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借此,笔者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及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以此说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劳动价值论"诸问题的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劳动价值论持怀疑和否定的同志提出了几个诘难问题。问题的提出反映了问题的提出者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劳动价值论的要义。如果理解、掌握了理论,就会看到劳动价值论和社会经济实践不仅不矛盾,而且社会经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劳动价值论以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价值表现形式、价值转化形式三个方面论述劳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目的是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张维达,吴宇晖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不同于一个世纪之前在经济学说史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争论,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发生的不同认识。这就有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适用于现实,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中,理论界有部分学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并试图另起炉灶,重建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或代之以“整体劳动价值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等。章在坚持“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的基础上,对种种“过时说”进行批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学术界却人未停止对价值学说的讨论与创新,从古典主义、边际效用派到剑桥学派和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派别,他们之间的相互辩驳以及对他方理论的评定,更是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凯恩斯学派的价值理论的比较,以证明以上述观点,并兼谈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数字劳动等新型劳工方式对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坚持弘扬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和观点,以马克思科技观为基础,从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劳动形态、劳动关系四个层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发展所面临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对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语境的重新构建,寻求劳动者自由而全面解放,建构合理而完善的劳动关系,为劳动者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思想在新时代继续指引社会前进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按照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抽象层次的劳动价值论;第二层次是具体层次的劳动价值论,它是第一层次的逻辑推演、逐步展开和具体化。一方面,要坚持作为劳动价值论“硬核”的抽象层次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具体层次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修正、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潮。《劳动价值论:是包袱还是翅膀》一文即是这股思潮中表现得比较露骨和彻底的。我们认为该文关于劳动价值论在批判资本主义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关于劳动价值论对共产主义的“不适用”,关于用“效用价值论”,“一般均衡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论证在逻辑上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与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价值理论遇到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界定、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等问题需要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12.
克里夫·贝克在价值教育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从研究的主题来看,他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对价值教育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的敏感把握,以及对价值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构建。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的社会背景是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回应和价值澄清理论的纠偏,反省伦理学是其研究的重要哲学基础,价值态度教育、价值发展模式和对话式价值学习与教学共同构成贝克价值教育理论的内容。把后现代主义见解应用于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用美德伦理来缝合多元主义教育,以及把美好生活作为价值教育的导向对于当前学校开展的价值教育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综合前人成果而成的效用价值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占据地位的两种商品价值论,通过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批判效用价值论,而能在新时期下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文论价值取向历经了人性论与人道主义、主体性理论、人文精神以及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文学价值理论的新传统,有着明显的本土特色,这将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文论价值研究的现实起点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不完善之处。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是价值本质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工业化初期的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批判分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应不拘泥于理论教条,而应当结合国情,与时俱进,建立社会主义财富论,这不会导致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是一种"需要-属性"论、"意义-关系"论、"本质-实践"论的价值观,还是一种应该从实践理解价值的相关问题的实践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维度,在考察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念及其局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价值本质论和实践的价值评价论,以期人们通过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阐释的价值观对比,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应该从实践理解价值的相关问题的实践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价值论看生态伦理价值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从价值主体论、价值客体论和价值关系论三个维度审视生态伦理价值主体,为其合法性进行必要的价值观论证:并非认识论主体才是价值主体;生物体是一个价值体系;生态系统就是一个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