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去世,淘小子变成“闷石”1990年3月的一个下午,大连东北路小学操场上正在进行足球训练。一个5岁的男孩儿被一位父亲领着来见教练。父亲对教练说:“我把儿子带来了,你就收下他吧!”教练问:“多大了?”“1985年1月23日出生的。”父亲答。教练说:“我们只收1984年8月以前出生的,他还差半岁呢。”说话间,教练习惯性地把手放在孩子的头上摸了摸,不料这个小家伙脖子一转,抗议道:“你摸我头干什么?”教练一怔,笑了:“呵,这小子,有个性,有冲劲,像个踢球的料!”教练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足球说:“你去踢一脚我看看。”这个小家伙毫不含糊,跑过去,铆足…  相似文献   

2.
第12届广岛亚运会,给人们留下至深印象的恐怕就是小山智丽和邓亚萍之间的鏖战。对此,见仁见智,纷争不已。10月14日的麈战、庄则栋录像后又连看两遍。当晚,小山智丽打来越洋电话:“庄教练,感谢您……”庄则栋说:“记住,一个人受挫越深,发光越亮”。小山智丽用笔记下了他的话。接着,小山英之诚表谢意,庄则栋说:“她的成绩是中国教练长期训练的结果,如果她没有在中国打下的基础,我教不了她”。小山智丽希望庄则栋继续做她的教练以迎接第13届世乒赛和亚特兰大奥运  相似文献   

3.
鼓励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赏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它告诉我们,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学生亦是如此。一个…  相似文献   

4.
米卢是一个著名足球教练,他曾担任过中国足球队主教练。他讲究“快乐足球”,可当他在训练队员时,简直就是个魔鬼。那一年,队里的训练很艰苦,可他却创造了奇迹:把中国足球带出了亚洲,闯入了世界杯。直刘那时,队员们才明白米卢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句子:经过他五年的训练,终于出色地掌握了潜艇的驾驶技术。当我们读完句中“经过他五年的训练”这个介词结构后,会很自然地认为这里所说的“他”大概是指老师或教练,下文大概是要说在老师或教练培训下的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可是读了下半句,才知道“终于出色地掌握了潜艇驾驶技术的也是“他”——老师或教练。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读者的理解之间为什么不一致呢?问题出在“经过”放错了位置。应该把“经过”放在主语“他”的后面.使主语“他”统管全句.句意才清晰无误。  相似文献   

6.
劳逸结合     
教练有方运动员:“我总把球踢得偏离球门,这是为什么?”教练:“这是因为你照着门踢。如果你往别处踢,就有可能让球进入球门了!”加布罗沃足球队的教练指着球门的拦网对守门员说:“你看见这网了没有?价钱可不便宜。你要是让球把它撞坏了,就得从你的工资里扣钱赔上!”看你敢不守住球门足球网“足球比赛我看得多啦!我懂得有关足球的一切知识。”“是吗?那你告诉我,足球网有多少窟窿眼儿?”只看我们队一个苏格兰人来到足球场售票处,他拿出50便士买票。“还差50便士,先生。”售票员说。“可是我只看我们苏格兰队啊。至于另外那个队我一眼都不会看…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     
小华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后,他对教练说:“今天先练到这里吧。”教练问:“为什么?”小华说:“我实在喝不下去了。”——中国笑话奶奶散步回来,手里捧着一只小鸟,是她从树下捡到的。这真是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小鸟缩成一团,像个毛蓬蓬的圆球,还不够我的拳头大。灰黑色的羽毛,小嘴又短又尖。我把它安置在窗台外的鸟笼里。小鸟不习惯这个陌生的家,  相似文献   

8.
作文得靠自己去实践,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他人不能代替,“优秀作文选”不能代替,也无法代替。这好比游泳,要是不进行反复“练习”,无论教练把游泳的方法、技术、规律说得多么精细透彻,即使我们记得如何细致、牢固,也都是于事无补的。相反,经常耍水学游泳的孩子,就是没人教他,他自己通过多次实践,也照样可以领悟和掌握游泳的技巧、方法。当然,在“练”的过程中,有教师针对性指导,学起来就更快些、更好些,少走些“弯路”。其实,写作文也是如此,但写作毕竟比游泳复杂得多,因此需要更多训练,还需要细细地推敲。  相似文献   

