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讨工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路径: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应坚持意识形态第一、深层文化为主、与专业相结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授课法、文献查找法等,再次打造一支具有高度工业文化自信自觉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概论课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的平台作为教学支撑,最后分别把柳州的工业文化精神分为几个部分并以工业发展阶段的实际案例分别渗透进“概论课”教材的具体章节中,提高学生对柳州工业文化的认识度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工业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高职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教育的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于文化建设,在于立足传承自身历史文化,融合区域文化,对接工业文化,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4.
初唐文化"兼容并包""体系规范""靠近大众"的文化特征,造就了初唐整个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我国历代各行业人士实现人生梦想的主要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也理应成为目前我国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在厘清概念、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校园初唐文化氛围、注重教学场域初唐文化自信的建构、推动初唐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实际运用等路径,为培养我国未来"大国工匠"的文化自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丁一桓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69-72
新时代,高职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不过部分学生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制度保障;改革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助推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杨银 《亚太教育》2019,(11):5-6
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纲领,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明灯。本文分析了构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提出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小萍 《海外英语》2023,(23):238-240
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基于此,文章围绕文化自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并从教学内容、校园活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外活动、翻转课堂等方面出发,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培养有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引领高职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活力之源。针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理念导致的学生人文精神失范、人格发展不全、文化自信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学生人文素质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影响,从重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素养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甄英英 《海外英语》2024,(6):238-240
民族文化自信是我国立足于世界的立足之本与发展之基,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缩影,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当代年轻人肩负着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而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与继承方式,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行业的重要部分,对培养新时代传统文化接班人、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并围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职英语口译人才综合素养,从文化自信视域下分析高职院校在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口译教材内容母语文化弱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口译训练缺乏文化自信等问题,提出利用自编教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中国文化、提升教师对文化自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等高职口译人才培养路径。这些措施能全面提升学生口译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今后高职口译教学中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艺术类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并建立有效的培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不足、文化自信培育受外来文化冲击、文化自信养成受社会风气影响等。文化培育机制分为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三类子机制,机制内容涉及课程设置、制度完善、督导跟踪等多种方式。要从源头出发构建激励机制,紧跟培育过程构建保障机制,关注培育结果构建制约机制,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宣传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借鉴美国大学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从构建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家庭、社会、学生共同参与的文化自信培育体系、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理念与文化自信培育深度融合等方面入手,探索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对促进国家发展与文化昌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信和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贯彻落实与时俱进观念,革新高职思政教育内容与模式,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思政教育及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此,本文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通过阐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核心特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革新要求,分析高职院校加强思政教育必要性,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最终提出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以此为高职院校教育者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培养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意义重大。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分析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文化价值观的建构,要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实现从理论自发到理论自信再到理论自觉的飞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文化自发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要在先进工业文化的视角下,积极探索工业文化与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对接的途径,将酒店、旅行社等服务行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帮助学生转变思维,创新服务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对中国越来越仇视,总是想方设法对中国横加干涉,企图阻止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必须教育年轻一代弘扬中国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高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严重。为帮助治愈高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本文提出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解决之道。在本文中,笔者阐释了教学模式的概念,基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作为培养现代一线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学生文化自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研究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现状和培育意义,构建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涵养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实现农业类高职院校和学生双促进、共提升,全面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有助于坚守学生工作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对优秀文化重视不够、文化育人氛围不浓、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形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具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建设主体、终极价值目标和建设氛围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性。高职人才培养的性质和模式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可参照工业文化建设,用工业文化中工作价值观的先进性要求培育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可以通过文化主体的对接,引导高职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通过文化价值观的对接,帮助高职生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通过文化氛围的对接,缩短高职生职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