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普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传统语言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产物各大高校应运而生.那么何谓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就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e"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在有了互联网以后,网民们用来运用他们的网络知识、表达他们的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其文字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双重优点,更简单、易掌握,可以表达更多样化的感情、更多的人生哲理和内涵。网络语言是生长中的新语言,它们还不够规范、不够系统,也不够全面,然而它们却有创新,在不断地发展着。我们可以预见:网络语言是未来网络文化的基础,同时它们也在无形地影响着网外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萍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40-142
自从中国的互连网得到迅猛发展以来,网络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既是网络文化的产物,又是网络文化的载体,对于网络语言的了解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化.由于英语是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中国的网络流行语言与英语无疑是紧密相关的,它丰富了汉语,使汉语具有了更强的张力和包容性.本文把中国网络英语分为两类,翻译词和直接使用词,并从语言学和翻译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网络语言中英语的特征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孕育而生,是新时代的产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形成。在语用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英语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进一步平民化,中国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对我们的生活和传统媒体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是一种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审美范式,网络语言总的倾向表现为后现代性,新词新语也表现出这种特征.这一根本属性又集中体现在符号化、数字化、随意化、口语化、方言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析汉语网络交际语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交际是人们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网络语言已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简要探析网络交际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7.
罗会武 《学语文》2009,(6):42-43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聊天室和论坛里具有网络特点的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还包括网页上的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里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网络浯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与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卡盱辅棚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中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网络语言及交际的产生就是这种影响的突出表现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与交际,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和交际形式,与日常语言和交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郑尔君 《文教资料》2010,(21):34-36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中普遍流行.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为了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网络语言常在现有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采用比喻、谐音、比拟、引用、仿拟、缩略等修辞手法,创造一些生动、新颖、独特和形象的词语,以产生幽默、风趣和诙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一种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与传统语言规范有明显不同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愈发广泛,逐渐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对传统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加上互联网监督难度较大,使得网络语言失范现象频发,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对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语言的优劣进行辨别,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所形成的一种网民的新的交流方式.网络体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除了传统语言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新的伦理特点,如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更加广泛的开放性的道德体系以及对道德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等特点.本文重点以分析当前网络上流行的网络体来说明网络语言所反映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析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生气“(:-”、做鬼脸“:-p”等等。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14.
谭群瑛  黄秀升 《现代语文》2007,(9):62-62,67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现在倍受青睐与关注,网络语言也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符号,网络语言在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异.中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语言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判断是非模糊,但喜欢新鲜事物,很容易受到网络语言中不良"病毒"的侵害.如何抵御网络语言"病毒"对中小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红 《学子》2014,(10):61
正当前,网络语言因其言简意赅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而思想活跃的中职学生对其则更为喜爱,凸显了这个年龄段学生自由、前卫的个性。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能够年轻化整个社会群体,创造新的时代文化。一、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上特用的语言,它主要以网络生活为主体,而且在网聊、网络社区的键盘语言中被使用得  相似文献   

16.
网络詈词由传统詈词演化而来,具有鲜明的网络词汇特征,但仍保留詈词的基本属性.随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网络语言生活更加频繁,网络詈词的发展呈现词族化、去詈化、国际化等特点.把握这一趋势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网络语言环境的进一步规范,有助于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时代,不同语言和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形成了新型的网络语言体系。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并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太青睐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创造、使用和传播了大多数网络语言,是推动网络流行语泛化的主要群体。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角,全面、客观分析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原因,因势利导,不断强化网络话语权,创新大学生网络舆情建设,将有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的流行.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问的传递和沟通.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语言,它对现代汉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9.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在特定时期、特定语境和特殊群体中使用的一种新的交际语言.在网络语境中,网络词语与传统汉语词语相比,意义和语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词语甚至会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