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减少班级学生人数。5—9年级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到30人;10—11年级班级的人数减少到25人。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原教学计划中的俄语、文学两门课合为一门,并压缩一些年级的课时。③保证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接受性。④开设选修课。⑤完善  相似文献   

2.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方案》(草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行方案》(草案)对中小学的历史课程提出了一些设想。其一,九年义务制教育在3—5年级开设社会学科,综合史地常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6—9年级开设历史课或者综合性的社会学课。前者课时数为202课时,后者为300节。其二,在高一开设每周三节(课时数108节)的历史课,作为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学三年级英语暂用课本(全一册)今秋即将出版发行,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课本是在五年制学校英语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的,凡学完高中英语(试用本)第二册的学生,可以接着学习这册课本。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语法并掌握二千多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本册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规定,高中三年级除复习考试外,实际上课28周,即上学期16周下学期12周。外语文科每周5课时,理科和选修科每周均为4课时,总计全学年分别共有140课时或112课时。高三英语课本编入12篇课文,计划上学期学8课,下学期学4课。这样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教育厅昨天正式推出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全省普通高中将从200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实施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计划。据了解,新课程计划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突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适当压缩了必修课时,降低了教材难度,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开设多门旨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地方和学校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4月颁发的教学计划编写的。从课时来说,六年制重点中学的高中化学课时,除侧重文科的大为减少外,单课性选修的高中三个年级每周都各为3课时,侧重理科的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各为4课时,比起全日制十年制中学高中化学课程高一每周3课时,高二每周4课时来,总课时略多一些。而这册的内容只有五章和学生实验10个,理论性较强的分子结构)即化学键)和平衡常数等内容也移至高二而使理论内容略为减轻,同时实验相对有所加强,会减轻一些教学上的困难。本册课本五章的内容依次是“摩尔”、“卤素”、“硫、硫酸”、“碱金属”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其中卤素和碱金属原为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课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1990年3月下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下称《讽整意见》)规定,外语学科在高中一、二年级为必修课,高中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前两个学年的必修课时计为306,比现行教学计划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必修课减少了126课时(比原高中两个年级减少14课时)。高中三年级的外语选修课,以每周5课时计,共120课时,略多于调整前的高三课时。三年总计,调整后减少6课时。为适应《调整意见》中提出的必修和选修的区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春兰 《现代语文》2010,(9):139-141
一、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是我院面向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兆文化基础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总课时54课时,分两学期开设。对文科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工程力学》内容不减、课时压缩,又要保证教学质量的现实情况,结合国家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从教材、教法、解决计算问题等方面阐述工程力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08,(4):42-42
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校将学生作息时间向社会公示,并且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意见》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高等学校本科不少于144课时.专科不少于108课时,提倡为高校高年级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相似文献   

10.
这本《解析几何(平面)》课本,是根据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在全日制十年制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及初中数学课本第五、六册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使用。按教学计划规定,如果解析几何课每周2课时,全学年共64课时,应学完本书全部必学内容;如果上学期每周3课时,下学期每周2课时,全学年共80课时,应学完全部(包括选学)内容。几年来,广大师生在使用十年制课本的过程中,在解析几何的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对课本中不便于教与学的地方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这次编写,我们根据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认真研究了各种意见,对十年制课本的编排体系和某些具体内容的叙述作了一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生书写不规范、书写潦草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为之扼腕叹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弘扬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则设置了"书法·篆刻"模块。但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学校并未开设书法课。笔者认为,在高一、高二年级美术教学中,应该安排一定课时进行"书法"教学。书法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 ,根据教育部规定 ,许多省市对高中历史教育纷纷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高一年级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 ,作为必修课 ,并列入高中毕业会考的范围 ,每周 3课时 ;在高二年级中开设世界近现代史 ,为选修课 ,每周 2课时。众多学者和老师普遍担忧这一调整势必会弱化世界近现代史教育 ,对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 ,乃至人格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也深有感触 ,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困惑。其一 ,众所周知 ,现行中学课程改革基本上是在“减轻负担”、响应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进行的。那么 ,就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城市的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成为一门必修科目,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各地乡镇中心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和师生对开设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农村小学英语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有些学校英语课虽然安排了课时,但实际上能够完全按课程表上课的并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积累经验,为下学期在较多的班级开课创造条件,本学期无锡市十所完全中学开设了平面解析几何选修课程,每周上课二至三课时。凡高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的,都可报名,由学校领导批准。目前共开十个班,共有四百二十个学生参加学习,占高三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根据现在的进度,预计本学期可以学完圆锥曲线部分。另外,无锡市本学期七所郊区学校的初小三年级开设了簿记课,一般是间周上课,每次二课时。教材采用省农林厅  相似文献   

15.
【适应范围】高一年级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 【学生分析】初中各学校信息技术开设的情况不同,因而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能使用资源管理器、收藏夹,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而学校高一学生在上学期和本学期初已经具体讲解过上面几种资源管理的方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师范学校语音课,是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往往在一年级学了语音基础理论知识后,自以为语音基本掌握了,在二、三年级开设辅导课时,容易产生松劲情绪,出现语音回生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于2001年秋季起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乡镇所在地小学于2002年秋季起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每周至少4次教学活动;从三年级起,语文课减少1课时,其余由地方课时中解决。——教学要防止以教授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2001年4月起,教育部将进行一级培训,中国教育电视台将播放培训系列节目。  相似文献   

18.
最近,保加利亚文化、科学和教育部高级教学委员会决定,从1988到1989学年起缩减中小学教学时数。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具体内容为: 1——3年级学生每周减少一课时。规定一年级的每节课时间为35分钟。小学阶段中,唱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从1980年5月起首先在扬州中学进行人口教育试点,这是全国首批试点的十所中学之一。该校把人口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进行教学,开始在高二年级上学期开设16-18课时(每周一课时)人口教育课;从1988年起又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人口教育课8-9课时(间周一课时),从1990年起高中改为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八年下半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八五年级开设《申国古代文化史引论》课时,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方面,作了某些尝试,组织学生观看了中西文化比较剧《孔子·耶稣·披头士列侬》以及传统文化反思的电视片《河觞》,并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下面刊载的是部分学生笔谈摘要。胡崇军: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儒学、道学和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