对于人类在社会上的外在活动,精神生活是人类内在创造、传递和体验精神价值的心意活动,而民俗则是人类日常情景中,代表了民众群体的精神意愿,展现这类精神生活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精神生活的独特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刘卫华 《中国博物馆》2001,(3):32-36,37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审美文化与后工业时代的科学理性主义和艺术自治主义相对应 ,与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也是相对的。它以超功利性和愉悦性为原则 ,并将之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 ,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 ,以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 ,使之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模式。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技在帮助人类增强自身力量的同时 ,也成为人类自我异化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文化正经历着巨大变迁 ,从高整合低分化的社会转向分化加剧…  相似文献   

20.
赵君香 《青年记者》2016,(21):79-80
媒体融合是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打破了过去媒体实现信息传播、体现自身价值的边界.对于城市文化传播而言,媒体融合带来了新的手段、环境,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城市新文化提炼与传播的实践探索,建构起更加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体系受到重视. 媒体融合视域下城市文化的类型 广义上讲,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①本文选取以下与媒体传播紧密联系的城市文化类型进行分析,探索城市文化传播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