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筑是社会文化积淀的承载体,高校是社会文化展现的制高点,社会文化的变迁在高校建筑中得到了最为直接的体现。中国高校校园规划历经以教会办学为主的萌芽期、以民族觉醒为标志的发展期和多元包容的成熟期,校园的建筑呈现中西合璧式、中国固有式和现代多元式的变化发展脉络。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筑存在场所精神的世俗化、过分崇尚仪式化人性化与刻意复古的问题,大学校园建设应在开放与包容精神指导下,体现尊重学校历史文脉的真实性、提升服务理念之下的人性化空间建设,以及在绿色节能、节约土地资源前提下进行尺度控制与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2.
速览     
《教育》2014,(5)
正《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4期刊登陈晋的文章指出:建筑不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种包含了精神文化的作品,不同时代的建筑能够融合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高校校园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校园内部的建筑物都是为高校教学服务的,其具备教育的功能,因而在高校的建筑景观中会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注入其中。高校校园建筑应注重文化功能高校校园建筑是一所学校办学条件、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高校校园建筑所呈现的文化特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的规划建设中更应该建造具有  相似文献   

3.
从建筑的内涵及形象来看,不同风格的建筑反映特定的文化,校园建筑群在满足校园育人环境需要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校园建筑所体现的意蕴及精神来发挥其隐性建设功能。本文将从高校校园建筑的文化载体出发,就其所反映的学生居住、学习场所,以及隐性的建设功能展开论述,并从校园建筑文化品位、景观设计及历史文化上来表现建筑的亲和力,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4.
文化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是高校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面对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高校档案部门应树立嵌入式服务理念,主动作为,争当文化校园建设的生力军。通过将高校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文化校园建设提供档案、为文化校园建设建立档案、建设高校档案文化等途径,来促进档案与文化校园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一、精心规划,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强化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1.搞好校园的建筑布局。2010年上半年计划进行校舍房顶盖、师生食堂改造工程,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如,对于换房顶盖选择喜庆热烈的红色调与学校墙面的黄色调相配就更能体现学校特色。2.加强学校自然景观建设。自然景观主要是指校园内部的设计和绿化、美化。学校要以创建“园林化校园”为工作目标,切实搞好校内园林设计规划和建设工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校首提雅真理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并以此大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后勤处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了建设雅真校园的策略.全面贯彻环境育人方针,通过完善校园建筑规划和景观规划.加强校园环境整治与景观绿化,加大改造力度,努力构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小学校园。  相似文献   

7.
海潮 《考试周刊》2011,(9):30-31
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高校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对现如今高校的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的内容包括建设和谐校园,给予了校园环境设计新的理念。传统校园环境规划注重物质空间规划,其根本目的是建造一个高效率的学习环境,在规划方法上比较看重建筑空间的功能分区和联系,重视让硬件设施的布局规划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而进行系统化的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则是这一核心的必要保障,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与现状,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设目标,分析了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实施的策略,在总结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具体指导,对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书院建筑,在唐朝已经开始形成。本文通过研究、归纳和总结古代书院的规划特色,分析了古代书院在选址、轴线、布局、环境景观和可持续发展上对现代校园规划的启示和影响,以延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规划。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校舍改造与校园规划中,应重视校舍改造与校园规划的前提、内容和基础,并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以来,中西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建筑领域文化交流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具、瓷器等造型工艺对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所谓"中国艺术风格"。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积淀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在建筑文化的中西方双向交流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非对称特性,越来越多带有西方现代风格的建筑在中国拔地而起。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洋房子"首先从"教堂"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制约,导致近现代以来中方建筑的思维"追随"西方建筑文化的理念,西方建筑文化仅仅接受、吸收和融合了中方建筑文化历史中的"园林""、亭台楼阁"等精致建筑文化这一极小部分。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DNA”。但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化。为此,可以采取营造校园民俗文化氛围、实施民俗校本课程开发和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活动等途径和手段,将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带来一股高校校园的建设热潮,并诞生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景观。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与新世纪学校发展战略的调整,其中的大多数校园景观存在着退化与消亡的危机,郑州大学工学院校园即为一例。校园的景观更新涉及建筑、景观、遗产保护等诸多学科,通过对校园景观的更新,使其既能延续历史文脉,也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现代营房建设是新形势下创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军内外院校营房规划建设的经验做法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院校现代营房建设的原则和着力点,以及我校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与扬州古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城市历史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化内容的重要标志。扬州是一座有2487年历史的中国历史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尊重城市历史化遗存,处理好现代建设和历史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古代化与现代明的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校园规划建设文化先行、移植老校区的优秀校园文化、深化校园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开展校园文化创新等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高等学校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党的领导,致力于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责无旁贷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书院遗址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宝贵遗产,文章在调研江西省部分书院遗址现状的基础上,将书院遗址大致分为保护完好者、在现代学校或附近有一定建筑遗存者、散见于古代村落者、曾在遗址上建立现代学校但已被彻底拆除者、只知其名难觅其址者等五类。文章认为书院遗址有着与当代教育交融、见证教育人物活动和承载厚重历史信息的特征,需要充分发挥其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德育、校史教育、校园景观和进行学术研究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音乐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应成为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discusses current and likely future trends within the architecture and master planning of university campuses. It argues that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must maximise the value of the campus to create physical environments that enhance the student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