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教学中,你是否发现过这样一些镜头:毛巾掉在地上,孩子们一个个从上面跳过去;区角活动中的玩具东倒西歪,却无人问津;水龙头里的水在哗啦啦地流,孩子们走过路过就是不去拧一拧。看到孩子们这种自私、毫无责任感的表现.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意识到培养幼儿责任感的必要性呢?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里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幼儿摔倒后,其他幼儿不但不扶。反而哈哈大笑;玩完桌面玩具后都不愿去收拾。掉在地上的玩具孩子们却视而不见.不主动去拾: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总是强调别人怎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不懂得分享与合作等等。上述种种表现都说明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应承担的义务.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及自身所应承担的任务的认知、情感体验和相应行为。它属于社会性发展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浅谈幼教主题活动计划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主题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幼儿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有兴奋点的转移,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根据孩子的表现和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地、恰当地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幼儿共同促成课程的发生、进行和终结。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延伸和拓展主题活动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幼儿才能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如在《玩具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原计划中有一个分享玩具的活动,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要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才快乐。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有的玩具不会动,还有的玩具缺少零件,于是他们就提出一个问题:“人有…  相似文献   

4.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因素,不容我们忽视。   教育专家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孩子,自我评价“很蠢”、“不能干”、“很差”等。一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其他孩子的小组或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交往中,有的孩子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孩子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面对困难挫折时,一些孩子常常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包括未玩…  相似文献   

5.
标志设计     
尹花 《教育导刊》2006,(9):38-40
引言: 每个学期,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整齐地收拾玩具,教师都会做各种标志,贴在玩具柜的上面,教幼儿认识玩具和标志,学习怎样按标志收拾玩具。但这个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尝试设计玩具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会到会,由此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幼儿贴上自己设计的标志时,根本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唇舌,他们就能自觉地按标志收拾好玩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幼儿园观摩到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在上一个活动环节结束之前,老师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希望每个人找到能拿在手里的两件东西,这两件东西最好不要完全一样,下一次活动时我们要用。”孩子们开始寻找,有的孩子找得快一些,有的孩子找得慢一些,有的孩子到活动开始时还没有决定到底拿什么。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拿了一块积木和一支铅笔,也马上找了类似的东西。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拿的东西和自己的一样,马上把原来的东西放回原处,再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个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幼儿主动学习的气氛。那些平时不爱说话、不太主动的孩子也拿到了东西。孩子们一直不明白老师到底要让他们干什么,因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经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分享活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孩子经常跟着成人上街购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幼儿在食品柜、玩具柜前哭闹着要这要那,弄得家长很尴尬。在幼儿认识钱币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幼儿的合理消费意识,我设计了《购物》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从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巩固钱物交换的技能。  相似文献   

9.
自信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拥有自信心的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与人交往,面对困难不胆怯,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常常不敢主动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鉴于此,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认为自己很笨。表现为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的要求参加活动,不敢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认为自己很笨。表现为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中不敢主动的要求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图书室的图书掉落了 ,不少孩子视而不见 ,有的从上面跨过 ,有的从旁边绕过 ,有的甚至从书上踩过。玩完玩具不收拾 ,做值日时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好 ,老师布置的任务回家后就抛之脑后……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令人痛心的是缺乏责任意识的现象在现在的幼儿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了。随着人们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许多家长将幼儿娇生惯养 ,家长们过分关怀和包办代替 ,造成了幼儿任务意识的缺乏 ,孩子们的责任感越来越淡薄了。孩子是明天的希望 ,可是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怎样呢 ?我们能够期望一个从小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  相似文献   

13.
话题中提到的幼儿游戏过程,表现出幼儿由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产生的独立自主的活动。从幼儿的表现中我们看到,孩子自己选择了适宜的材料,创造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有了交流和沟通,并且从中感受到了快乐。而案例中的教师希望幼儿在活动时按照规则游戏,保持活动室的整洁和玩具材料的完好,虽然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4.
幼儿与青少年一样,“大脑不是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欲被点燃的火种”,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的角色,而应该是星火燎原之助燃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许多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平日幼儿见到玩具,常带有一种自发的创新欲望,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有的教师在体育活动时,常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威严,做什么都要求幼儿排好队,动作要整齐划一,或者“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在玩…  相似文献   

15.
尹花 《教育导刊》2006,(9):38-40
引言:每个学期,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整齐地收拾玩具,教师都会做各种标志,贴在玩具柜的上面,教幼儿认识玩具和标志,学习怎样按标志收拾玩具。但这个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尝试设计玩具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会到会,由此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幼儿贴上自己设计的标志时,根本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唇舌,他们就能自觉地按标志收拾好玩具。纪录的聚焦点1.我们来帮玩具设计标志。二○○六年九月号下半月教育导刊老师:玩具柜上的玩具摆得乱七八糟,怎么办?智恒:小玩具都找…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对自信心的培养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自信心能提升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能力,使孩子能积极的参加活动,善于与人交往,同时还能保持孩子心情的愉悦。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重视起来。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关于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造成影响的几种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看了图书、玩了玩具不知道主动还原,教室里满地纸屑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我想主要是幼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缘故。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稍不注意就会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扔、把玩具随手一丢、随地大小便、乱写乱画等现象,因此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尤其需要培养。我们应将农村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生活环节、游戏活动、感知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感觉统合教学训练中我们应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它包括创设幼儿自信心形成的训练氛围:幼儿愉快情绪的激发、稳定:动作的安排、训练强度及训练的安排要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等。在具体的施教环节教育者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它包括良好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建立、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赏识教育在训练活动中的贯穿和教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当你刚讲完要爱护花草树木时,眨眼之间,就有孩子把一棵小树折断了;当你刚收拾整理好玩具时,就有孩子又把玩具扔了满地;当有些孩子生气时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尖叫、打人、踢人、骂人、哭闹;有的幼儿对父母、老师或其他大人无礼,故意做危险的事情给大人看;还有的幼儿说谎、怕见生人、不合群、不合作等等。这些孩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不合作行为。2.破坏行为。3.执拗发脾气行为。4.过度侵犯行为。5.胆怯孤独行为。6.说谎行为。造成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