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白月桥同志最近翻译了两本苏联学者的专著:莱纳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和扎波罗热茨的《历史学科培养能力与技巧的方式与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这两本书对于我们了解苏联历史教学领域的进展水平很有帮助,这里仅谈第一本译著。该书作者莱纳,是苏联著名的教学论和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纳入历史课程目标的培养中。虽然叙述中并未直接提及批判性思维,但不管是历史思维能力还是历史价值观念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从中小学做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是下一步中小学主要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故而,历史教学中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科学家高士其先生在为《思维科学》一书作的代序中说:“思维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小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邹亚琴  瑛子 《江西教育》2003,(11):31-31
列·符·赞可夫(1901—1977)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普通教育学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领导人。他先后发表了教育理论专著150余种,其中《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在苏联被誉为教师必备书。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他通过教学实验完整地提出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理论,构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他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确切的论证,并对如何创设最佳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一般发展,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和教师的谈话》是以较通俗的形式,解释和宣传他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浅谈“纲要信号”投影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喻沾富/贵州省大方二中探索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的途径,我在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电化教学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所选择的小课题为《运用电教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假设为:通过“纲要信号”...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极其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儿童学习."发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是发展其数学认知结构的"奠基工程".只有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才能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并发展科学的思考方法.为此,几年来,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技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7.
赵保恒 《考试周刊》2010,(6):166-166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以得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需要不断地得出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地给后人以新的启发和警示。因此.学习和研究历史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根据近两年实施新课标教学的实践.下面我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苏联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为世人所瞩目。苏联的小学语文教学经过改革也颇具特色。大纲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阅读技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劳动、艺术审美及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把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还要让学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小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知道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智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再现历史形象、增强生动性和真实感,对于形成学生感性历史知识,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具有独特作用。如《大航海家郑和》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的经过,教师在讲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时,可边列表边讲第一次航海的规模:时间——1405年;人数——27800多人,船数——62艘;最大船只——长44.4丈(151.8米)宽18丈(61.6米)。然后让学生看课本前边彩色插图《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和课文插图《郑和下西洋》。学生从第一张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来看,实践和思维都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只有将科学实践和科学思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科学教育的实践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热热闹闹实验,但思维含量却甚少的情形。如何在科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将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案例,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将科学的教育实验方法列入历史课堂教学,使历史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这一问题,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继朱尔澄、叶小兵等老师在1988年开始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课题研究后,我们继续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工作,《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一课实验。便是我们实验过程的一个侧面。也是我们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思维,人的认识活动的重心在于思维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强调教学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教师一般在课堂上都是满堂灌,从而忽略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现在,教育部提出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致力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科学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一般指历史的想象能力、历史的观察能力、历史的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下面谈谈我在《中国历史》第二册《清朝前期的经济》一节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能力的。 一、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法专家娜塔利亚·伊万诺夫娜·扎波罗热茨所著的《历史学科培养能力与技巧的方式与方法》(下简称《方式方法》),第一次提出各年级的能力目标,为苏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因此,《方式方法》一书在苏联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现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白月桥已把此书译成中文,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了解苏联中学历史教学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是很有帮助的。《方式方法》一书不但从教育心理和控制论原理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学生能力的理论依据,而且在实践上也找到了发展4—8年级学生能力的具体途径。一、明确历史学科的能力范围,系统提出各年级的能力要求。《方式方法》的作者,结合学校历史学科的特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科学奥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形成以观察能力为核心的富有个性的科学认知方式。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思维,人的认识活动的重心在于思维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强调教学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教师一般在课堂上都是满堂灌,从而忽略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现在,教育部提出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致力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科学的现状,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的过去和未来。而科学史不仅可以向学生生动地展示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把握科学事业的本质特征、理解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科学的人性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另外,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开始突出科学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为讲历史而讲历史。通过科学史教育可以明确《科学》中各种概念的历史由来,使《科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总的来说科学史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总结出了一套原则和规律,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了教学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关于思维的概念、特征以及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0月苏联《历史教学》杂志发表了苏联教育部部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个大纲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所根据苏共中央制定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的精神,在1980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基础上拟定的。新的历史教学大纲反映了苏联政府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和规定,直接指导苏联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因此,研究这个大纲的结构和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