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语文>是一套由同心出版社于2004年引进出版的美国中学语文教材,它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编译者选取的是美国著名中学语文教程中的<文学>版本,用以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适合12~18岁的中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2.
孙绍振先生是我们熟知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是高校最早介入中学新一轮课改的教师之一.在这十年中,他发表了<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质疑英语四级全国统考体制><高考语文试卷批判>等数十篇文章,出版了语文教育改革著作<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渎><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策划参编了<作文大革命--顶级作家教作文>,主编了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语文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打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本,其中<詹天佑><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月光曲><林海><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课文与六年制的浙教版教材相同,<穷人><小抄写员>等课文与上世纪部编教材相同.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9,(8)
阅读导航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曹任中学教师、出版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他对生话惑受敏锐,创作了不少县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午级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屋内旅行记>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该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走进书的乐同":<晨读>描述了关于童年读书生活的深刻印象;<布勒门的音乐家>和<木偶奇遇记>是外国童话经典作品及节选;<空城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节选;而<屋内旅行记>则是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序言.在"阅读链接"中还涉及到了<三毛流浪记>等漫画作品.目的是引领学生喜欢读书,读好书,亲近经典作品,并初步了解一些相关的作家的信息,对作品及作家产生亲近感.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这学期我教高中复读班,复习<荷塘月色>之后,同学们被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吸引,他们陶醉在那清新细腻的语言中,流连在那清幽淡雅的意境中.他们为朱自清高超绝伦的写景艺术深深折服.为此,我布置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温州的踪迹>(<语文读本>第一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松堂游记><匆匆><歌声><威尼斯>等朱自清散文名作,研究朱自清的写景艺术.  相似文献   

7.
活动说明 学生小学学过<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初高中将要学习<三国演义>中的<孔明挥泪斩马谡><群英会蒋干中计><杨修之死>和杜牧的<赤壁>诗等,涉及三国的文学作品还有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曹操的<龟虽寿><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等,许多京剧剧目也取材于三国,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如成语、歇后语、俗语也出自三国故事.可见<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使用的是语文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95回"武侯弹琴退仲达".教完本课后,学生不可能对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及<三国演义>有较全面的了解,于是我们推荐学生广泛阅读<三国演义>,通过上网阅读,下载有关三国资料,请教家长、老师等方式,获得更多有关三国的知识.于是,以这篇课文为一个点引发开去,设计了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畅游三国城".  相似文献   

8.
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数学系教授、教务长,<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负贵人之一,教有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数学通报><小学教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师>等多家杂志主编、编委、顾问.主要论著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数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视野><新课程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版),是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大纲>编写的一套好教材.是一套集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05,(12):38-41
《美国语文》的中文版主编张健鹏、胡足青先生在《序言》里介绍:“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由此可知,美国语文教材是分科类型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只是其中之一。我国目前普遍流行的语文教材是综合型的,即将阅读、写作、语法、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融为一“册”。从我国现在教材编写状况来看,全国各地语文教材编写者似乎一致认为综合型的语文教材好。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试验分语法、文学来编语文教材,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试验夭折了。到底是分科型的好还是综合型的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流行唯一的综合型语文教材,是不是有点儿太统一了?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边城>(节选)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阅凑与欣赏)中的第一篇.本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欣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情节刻画、和人物塑造,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材对<阿Q正传>由节选到全文入选,且单独构成一个单元,与<红楼梦><史记>一样成为专题,我们对<阿Q正传>的研究也应该从局部走向整体.国外研究者对<阿Q正传>整部作品的研究,许多意见和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对有关资料收录较为齐全的两本书:一本是<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魂灵>,陈漱渝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9月版;另一本是<阿Q70年>,彭小苓、韩蔼丽编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主要是这么几篇:<踢"鬼"的故事>(有的教科书改编成<我不怕鬼>)<给颜黎民的信><在仙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早><有的人>和<一面><鲁迅与时间>.除了人教版、原上海S版和原浙教版基本还保持其中的两三篇外,其他版本教科书大多只收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14.
<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是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两篇文章,题目虽然不同,节选的却都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自传中的同一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成为首届特色教师其实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因为感到太多的不足,我必须努力充实自己. 我以阅读为突破点,认真学习阅读教学资料,如<支玉恒阅读教学指导集萃>、<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小学语文设计>等专著.通过阅读,理念有了新的突破,能够尽可能站在高处看教材,了解与之相关的诸多知识与文学材料,把教材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学背景中去研究,按照主题式教学思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信息,力求多角度阐述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早恋"一直是高中生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就有三首纯粹的爱情诗:<错误><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那么,对于这些爱情诗歌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我是这样教读<致橡树>的:  相似文献   

17.
在"素读"了大量的文言选本之后,我带着孩子们进入高年段的经典名著阅读期.经典名著的阅读分为精读本和略读本,五、六年级的精读本锁定四本:<三国演义><西游记><世说新语><孟子>.略读本是我开给学生的一长串书单,每一本附有简介,每学期学生挑选5本以上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8.
<秋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起初,编者是把<逍遥游>(节选)放在这一单元里,后来,由于一线教师反应强烈,认为把庄子<逍遥游>这样内容艰深的文字放在高一年级的教材里,和学生的阅历与心理认知能力不符,于是把较为浅易的<秋水>前移,把<逍遥游>放到了高二年级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语文>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通过对它的仔细研读,发现其教材编排结构具有两大显著特点,即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结构整套教材、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贯穿整条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一"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第二线是古诗词背诵.我收集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每周介绍6首让孩子们背诵.一年时间,孩子们背会了150余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