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北京电台建立基层联系点43个,领导和员工参加“走转改”活动达2000多人次,先后开展了与革命老区马兰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公益行动、“地球日”连线地球等大型活动和现场直播,精心策划“行走永定河”、“大山里的召唤”、“城南新事”、“北京最美乡村路”、“帮助的力量”等主题采访活动.一年来,共开设相关专栏42个,播发记者采写的“走转改”报道3182篇,播出时长约680小时.通过参加“走转改”,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5.
自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以来,全国各级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记者编辑乃至播音员纷纷上山下乡、进工厂下农村、蹲田坎访民间,各大媒体开辟专栏,大量刊发来自最基层、最鲜活、最淳朴的新闻,确实让广大受众倍感一阵久违的春风,沁人心脾。笔者从业新闻工作多年,仿佛又看到昔日敬重的老记老编们身影,读到听到带有泥土和机油芬香的新闻。为啥要开展“走转改”活动?它有什么现实意义?如何在新闻界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武俊叶 《中国广播》2013,(11):70-72
新闻战线在深化“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力避假、长、空。把“短”浓缩在“走转改”的精华中,把“实”凝结在“走转改”的主干上;把“新’’书写在“走转改”的大道上。在“走转改”中体现“短、实、新”,在“短、实、新”中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2,(11):F0002-F0002,I0001
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报道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派出30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5月7日至5月14日,由中国广播联盟组织发起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我们在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顺利开展。120位来自全国各地电台的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代表,组成三个报道团,分赴山西、四川和贵州进行深入采访,以行进的方式,同时在三地发回报道,并通过“中国广播联盟节目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次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务实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也是全国广播联动、资源共享、同一时间进行大规模宣传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曹珂 《新闻世界》2013,(7):111-112
【摘要】2011年以来,全国新闻系统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一名编辑,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工作与“走转改”活动有机结合?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编辑实践“走转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践行“走转改”,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实在是太重要了。从新闻工作的历史看,我们什么时候“走转改”做的好,什么时候新闻工作就活跃,就能在百姓中引起共鸣,激发热情,受到欢迎,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初,我到清镇市暗流乡进行“走转改”,在农家住了两个晚上。回来写了《山那边,一条有节奏的河》一稿,刊载在12月14日的贵州日报报10版。参加集团举办的7次“走转改”培训班,以及这次蹲点采访的经历,使我对“走转改”活动有了更多的自觉。自觉,不仅仅是指自觉性,我认为,它更多地是指自身对业务上的反思,以及由此而来的体会和感晤。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我担任记者部值班领导。期间。正是“走转改”活动逐步推向高潮之际,仅以军报《部队新闻》版为例,三分之二的版面头条刊登的都是与记者“走转改”相关的稿件。值班看稿.我深切感受到.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记者践行的感悟深了.“走转改”已进入广大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中.促进了新闻采编作风的转变、加快了新闻文风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7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指出,“走转改”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司红 《新闻世界》2012,(6):14-15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黄山日报社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体采编人员踊跃参与,推出了一大批生动鲜活、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同时为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黄山日报社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并建立长效制度促使“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持之以恒。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黄山日报社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一些做法,就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查毅 《新闻窗》2012,(5):6-6
集团连续推出7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题培训。几位集团领导现身施教,霍总20年前的“几个故事”、刘总多年总结的“十条经验”、万总“关于时政报道的那些事儿”、张总“三首诗妙话‘走转改”’、姚社长列举的当前新闻工作者的“六种心态”,无不引人共鸣,让人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田儒森 《新闻窗》2012,(5):11-11
自全国新闻界“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立即投身到活动中来,并连续展开了7周的“走转改”培训。与此同时,《贵州都市报》各部门记者积极行动,纷纷走进基层,带回了新鲜生动的一线见闻,传达了基层群众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徐锐  万宏磊 《今传媒》2013,(4):110-112
2012年9月,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荆楚大地拉开序幕.《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以“千人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纷纷辟出“走转改”专栏或节目,用心关注百姓冷暖,用情抒写基层民生.大批记者奔赴基层一线,访工地、蹲企业、进社区,夜宿农家话农事,走街串巷问民生,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好作品,引发群众热议.与此同时,湖北媒体作为全国新闻媒体的一个典型缩影,在这次为期两个月的“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为媒体注入了活力。“走转改”报道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践行了党的思想路线和“三贴近”原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最为壮美的画卷。“走转改”报道体现了人本思想,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程前 《军事记者》2011,(12):9-10
前不久。笔者作为中国军工报社的一名记者.按照报社“走转改”活动的统一部署。到某基地勤务船大队蹲点采访。8天的时间里。笔者走遍了勤务船大队所有的船艇,下机舱、进住舱、上甲板,向官兵们虚心学习、与官兵们贴心交流。在完成“走转改”采访报道任务过程中.笔者对开展“走转改”活动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新闻媒体的“走转改”活动须确立基层视角。  相似文献   

20.
樊志勇 《湖北档案》2012,(12):20-20
12月6日,孝感市档案局召开《湖北卡当案》杂志征订座谈暨档案统计业务培训会。所属7个县市区档案局长或副局长。以及负责档案统计的同志参加会议。市档案局局长汪思明、分管局领导张心泉到会讲话、布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