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民族生命力的精神力量。从静态看,民族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积极、进步、充满进取意识的、优秀的方面,有时又被称作文化精神;从动态看,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往往与时代精神黏合在一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视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优秀文化传统来培育自己的人民,就是强化自己赖以生存的团结、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把时代精神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对于当代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法律范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力救济”是清代民间社会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力救济”与清代社会、文化、经济、秩序的关系。以期从这一小小的视角去感知和透视清代社会内部稳定与动荡、静态与动态共存的机制与原因。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学家和精神革命家,以了深刻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个世纪的好几代人。对于他的反响、评论和研究,也几乎横亘了整整一个世纪。对鲁迅研究这一学术景观,做一番世纪玄览,能够从一个侧面透视20世纪中国精神化现象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合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间接性、动力性、保证性、增殖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在社会上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对于建设精神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一种关系量,用科学的语言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实际上是生产中的人和生产资料共有的。生产力不是物,也不是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中的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因此称社会生产力,亦即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不应理解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只能是指人们从事精神文化创作的能力,不应理解为精神形态的生产力;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养、培育人才的能力,不应理解为“人才这种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生产、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已超出一般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系统”之说,以及认为生产力系统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构成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包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要素,表现为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的统一。从动态的角度看,它的性质是由各要素的性质及其联结方式共同决定的,且具有新质和新功能。把小康社会看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力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它渗透在综合国力的全部要素之中,蕴涵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力量。认识文化力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种语法现象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全新的理解,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是英语语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从动词的动态意义与静态意义角度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全面分析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的意义、语法特征及其实际用法,旨在为英语动词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对我国近年来涌现的新锐杂志进行透视,分析新锐杂志的两个内在矛盾——游戏精神和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独特的办刊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往往引起对技术理性的偏爱,却漠视了道德理性。从静态看,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在动态的社会中,道德缺失增大了市场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运行中的过高消费,使整体社会生产力只能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有德性人格的社会生产力才会促进社会高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它启示我们:成人教学研究应从一元走向多元,教学目标应从统一走向差异,课程应从静态单一走向动态综合,教师应从权威走向“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它启示成人教育研究应从一元走向多元,教学目标应从统一走向差异,课程应从静态单一走向动态综合,教师应从权威者走向“平等对话者”。  相似文献   

14.
郑友训 《函授教育》2003,7(4):40-42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为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它启示我们:成人教学研究应从一元走向多元,教学目标应从统一走向差异,课程应从静态单一走向动态综合,教师应从权威者走向“平等对话者”。  相似文献   

15.
陶伏平 《湖南教育》2002,(15):44-44
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角度考虑,中学生接受语法知识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教得得法。笔者认为,把静态语法教学和动态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能使语法教学收到实效。静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没有进入交际活动的语言结构,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静态分析。动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进入交际活动的语言结构,对语言结构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行动态分析。二者的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和运用相结合,突出运用王力先生说:“只教一些分类、定义和例句是没有用的。教分类、定义和例句只是语法教学的手段,不是语法教学的目的,因此也不是语法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于生产力的学理研究,理论界习惯于沿用静态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其实,生产力作为特定的社会历史过程和理论研究对象,尤其需要从动态角度加以纵向分析,注重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的不同特点。在当代生产力结构中,“软资源”具有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关于生产力的理论研究急需转换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从注重“硬资源”转向注重“软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对社会形态概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论述:静态地理解的社会形态主要指生产关系;动态地理解的社会形态主要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形态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看法,都有自己合理的地方和明显不足。新的探索应该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跳出“要素决定论”的窠臼。我们对社会形态概念的理解是: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以具体的社会生产力、具体的杜会生产关系和与此相适应的具体的上层建筑这三个基本要素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一个具体的社会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动态词义的形成机制及词义语境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动态词义的形成机制 ,分别从词义“由动态到静态”和“由静态到动态”两个阶段来说明这一过程。其中前一过程分为“完全动态成分 1———中间型成分 1———静态词义成分”三个阶段 ,后一过程则包括“完全动态成分 2———中国型成分 2———静态词义成分”三个阶段。同时 ,对动态词义形成的条件———词义语境进行了结构分析 ,分为系统结构和过程结构两种类型 ,并结合动态词义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力图为动态词义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以辩证唯物王义为视角,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精神文明是生产力”这一命题:(1)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力;(2)精神文明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这一论述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也就是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或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等四个层次,这都蕴含在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观念、课程结构以及校园建设等之中。校园文化有“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之分。“静态文化”指的是诸如校园的教育教学设施、校舍结构布局和一切对学生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感染作用的因素;“动态文化”指的是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等活动。从表现性上来看,校园文化有“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