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心理学、训练学的有关理论,对参加2002年全国锦标赛的各省专业队队员在比赛中关于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对于不同焦虑特质的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应区别对待,使其达到相应适宜程度;2)运动员的焦虑值,因对手实力的强弱而增加或减弱。赛前应做好心理调节;3)赛后,比赛的胜负也同样可以影响焦虑值的增减。研究认为通过平时训练中适当的心理调节,能够大大减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2.
赛前焦虑情绪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由于受身体素质、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情绪,故对他们进行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环节,也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通过对以往所指导的普通高校业余运动员进行研究,分析焦虑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心理干预方法,与广大同行者共勉。  相似文献   

3.
运用心理测量等方法,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队员的赛前竞赛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运动等级和运动成绩上具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以作为空中技巧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空中技巧的比赛成绩受认知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的影响较大,其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均随比赛层次的提高而增高。教练员应加强对队员的认知心理训练和自我效能的培养以适应大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粤东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与场上表现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粤东高校男子篮球赛中8支球队运动员赛前焦虑情绪和比赛中表现的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情绪与场上技术发挥、特一状焦虑与投篮命中关系密切,过高焦虑(或状态焦虑)对技术发挥和成绩不利,与整体实力、场上配合、紧张的关系不密切。建议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才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四川省艺术体操队赛前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部分运动员实施心理干预训练.结果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普遍存在赛前焦虑.在采用心理干预调控训练后,运动员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明显降低,运动员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相似文献   

6.
运动竞赛焦虑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反应来预测运动员进入比赛情景后可能的焦虑状态,从而探讨焦虑的可预测性,并为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参考。基于现有的焦虑测量量表,本研究制定了焦虑预测量表并在部分柔道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中进行了验证性使用,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同时证明,状态焦虑可以被预测,其与运动员的个性、特质焦虑等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田径竞技中跳远运动员焦虑情绪的分析,指出适宜焦虑水平是实现最佳竞技状态前提。具体分析了跳远比赛过程中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在全面剖析教练员的个人影响力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教练员的个人影响力,调试运动员赛前、赛中及赛后焦虑状态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以施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为主要测试工具,对南京几所高校排球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控制,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运动员除了需在技术、技能等方面较量外,还需在心理方面进行较量。通过对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特征的研究,旨在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规律,以便更好的为教练、教师的心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心理训练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意义,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情绪变化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及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旨在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气质类型和焦虑是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和成绩的基本心理因素,章运用量表测试法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和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高校篮球训练、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述健美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几年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历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赛前的心理训练是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出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表现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供广大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拉松比赛有全程的和半程的比赛。比赛的距离越长,情况越复杂,对运动员的影响越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就越容易发生波动,造成运动的盲目性。因此,在赛前进行竞赛路线的专门训练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赛前的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按照比赛发挥程度分为较好、一般、较差组,在赛前2小时、30分钟采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MASA)》对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心理唤醒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心理唤醒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发挥程度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水平存在差异;心理唤醒强度、负性心理唤醒是影响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敏感维度,与比赛发挥关系密切,正性唤醒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中等偏高水平的正性心理唤醒和心理唤醒强度,中等偏低水平的负性心理唤醒;建议教练员重视赛前水上准备活动,重视赛时心理唤醒水平调节。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世界比赛和全国比赛中 ,表现出的赛前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赛前紧张状态、过分激动状态、淡漠状态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而战斗准备状态则是赛前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投掷运动员赛前准备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赛前准备是稳定投掷运动员比赛心理,增强比赛信心,创造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对60名不同级别的投掷运动员赛前24小时(前一天),在生理、心理、饮食,赛前准备活动及着装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赛前准备将有助于成绩的发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2013-2014年度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其干预措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赛前动机不纯,赛前完成任务的焦虑情绪,赛前自信心不足和由于环境的影响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是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的不良心理状态表现。针对这些心理因素,给出相应的心理战术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赛前情绪与生活满意感及注意指向的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力为(2001)最近以中国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集体主义特征为依据,研制了《赛前情绪量表》。本研究以51名优秀中国运动员为被试,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了再次进行检验。这些运动员填写了赛前情绪量表,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还进行了探点反应时的实验。结果表明,赛前情绪量表中3个焦虑分量表的得分与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得分呈负相关,与预期结果一致,但自信分量表的得分与两个满意感量表的得分未见显著性相关。结果还表明,赛前情绪量表各分量表与注意指向无显著性相关。讨论了赛前情绪研究的今后方向。  相似文献   

19.
竞赛状态焦虑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其水平的高低甚至会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通过问卷测量的方法,对我国50多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与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在赛前整体偏高,但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与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有着密切的相关,但其相关性在竞赛状态焦虑的不同维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运用RSR秩和比数学原理对亚洲男篮锦标赛各队比赛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界定亚洲各国男篮比赛能力在亚洲所处的位置。以了解亚洲男篮总体的现状及中国队在亚洲的优势和亚洲篮坛现状对中国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