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1年的"庭审报道第二案"是美国庭审报道领域的宪法里程碑。从该案件开始,美国法院对待审判公开与庭审报道的态度开始趋于折中,在原则上保证审判公开,同时对可能有损审判公正的直播方式加以适当限制。随着美国传媒不断呼吁通过公开的监督来保护社会和新闻界的权利,公开审判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当代美国法官平衡审判公开和公正的媒介素养能力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本文仅指法院的审判活动)的监督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司法公正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有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妨碍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公正审判。笔者在新闻采访中,时常发现在社会关注的案件上,一方面是司法机关为避免不当的新闻监督对司法公正造成不利的影响,极力躲开甚至拒绝新闻监督;另一方面,新闻监督者为担负起社会职责,挖空心思要报道,结果使新闻监督与司法活动处于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日益健全,司法机关在调和冲突、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司法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有利于伸张正义,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然而,在现实中媒体监督司法越来越困难,司法机关(主要是法院)认为新闻传媒报道法院案件的审理可能形成的公共舆论的压力,影响法院公正审判,对传媒报道司法活动进行种种限制.因此,如何平等保护言论自由权和独立审判权,构建良好的传媒与司法之关系,成为新闻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媒体审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放 《记者摇篮》2006,(10):52-52,47
新闻舆论监督正改变着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形态,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促进了公开司法,弘扬了社会正义。然而如果运用不当,又可能造成“媒体审判”。一、何谓“媒体审判”“媒体审判”一词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英美法系国家的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媒体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做过多的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影响判决的公正。“媒体审判”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逆,然而媒体越俎代庖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其原因何在呢?二、“…  相似文献   

5.
案件报道是法制新闻传播的生动载体,一直广受读者喜爱。它满足了公众知情权,也实现了对司法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刑法学之父"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新闻媒体通过对案件的报道监督司法行为,引导公众舆论,防止司法腐败现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与之相呼应,目前,司法机关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姿态推进司法公开。以  相似文献   

6.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实现言论自由权利和知情权,监督人民法院公正裁判,已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切实贯彻公开审判制度以后,新闻界对审判活动的关注和报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新闻监督已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国家的有力措施。但是新闻监督权既然作为一种权力,其本身也就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避免这一权力被滥用,防止新闻干扰独立审判,造成裁判不公。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与传媒的互动实践中,司法为传媒提供的司法活动信息,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司法的公开、透明,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创造了必要条件传媒适度介入司法,其强大舆论影响与司法内在公正力量的结合,有力支持了司法抵制某些权力部门或强权人物对司法审判的干预,从而促进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传媒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及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传媒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法治精神和理念.诸多公正司法裁判的范例经由传媒的报道,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相信公正和正义由司法而得以实现,从而对司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的新闻事业中,对法院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在西方国家里,法院是人情味新闻和犯罪报道的重要来源,还在于法律是西方社会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石。从理论上说,西方社会的法律也要保护弱者和穷人的利益,并监督掌握权力的领导阶层。每个市民都有权要求一场公正的审判,而在宣判之前每个人都是无罪的前提则是西方司法制度的中心含义。从事法院新闻报道的记者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公正地报道所要报道的审判,法院也不得阻止记者履行其职责。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活动受到新闻舆论的监督,是一个国家司法民主,公正的标志,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体系的良好运作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总体来讲,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介有时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也会发生冲突,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审判公开制度的大力推动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日趋活跃,舆论与司法之间的冲突趋于明显和频繁。  相似文献   

11.
新闻自由、新闻监督和司法独立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律与评价标准,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为了将新闻媒体监督司法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的限度,当前亟待完善新闻媒体监督司法的相关制度。详细归纳如下:要健全新闻自由、新闻监督的内外环境,保障新闻媒体监督司法的渠道畅通;要为新闻媒体监督司法设置一定的界限;对确有可能干扰司法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济。一、健全新闻舆论的监督环境健全的舆论环境是新闻媒体有序、高效、合法、公正地行使监督职能的前提,为使审判独立与新闻监督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首先应健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人数.司法审判一直是网络舆论焦点之一.然而,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对司法审判的有效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审判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不明真相网民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造成"多数人的暴力".本文基于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的关系,探讨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研究当前司法审判机关如何在网络舆论场背景下,保证司法审判独立性,做到审判结果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媒体与法院关系的张力缘于各自寻求自主性的结果。面对媒体监督,法院判决既有可能屈服于舆论压力,也可能借此找到管理和应对媒体的方法。要平衡我国媒体监督权和法院审判权的冲突,仅仅限制媒体报道是不够的,法院只有通过自身改革促进司法公开,同时赢得其他权力机构的支持,才是实现审判独立,树立司法权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王伟亮 《青年记者》2016,(13):77-79
新闻与司法的关系研究 新闻与司法之间的关系,是传媒法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多年来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与往年一样,这年有关此方面的话题也较为分散. (一)媒体与司法的一般关系 有学者从媒介与司法的非对抗性关系入手进行考察,指出新闻与法律两个不同源的上层建筑部门,因传播而产生了若干交集,这是通信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复杂化带来的要素变化所致,其中有着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相互碰撞的新特征.该学者认为,相向而行是司法与传媒关系的正确走向.(江作苏、姜诗斌,2015)另有学者就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促进与妨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关注网络舆论,严格自律;维护独立审判,不受干预;公开审判信息,接受监督;强化舆论约束,和谐发展等良性互动发展的建议.(申技红,2015)  相似文献   

15.
袁娜 《新闻爱好者》2011,(13):72-73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对司法部门公开、公正地判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与司法互动通常是首先由网络及时曝光案件概况,网民鉴定还原事实真相,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界定案件性质,对案件实行"干预",最后网络舆论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案件审判进入公开、公正的阶段。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中国传媒报道与司法审判时有冲突、碰撞的背景下,作者考察了二者产生矛盾和碰撞的原因。作者认为,一般来说,传媒报道是以道德为基准来追求社会公正,法院审判是以法律为基准来追求社会公正,传媒与法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多体现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作者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基于对传媒道德观念与现代司法理念存在的差异和冲突的理性分析。本文以传媒道德观念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与契合为视角,澄清理念和制度上的误解,以求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做出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传媒道德观念与现代司法理念在价值层次上的沟通与融合,以真正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和法院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刘倩 《新闻爱好者》2010,(2):176-176
近年来,媒介自身的活力增强.对社会新闻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尤其是对司法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在媒介对司法的监督中,媒介通过报道司法活动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法官对某事件的判决.甚至最终妨碍司法公正,出现“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介舆论监督权力被广泛认同,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与之相关的“媒介审判”问题又摆在了新闻法学界面前。媒介介入司法过程,对司法独立与公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损害了司法的神圣。如何加强对媒介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媒介的行为,维护司法的公正和独立,保证我国司法体系良性发展与完善,成为新闻法学界面临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厘定媒介监督权力的范围,保证舆论监督权力的同时又对其进行规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表示,人民法院将坚决依法惩罚那些侵害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肖扬在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说,新闻媒体作为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和呼声的管道和窗口,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和重要的影响力。新闻媒体的监督是改进和完善司法机制的良药和促进剂。他表示一如既往地欢迎新闻媒体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欢迎新闻媒体客观、准确、公正、负责地对法院工作中的缺…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自2007年6月4日实施。这是自1999年最高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后,又一个专门就审判公开问题出台的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