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以突出篇幅,论述了妇女参政、女子教育、婚姻自由等妇女解放问题,以“天赋人权”、“平等独立”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为妇女解放规划了蓝图,起到了思想启蒙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义报》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同时,还大谈妇女解放问题。她以“天赋人权”为思想武器,无情地揭露封建专制主义对中国妇女的迫害,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并力图透视西方资本主义妇女解放的实质,努力探讨妇女解放之真谛。《天义报》关于妇女问题的讨论,既有其合理、进步的一面,也有其空想、反动的一面,代表了业已破产和濒临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张若名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在身体力行妇女解放斗争实践的同时,在理论上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深刻独到,集中体现在五四时期所著《“急先锋”的女子》一文和留法勤工俭学时期所著《现代的女子以怎样的解放为满意?》一文。这两篇文章是中国先进分子论述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在中国妇女运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对妇女解放的看法。毛泽东作为湖南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赵五贞事件”发生以后,充分利用《大公报》等舆论资源,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了他的早期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时代大背景下,妇女解放受到格外关注.《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爱国人士,他利用《大公报》积极宣传变法,反对专制,讨论妇女问题.本文以20世纪初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为视角,研究舆论界对妇女解放“反缠足运动”的倡导和支持,以窥当时妇女解放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作为彻底的革命主义者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的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始终把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尤其关注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受压迫的妇女。文章从《祝福》、《伤逝》、《离婚》三部作品入手,分析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妇女文学的定义确认入手,探讨了我国妇女解放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妇女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为妇女解放与妇女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四”运动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和妇女文学发展的两个高潮期,妇女文学在这两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创作生命力,成为妇女解放的奏鸣曲。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仍是十分漫长的,妇女文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为代表的回国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深刻地阐明了妇女解放的根本出路、根本途径、根本力量,为中国妇女解放指明了出路。他们的探索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运动后,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主力军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京报》是我国报业巨子邵飘萍创办的大型日报,也是民国初年北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其副刊《妇女周刊》为新崛起的知识女性提供了在综合性主流媒体中传播启蒙思想、发挥创作才能的话语空间,更在宣传妇女解放、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中起到了“鼓”与“呼”的“喉舌”作用。文章对《妇女周刊》的创刊背景、目的及其反映妇女运动、主张废娼、提倡女子教育等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并亲自领导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他把变革旧的婚姻家庭制度做为妇女解放的突破口,深刻指出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受奴役的根源,分析了个体家庭的变革,号召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争取男女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在现实生活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要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人们还必须彻底摆脱“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束缚。妇女自身也要挣脱自我蔑视、自我贬值的传统女性的禁锢,强化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以专门性副刊《妇女与家庭》为舆论阵地,关注、记录妇女生活,推动妇女生存状态的改变。《妇女与家庭》积极探寻中国妇女解放的途径,既从两性对立的角度提出了经济平等说与人格平等说,又从两性超越的角度提出了社会革命说,从而为中国妇女解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玩偶之家》和《伤逝》是中外文学史上以“关心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命运,提出妇女解放的社会问题”为主题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颗明珠,它们虽然是产生在不同国家和时代的作品,却都塑造了具有鲜明民主思想倾向,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两篇作品在揭示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采用艺术手法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本文拟对此进行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黄慧芳一、“妇女解放”之新起点“妇女解放”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口号。世界各国国情及妇女情况各异,“妇女解放”的含义及要求的标准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变迁、文化传统等的差异,“妇女解放”的起点亦不相...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上,文化上,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力,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力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这种婚姻,家庭制度的确立,妇女地位的演变经过了数千万年的变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婚姻家庭变化发展的历史,并为妇女的解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本文结合恩格斯《起源》一书谈谈对婚姻、家庭和妇女解放等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同时,猛烈评击建设礼教,否定妇子片面贞操观,积极号召妇女冲破封建罗网,恢复独立人格,强烈呼呈妇女冲泱礼教大防,参与社会政治,尤其在十月革命之后,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探讨妇女解放道路,成为当时倡导妇女解放的主要阵地,对推动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性。她赞美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更珍视现代妇女的现代美德。正是后者指引着中国妇女解放的方向,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祝福》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集好女人、穷女人、苦女人于一身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虽然祥林嫂具有传统女性的种种优点,但却受到神权、族权、夫权的多重绞杀,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一形象,提出了劳动妇女出路的严肃命题。尽管鲁迅对此并未正面回答,而是从反面给人以警示:正确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劳动妇女的根本出路。这是《祝福》作为文学遗产的现实意义和永恒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旧中国,鲁迅对于妇女解放出路问题的探索和为妇女解放而进行的深沉的韧性的战斗。揭示出:妇女解放的根本前提是整个社会的解放,只有整个社会解放了,妇女解放才能够真正地得以实现;妇女解放事业必须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相结合,革命妇女必须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妇女解放任重道远.必须进行“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唤醒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沉寂面,妇女们在批判封建旧思想、旧道德的同时,开始为自身解放呐喊。当时社会上进步的人士普遍认为“教育上的平衡为一切平衡的渊源”,把女子教育平衡作为解决妇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了改革女子教育宗旨,大不开女禁和男女同校等教育平等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