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谝"在全国各地运用广泛,主要是指"花言巧语""夸耀、显示"等。语音也以[phian35][phian214]为主,而在山西太原方言中却读作[phiε53],意思也与其他各方言稍有区别,指"滔滔不绝地讲述什么事情"。从"谝"字在各地的使用情况",谝"字的读音、词义以及在古书中的例证3个方面讨论太原方言中的"谝"。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东微山方言语气词"来"的主要用法,将"来"概括为"来 1""来2""来3"."来 1"表示时态,既表示持续的时态(相当于"呢1"),又表示最近已发生的事(相当于"来着");"来2"表示疑问,其中包括对持续状态的事的疑问(相当于"呢2")和对最近的过去发生过的事的疑问(相当于"来着",部分还可以用动词后缀"了"与语气词"了"的融合体表示);"来3"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  相似文献   

3.
樟树位于江西中部,属宜春辖区。樟树方言是赣语宜浏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约60万。本文运用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樟树方言的体系统和各类体标记进行简单地描写、分析。将樟树方言的体分为动态和事态两种范畴。动态有完成体、经验体、完整体、持续体、进行体、起始体、反复体,体标记分别是"过_1""过_2""过来""哩""倒_1""得""倒_2""在""在+地点指示词""起来""过_3""V一下V一下""V来V去"。事态有将然态和曾然态两种,体标记分别是"来哩""来"。  相似文献   

4.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孟村方言约量表达方式多样。本文描述孟村方言的七种约量表达式,它们是副词"毛""小""待自"、数词"数"以及动词"出头""挂零""郎当"。"毛""小""待自""数"都可以与主观大量标记"子"连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对于副词"小",本文将其与霸州方言的用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禅宗语录、唐宋文人笔记、元杂剧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使用的方言词语也较多,这些词语有些已经在现实语言中消失,完全成为古语词,例如"打剥""看客"等;有些依旧保留在人们的口头中,成为现代的方言词语,例如"喷""歇""?头""恶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6):34-35
安阳方言在语气词方面有一些是和普通话的用法相同的,如:"啊""吧""吗"和"呢"。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有一些语气词如:"昂""唻""嘞"和"不咋"等的使用,则有安阳方言自己的特色且使用频率较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观察法和调查法看这四个安阳方言特殊表达的外在形式标记,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中传达不同的意义。对这四个高频率特色语气词的描写对我们认识安阳方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凤翔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就助词来说,其与普通话相比词语数量较少,但是从现有的词语如"的""得""开""下"等来看,却有着独特的语法特征和表现力,下面分别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方言本字研究中,有些方言本字考证得比较清楚,有些方言本字还尚未有定论。先简单列举了个别已经考证清楚的方言本字,再重点谈论对尚未考证清楚的方言用字"欠"与"忺""蹅"与""的考证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鄂城方言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表示程度的方法即"V/A个死",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V/A死了""非常/很V/A".本文主要从语义涵盖、句法分布、句法功能、句法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并对其来源做出推测.  相似文献   

12.
阳新方言词汇保留了一定的古音、古义,利用这些保留了古音、古义的方言词汇可以有效地与古字书中的词语进行互证。文章对阳新方言中的"欶""咥""骟""塍""涫""八"等十几个字词进行了考证,以期对辞书编纂和阳新方言词汇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洛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洛嵩片,它的时间副词颇具地方特色,经常出现的有"镇暂晚儿""镇这儿""从开""上丈""镇这儿""嫩暂晚儿""恁这儿""得莫"等,极具口语色彩,"多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即不能出现于句首和主语前面;"从开"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上丈"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镇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不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且不能省略,多出现在问句中以表示对时间的询问;"镇这儿"既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且多用于肯定句;"嫩暂晚儿"做状语只能出现在主语之后,不能在主语之前出现,且只出现于问句中,并伴有疑问或者责备的语气;"恁这儿"做状语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多出现于肯定句中;"得莫"做状语只可以在主语之后出现;"雁门"既可以主语之前出现,也可以在主语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14.
湖北恩施方言的非完全体有持续体、进行体和起始体。持续体的用法最复杂,与普通话差别比较大,持续体标记有"的""到""啊""起""起在""起个""到起""到在"等,都有各自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杨楠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2):7-8, 16
唐山市区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其主要疑问代词有"啥""咋儿""多X儿""哪儿"四组。文章采用描写语言学方法对其形式和语法功能加以描写和归纳,展现了唐山市区方言疑问代词的语言风貌。  相似文献   

16.
《湖北教育》2008,(2):52
时下,一种带有鲜明网络文化色彩的"恶搞证件"在不少城市的中小学盛行,比如"光棍证""FBI特工证""流氓证""逃学证""土匪资格证""扁人证"等等.  相似文献   

17.
"得~"结构词在现代汉语和各地方言中都很常见,例如现代汉语中"得了""得令""得到"等,在北京话中也会有"得嘞"这样的表达。怀宁方言中也有很多"得~"结构的表达,它们有不同的构词特点,表示不同的意思。文章拟从"得了""得着""得很/死"的结构来对怀宁方言中的"得~"结构进行初步探索,了解其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方言正反问句有"VP-neg-VP""VP-neg""K-VP"三种基本类型,诸类型在分布上错综复杂、层次叠加,很多方言有几种形式"并存"现象。这些"并存"形式历史上可能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演变,最终形成共时平面上"并存消长"态势。  相似文献   

19.
谭燕 《现代语文》2007,(6):80-81
湘潭方言构词后缀很丰富,能构成大量颇具特色的方言词,常见的有"子""头""手"等,而"头""手"等后缀的功能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基本相同,从分布上看虽然比普通话要广,但是不够特色,所以这里只讲"子"尾。另外,与后缀相似的一群特殊单音节或双音节,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近似后缀,但是其能产性相对来说要比后缀弱,表意趋于虚化,还没有完全虚化,我们把它们叫做类后缀,湘潭方言还存有大量独特的类后缀。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9,(3):54-58
简述莆田市仙游县的上元节请香祭祀活动中存在若干古语词,在前人考证中,这些古语词的本字并未被明确考察。通过仙游方言的音义与《广韵》《集韵》、闽方言的其他次方言的对应关系,并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利用因音循字、因义取字的方法追根溯源,新考证出3个方言词本字"""圜""亮"以及3个方言词"脰""煞""抗"的重考之字"礻豆""刹""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