9.
王保军 《成才之路》2009,(21):67-67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姚明在美国的出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美国人称其为“明王朝”,他所效力的火箭队教练汤姆·贾诺维奇解释道:“他联系着不同的洲。”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说:“他还承担一个重任,向世人证明,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分子, 中国人也能做得很出色……他扛起了中国人民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25小时一位军士正在给一批新兵介绍部队的艰苦生活和服役情况。他一本正经地说:“军队的士兵一天要干25个小时。”一个新兵嘀咕说:“但是一天只有24个小时呀!军士。”军士理直气壮地解释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士兵可以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烦恼里勒从部队回到家里度假。爸爸问:“喂,我的儿子,你喜欢不喜欢兵营里的生活?”“嗯,还可以,”里勒说,“只是我觉得每两顿饭之间的训练和烦恼太多了。”起誓美军值班时不允许玩牌,但天黑后三个老兵———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新教徒和一个犹太人———偷偷地玩了起来。结果丢了弹药,被告到司令部。天…  相似文献   

12.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队员说: “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很受鼓舞,心里想,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 “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  相似文献   

13.
游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是开展得很普遍的体育项目。随着军事上的需要,游泳变成了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游泳”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宋代的朱熹注释说:“潜行日泳,浮水日游。”《晏子春秋·问下》曰:“众人归之,如鱼有作,极其游泳之乐。”齐国的管仲,十分注意训练水军,他曾经“立沼池,令以矩泳为乐。”并规定“能泳者赐千金”的重奖,最后,齐国的水军打败了越国的水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赏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它告诉我们,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2005,(9):29-29
杰克霍金斯是美国一所学院的橄榄球队教练,他竭力想物色好球员。但是好球员学业不行,院方不愿录取。有一天,教练带着一位优秀的年轻球员去见院长,希望院方同意他免试入学。经过一番劝说后院长说:“那我最好先问问他几个问题。”最后院长说:“那么,五乘七得多少?”学生想了很久,然后回答说:“三十六。”院长摊开双手失望地看了看教练。可是教练认真地说,“噢,录取他吧,先生。他的答案只比正确答案多二。”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专卖店     
微机课上,第一排同学的微机都出现了故障,一位同学连忙报告老师:“老师,死机了。我们这一排都死了。”老师问“:还有谁也死了?”许多同学都跟着嚷嚷:“老师,我也死了。”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还没死。”老师挠挠头:“怪了,全班都死了,你为什么没死?”为何没死唐僧赶走了孙悟空后,又遇到了妖怪,他念起紧箍咒,想呼唤悟空回来救命,不久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您所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呼。”紧急时刻小华第一次上游泳课。一小时后,他对教练说“:今天先练到这里吧。”教练问“:为什么?”小华说“:我实在喝不下去了。”喝不下去了一…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2)
2004年末,CCTV以“感动中国”为题进行评选。结果有10个人当选,这10个人恰恰凝聚了“感动中国”的10种精神。杨利伟,“以从容感动中国”。他在艰苦寂寞的长久训练中坚忍执著,在“神舟五号”21小时危险的太空飞行中冷静镇定,表现了极为沉着的超强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鼓励的魔力     
美国有一位叫麦克的男孩同许多同龄人一起接受垒球训练。一天,教练叫队员排成一行,练习击球。别人都击得很好,唯独麦克总是不能击中目标。其他的孩子开始议论说:“麦克不是打垒球的料。”麦克非常懊恼,向教练提出离开垒球队的请求。教练对他说:“问题不是你不会打垒球,而是手套有问题。”随后,教练给了麦克一副新手套,并鼓励说:“戴上它,你会成为队里最优秀的队员。”果然不出教练所料,麦克后来的确成为了最优秀的队员。麦克之所以成为最优秀的队员,似乎是由于“神奇”的手套。其实,手套并没有什么魔力,真正产生魔力的是教练在给麦克一副新…  相似文献   

19.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赏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相似文献   

20.
点滴     
机会球员要转会,转会前要进行文化考试。教练事先向主考官打招呼说:“我们的球员文化是差点,你别拿我的水平衡量他们,题目别太难了。”主考答应了。考试时,主考看了球员一会儿,问道:“你说七乘七得多少?”球员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想是四十九。”考官尚未说话,教练站了起来,恳切地说:“主考,请您再给他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