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物联网感知节点连接压强、温度、流量、液位、开关量等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生产现场各类信息的采集。根据钻井生产现场的需求,采用工业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用于钻井生产现场的物联网感知节点硬件。物联网感知节点是物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组成要素,从节点硬件设计选型、电路设计和电路板设计三个层面来设计用于钻井生产现场的物联网感知节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前端分布式”的物联网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并以水平性、可扩展性、环境感知性、环境交互性和自适应性等为指标对这种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物联网体系结构既充分考虑到了智能家居应用领域的特点,又兼容了未来公共物联网的结构特征,为将来物联网领域的融合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引入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感知用户数量,结合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的自身特征,分析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扩展的TAM模型。利用AMOS7.0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类移动商务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技术成熟度、感知用户数量、感知风险、感知成本影响用户态度和使用意向。该模型对解释和预测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问题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与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全球IPv6论坛将在4月8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举办“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共同探讨物联网在北京和中关村政府指导下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本文介绍了国内学界关于智慧档案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对智慧档案馆的理解,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对档案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全面感知型智慧档案馆的档案实体管理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白慧雪 《湖北档案》2022,(11):49-50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设备的自我感知能力及自主处置能力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中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失误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绿色智慧档案馆(室)建设和运行方式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智慧感知管理平台,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软件平台上,打破信息孤岛,应用物联网全面感知、智慧分析、数据决策、互联互通、协同处置、集中管理,软硬件相结合建设成全新的绿色智慧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功能,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加快发展物联网,将为我国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随着低功耗和高性能芯片的不断推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2014年可能将成为物联网的元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相应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发展。跟随时代步伐,在旧有网络——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物联网,在我国也表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模式,虽然取得相当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建构完整的物联网设计与实现的统一进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物联网体系结构是物联网设计与实现构成完整系统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对物联网系统结构的两种基本类型,后端集中式与全段分布式通过其水平性、环境交互性、环境感知性以及可延伸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对物联网的多特征属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实现未来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更有效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技术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管理中的关键技术,能够借助传感器等实现对物联对象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针对性地提供感知服务,辅助油田工作人员掌握物联对象及环境相关情况。GIS技术能够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对地理分布相关地表数据信息采集、分析与管理等,在物联网中应用GIS技术对于油田的数字化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GIS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关联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物联网GIS技术在油田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GIS技术的油田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为油田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6,(Z2):103-104
<正>一、物联网实现智能化是老年型社会的急需1.物联网技术。(1)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是利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红外感应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通信,从而达到智能化识别、定位、临近管理等。也就是将各种感知以及网络技术,与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集合,实现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对话,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1]23)。(2)物联网层次结构。物联网的层次结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服务层、应用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