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多媒体演示:五星红旗) 师:五星红旗上面有什么?为什么叫五角星? (多媒体演示:闪烁五角星中的角并放大显示)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页《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课件出示奥运会上领奖、升旗情境图)画面上,有你认识的图形吗?生: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师:(课件突显国旗上的五角星)这个图形,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因为有5个角。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评析]新课伊始,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激动人心的奥运会颁奖场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五…  相似文献   

3.
针对初入学儿童的特点,可以用图表示应用题进行教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的启蒙阶段,应演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或图片,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进行应用题教学。如教6 2时,教师先出示6颗五角星,再出示2颗五角星,学生说出原来有6颗五角星,又拿来2颗五角星。然后,教师画括号、写上“?”。教师指出:括号表示把两边的五角星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小火炬》2003,(11)
一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框格内打“V’,) 1.党以先锋称号命名我们少先队,是要求我们少先队员 学先锋口当先锋口 2.红领巾是 少先队员的标志口少先队组织的标志口 3.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 少先队辅导员口少先队员口 4.加人少先队组织 要向班主任申请,经少先队辅导员批准,就成为队员口 要向学校队组织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口 5.我们的队旗是 星星火炬的旗帜口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口 6.我们的队歌耿名是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口 7.我们的队仪式是 向出旗、退旗的队旗立正、敬队礼,并行注目礼口 向出旗、退旗…  相似文献   

5.
五角星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图形.我们在国徽、五星红旗上可见到它的身影,它显得神圣而庄严,这也给五角星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近年来一些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星  相似文献   

6.
[教例一]5的认识一、借助直观,抽象数5 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出示一面国旗。问:这是什么?(国旗)师:对!这面国旗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珍惜它、爱护它。数数看国旗上有几颗小五角星?(4颗)和1颗大五角星合起来有几颗五角星?(5颗)每颗五角星上有几个角?(5个角) 接着出示主题图。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放军叔叔在巡逻)师:答得很好!表扬他。(大家边鼓掌边说:“向他学习”!)解放军叔叔为了保卫我国边防在巡逻,我们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有几位  相似文献   

7.
〔案例〕“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不同的教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下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页的“第几”主题图教学的两个片段:A教师教学片段实录1.教师谈话,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售票处窗口。师:这是哪里你们认识吗?生:售票处。师:沈城影剧院要举行音乐会,入场需要买票,看他们来了。多媒体课件继续出示:售票处排队人物。2.引导观察,感悟新知。师:小朋友你们说来…  相似文献   

8.
五角星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图形,在国徽、五星红旗上均可见到,因此它显得神圣而庄严,这也给五角星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近年来一些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星形" 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每当清晨天边泛起曙色,由36名气宇轩昂的武警战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便在五星红旗的引导下,迈着雄健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城楼的拱形大门下跫然而出,他们跨过金水桥、跨过长安  相似文献   

10.
五角星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图形,我们在国徽、五星红旗上可见到它的身影,因此它显得神圣而庄严,这也给五角星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近年来一些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星形”题,下面我就此介绍几例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案例与策略解析]一、一比送别诗,提炼相同点1.出示古诗背诵单元目录,锁定学习内容。2.指导学生读正确整首古诗,并读出一定的节奏。3.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并随机出示:《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4.讨论并发现送别诗的共同点:送什么人、怎么送、到哪里去、看到什么景物、抒发诗人的什么情感。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炼送别诗的一般特点:送别诗一般都包括人、景、情,并附以板书。6.聚焦《芙蓉楼送辛渐》一诗。(1)指导学生联系课题、作者,明确送别的人物。(2)出示前两句诗,抓住"夜"  相似文献   

12.
一 借助课文,切入主题 师:(出示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横切苹果可以看到里面的五角星。邻家的小男孩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在四大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中,朗读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用情去读,才能把握住各种文学样式的精髓,抓住文章的灵魂.例如小说的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而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去探索小说的深刻主题.典型的朗读教学片断是小说《荷花淀》.  相似文献   

14.
李敏 《考试周刊》2013,(10):40-40
<正>教学目标:①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③学习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会做人。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萧伯纳的话语,深刻体会其自省自律及勤于反思的精神,领会人物的伟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出示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学生齐读课题。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小老师是———娜塔莎(教师相机板书:萧伯纳、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对这样的课例或许并不陌生,比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 导入新课后,教师往往这样讲述:今天,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然后或板书,或小黑板出示,或多媒体显示一些词语——基本上是课后“读一读,  相似文献   

16.
《画杨桃》一课记述“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受到有些同学讥笑 ,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通俗易懂。文中体现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本课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 ,在自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并梳理归纳疑问 ,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 ,读、思、议、练贯穿其中 ,体现“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具体设计如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1.多媒体或挂图出示“杨桃”图 ,学生看图 ,观察、感知杨…  相似文献   

17.
张欣 《学周刊C版》2010,(3):160-16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教育也希望我们语文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抓住最佳时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8.
《长城》是国家教委在《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所列举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如何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呢?我们的设计是抓住“气魄雄伟”,教育学生认识祖国江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认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板书课题,出示二图,简介长城工程史教师板书课题后,出示一幅祖国地图,从地图上指  相似文献   

19.
文本阅读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小说阅读教学中抓住细节描写,有助于探究小说的文本价值。本文以《百合花》为例,尝试通过对细节的解读,进一步去品评人物,了解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带给我们的审美关照。  相似文献   

20.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1 伴随歌曲《颂祖国》律动进教室。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师生问好。3 发声练习。1=F2/4【注意在练唱歌曲中的两个难点 :XX·的节奏和顿音记号。二、基本训练激活思维1 视唱唱名 :(1)多媒体出示空白音阶图 ,点击逐个出现唱名 ,会唱的小朋友自由站起来唱。(1、2、3、5、6)多媒体点击出现一个个缓慢上升的写有音符的气球 ,指名唱 ,唱对的奖一枚五角星。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枯燥无味的唱名练习变得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听唱旋律 :(1)节奏训练 :多媒体点击出示XX|X—|节奏 ,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