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本文评述近期东北亚各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东亚经济的变化和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动向,并谈及黑龙江省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当前一些东北亚国家在寻求扩大内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同时,也在探讨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思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日韩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明显加强,特别是中国作为东北亚国家在开展对东盟经济合作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这些有关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趋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东亚区域内国际或区际直接投资和贸易发展迅猛,并为该地区经济增长和一体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依存度看,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呈下降趋势,国际或区际直接投资依存度显著上升,国际或区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区域内比重看,两者均显著提高,说明东亚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体化在不断增强;从密集度看,两个指数均大于1,再次力证了东亚国际或区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高度集中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从流向看,中国、东盟是东亚区域内国际或区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的主要流入地,是东亚经济增长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东亚各国或地区应继续壮大经济力量,并加强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以深化区域内投资和贸易合作,进一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亚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展."东盟+1"、"东盟+3"、"东盟+6"、东亚峰会等进程,无疑都是东亚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标志.然而,东亚一体化要继续大步推进直至完成,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最主要的是一体化应沿着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发展下去.对于这个问题,各国又在诸多选项上存在着争论,这包括:东亚一体化应该走机制化道路还是采取一种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合作方式;一体化应该采取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合作方式;在涉及区域主导权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小国主导还是大国共治的争论.这些问题是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路线问题不解决,东亚一体化就很难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东盟各国经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东盟作为与中国最邻近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其存在及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现实的影响。 东盟成立旨在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二十多年来,尽管东盟各国对经济合作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一定进步。但总的看来,经济合作的发展是缓慢的。 本文就东盟内经济合作的形式,现状及阻碍经济合作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必然促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必然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围绕中国的东南亚贸易区和东北亚贸易区也一定会促使东亚向着一体化发展方向迈进。同时,东亚的一体化也会发生泛化,东亚各国应共同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防止日本一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东盟10个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国领导人参加的首届东亚峰会2005年12 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 讨论通过了关于防控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就加强合作、相互依存、共谋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这标志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抗衡大国威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盟通过创建东南亚高校合作组织,整合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构建高等教育共同空间,努力推动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东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向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转变,做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在我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合作呈现的新格局中,驱动我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开放度等因素对经济趋同与制度建设的基本问题;运用常态的C—D型的总量生产函数形式,以区域一体化为制度变迁因素,实证研究得出了各国提高经济开放度有利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4—2010年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的出台,是东盟全面审视各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加强东盟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强势推进单一的区域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进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行动。围绕该《行动计划》,东盟及其成员国采取了多项卓具成效的举措。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中国与东盟在知识产权领域有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双方的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将包括进行国家战略层面的沟通、扩大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开发、开展知识产权自动化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完善知识产权对话协调与争端解决机制等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新高潮.迄今为止欧洲联盟(本刊第三期刊登了欧洲联盟一体化的相关文章)和北美自由区这两大经济板块已基本形成.世界经济前景如何?这要看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正所谓三分天下看东亚.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新一轮经贸合作浪潮,同时东盟通过谋求建立东盟共同体、制定东盟宪章、健全东盟机构、强化东盟权力、推动东盟向欧盟模式转变等措施,以提高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领导能力。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领导地位的形成,是东亚国际力量博弈与东盟积极追求的结果,东盟自身条件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东亚各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和经济发展程度相似成为了该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天然基础。东亚各国贸易结构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东亚各国之间以及与东亚整体的贸易相似程度较高,如能建立自由贸易区,会呈现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结构又不完全趋同,出口商品的适度差异性说明在结成自由贸易组织以后不会遇到过大的政治上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建立互信到战略伙伴,双方合作已经步入机制化建设的轨道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对于中国和东盟构建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东亚及亚太地区合作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盟成立40年来在区域合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取得的成就,面临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评论。总体上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东盟在自身组织机制的建设方面,在调整内部关系,推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社会文化一体化方面,在改善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东盟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尤其是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区域合作组织。当然,要实现建立东盟共同体的目标,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东盟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迅速,但东亚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巨大差别、历史的纠葛与现实的矛盾,因而东亚地区主义的构建应该以正视差别、共容共存,求同存异、共享共荣为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东亚认同”意识,正确处理中日关系、重视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促进东亚合作各项机制的融合,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东亚11个经济体亚洲开发银行( ADB)亚洲区域一体化中心的季度GDP增长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 BP滤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炼东亚共同经济周期。实证分析显示: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相关性在增加,波动比较一致,同步性程度较高,受区域外因素影响较大。从2001年到2011年,东亚各经济体逐步形成5次共同经济周期趋势;在世界经济收缩的2001年、2008年都有同步的收缩,之后在经济企稳、政府采用扩张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又有同步的复苏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所指出,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运动都会涉及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动机。为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已开始进行合作,其潜在动机是使东亚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平衡局面。对中国而言,东亚合作对中国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本文拟对中国参与东亚合作具有的战略意义、有利条件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华人企业与中国—东盟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多年来,东南亚华人企业与中国—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东南亚华人企业成为中国—东盟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实力强大的东南亚华人企业在其间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东南亚华人企业这一资源优势,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东盟自成立以来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东盟经济合作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东盟经济合作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东盟内部国家有着强烈的经济合作意愿以及外部国家态度上的转变是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当《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的签署之后,分析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对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很有必要。本文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及静、动态效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中日韩三国经济贸易的互补性和差异性,从而得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深化三国经贸合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