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锋 《新闻前哨》2014,(5):90-90
美国学者瓦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也译作《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确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记者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就得对自己“拟态公众”的角色有透彻的认识。 一、对记者“拟态公众”角色的理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舆论的理解上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往往把一些非舆论的东西误指为舆论。作为我们记者来讲,常犯的就是混淆新闻、宣传、舆论这几个概念。我们常说“新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以"事实"的理论定义为切入点,剖析"事实"、态度与舆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归纳"事实"转化为舆论的种种特质,探讨产生舆论效应的"事实"前提.新闻舆论引导必须善于以公众最关注的"事实"、获取全面观点的"综合性事实"、重大"解释性事实"、"接近性事实"和舆论监督"负面事实"来塑造公众意见,从而建立受众对媒体公信力充满期待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因缺乏事实说话,公众意见性信息传播自由而泛散;网络媒体的舆论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其无法自主形成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功能显得欠缺。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互动,发挥网络媒体不同一般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利用好网络媒体开放的互动,可望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舆情民意的定量研究舆论是公众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或事实而表达的意见,其中掺杂着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简单的讲,舆论的定量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公众意见的测量。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应以了解、把握舆论为前提,只有切实掌握了舆论,了解了公众意见的分布情况,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舆论。  相似文献   

6.
舆论包括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的本体(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等要素。在此次哈尔滨市停水事件中,哈尔滨市的市民始终是舆论的主体,本次停水事件是舆论的客体,哈尔滨的市民对此次停水危机事件的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则是舆论的本体。  相似文献   

7.
舆论和意识形态各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并不在同一范畴之中,但存在紧密的联系。舆论是公众意见的公开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交集而成的结果,意识形态是系统性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对舆论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其中主流意识形态更是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公众舆论施加影响。一定的舆论,总是受制于相应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公众舆论对意识形态包括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公众舆论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也不是笼统的相吸或相斥关系,其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舆论,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舆论,不利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已成为今天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中赢得胜利,关键是提升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公众舆论与新闻舆论的基本特性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舆论和新闻舆论关系密切,可谓同根而生。但是,在它们自身特性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探讨和厘清这种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各自的特点,也有助于“媒体人”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公众舆论的引导,提高新闻舆论的水平和品位。依笔看来,这两种舆论形态在自身特性方面的差异突出体现在它们的存在方式和作用方式上。概言之,公众舆论是自发的意见表达方式,新闻舆论则是自为的意见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邓海荣 《新闻界》2014,(2):25-28,32
关于新闻舆论的内涵与特征,众多学者参与了讨论与论述,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论。本文从新闻舆论的构成要素入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了新闻舆论区别于社会舆论的属性,并据此对新闻舆论的内涵做了重新界定;同时,还根据新闻舆论的新内涵,概括出了新闻舆论是集体意见、媒介意见和权威意见等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媒与舆论是密切相关的。它是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影响社会舆论,马克思认为,报刊活动的目的是“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并提出了报纸是“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的论断。公众舆论是一支巨大的力量,伏尔泰说过:“人们把公众意见叫做世界之王,舆论就是世界之王。”他们的见解不约而同,他们都看到了舆论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并以不同的言语方式对舆论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新闻世界》2012,(6):240-24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公众迫切要求恢复自身的舆论主体地位。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再从媒介双重属性与公众权益的冲突及公众意识的觉醒来说明重新确立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说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应理性确立,以期构建新时期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舆论主体是指某一具体舆论环境中的舆论人,即共同面对问题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通常称其为公众.理论上讲,公众是意见表达的主体,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而现实中,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直接捍卫个人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直接进行个人意见表达.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的发起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当的舆论监督功能,重塑了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形态或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文化、理论战线的同志提出的新要求。新闻舆论是由新闻传媒通过传播新闻事实的方式而形成的舆论,是在全部舆论中影响力最大、最能使公众形成广泛一致意见的舆论。因此,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必须根据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神圣地肩负起搞好理论创新、正确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新闻是选择的 社会系统工程 赵凯在《新闻记者》第3期上撰文说,世界上的新闻媒体,其基本的功能和任务,就是通过事实和议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反映舆论,就是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新闻事实和公众的议论,来表达群众的意见和社会舆情,但新闻媒体反映舆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通过反映来体现出新闻人的意图;新闻媒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多反映什么,少反映什么;先反映什么,后反映什么,都是有选择的。至于如何反映,更是一种选择。 虽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是有选择的。这是因为:事实的当事…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价值对社会和谐的建构作用 建言献策,促进政策科学和民主。社会和谐意味着以人为本,凸显出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和谐中的网络舆论价值的实现不是一种声音的表达而是多种声音的共鸣,体现着政府和公众关于国家建设和处理社会事务的共同意志。网络舆论是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手段,是公众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闻和广告都是独具功能、影响深远的人类传播活动。从舆论的角度看,它们又是最活跃、影响最广、能量最大的两种舆论形态。新闻舆论是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及所体现的一致性意见。而广告舆论是一种消费舆论,是广告主借助一定的媒介传播商品和服务的评价性意见。新闻媒介是广告舆论的最重要的载体。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在同一媒体上,新闻舆论和广告舆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表意见的。虽然各自具有独立性,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本文将以台湾《中国时报》为例对这两种舆论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领域媒介中(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所能获取的意见量不足,甚至处于“缺氧”的状态,如此这般怎能使公众不在长期单一意见体系的熏陶下出现麻醉状态呢?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剂”,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微博的勃兴,可以看做是公共意识积极觉醒的写照.其实质从正性方向看是一种公众普遍的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起的微博中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认识水平、能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此时的微博中也存在大量的情绪性表意和追随性表意.在产生公众舆论后,意见的质量不高,缺乏理性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由微博触发的网络环境下的舆论事件试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公共舆论的基因,以及网络舆论本身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其形成正确的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运炽 《今传媒》2005,(2):24-25
黑格尔说:“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其实,我们所讨论的舆论虽然与公众意见有关系,但并不等同于公众意见。公众意见仅仅是舆论的一种。“从外在形式看,舆论是多数人的议论和意见,但实际上它是众人对社会事务共同感悟的坚强意志”,“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制约力量。”  相似文献   

19.
舆论作为一种意见形态,一旦与“管理”发生联系,其内涵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当舆论管理主体上升为国家权力机构,这种管理应被理解为规则管理。在一般情况下,它不直接干预意见本身,除非这种意见非法,而是对意见的表达规则实施行政管理,以便造成舆论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20.
舆论的运行具有一般系统运作的特征。舆论的运行如果处于理想的或接近于理想的环境中.公众意见在形成和聚合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转向和调整的反复现象.并最终达到一个时空阶段内的稳定。这种公众意见的转向,一方面源自于关于舆论对象的信息呈现在续量、结构和来源上的变动.另一方面源自于公众认知在舆论过程中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