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渡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造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建设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2.
王财贵先生是时下儿童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出比填鸭式教学更进一层的"填牛--反刍"理论,提出0~13岁是记忆的黄金时期的理论,提出文化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使用不同方法的理论,提出了儿童读经教育的六字教学法"小朋友跟我念"(又被称为"六字箴言").这些"理论"都是儿童读经运动获得"正当"存在的理论根基.在此我想对王财贵先生提出的文化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使用不同方法的理论提出商榷.(由于其它几个"理论"我已另文讨论过,[1]这里便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3.
简论"儿童读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的王财贵和南怀瑾掀起了一场"少年读经运动".大陆的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起而响应,并主持出版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结果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一场关于"儿童读经"的争论.对于"儿童读经",我们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但有必要把握一定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自中西会通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古今之变,传统的蒙学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儿童读经"也逐渐废除。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儿童读经"也得到了提倡,那么在现代教育下,儿童读经有必要吗?儿童如何读经?基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认为无论是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角度还是从人类教育本身,儿童读经都值得我们提倡。"儿童读经"即是"经典阅读",区别于"读经"等于"背经"模式。"儿童读经"由"识字"而"读经",儿童在"识字"基础上精读和背诵经典,且教学一体。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读经活动"的展开颇有"星火燎原"的势头,对儿童读经一事,提倡甚至热情赞赏者有之,反对甚至严厉批评者有之。从时间、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四个维度认真剖析儿童读经现象,探讨儿童"读经"是否是稳妥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评幼儿"学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发表了<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幼儿不适合"读"经而适合"学"经,所以应以学经取代读经.其实,该文倡导的学经与读经是一回事,二者都不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7.
儿童读经及其讨论的多维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文化保守主义年"以来,对于儿童读经一事,在中国形成了"两极化"的态度,力倡甚至热情赞赏者有之,反对甚至严厉批评者也有之.事实上,儿童读经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就目前而言,读经应因需而设、因材施教,更要讲究方法,体现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今儿童是否需要读经所引发的争论,我们应倡导多元平衡和超越精神.在社会各方面还没有达成足够共识的时候,争论双方似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而政府也不应当过多干预,"执其两端"而竭,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从1904年至1949年间,旧中国旧社会发生的数次关于读经的争议,当时产生了"读经立国论"、"读经修身论"、"读经救国论"、"读经存文论"等.由于其牵涉到朝代的变更,教育目的的变动,课程设置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冲突,各方势力的角逐,故而显得既丰富多彩,又有点纷繁复杂.不过最终结果,读经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中小学课程表里是不复存在了,而且上述这些论调基本上都没能够立得住脚.如此,再回过头来,依据这些历史事实,对近年来颇具声势的"儿童诵读经典"活动作一简评,供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儿童读经与历史上的读经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用过去的批判言论来批评今天的儿童读经,更不能因为读经已经废除,今天就不能再读。经书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读经教育中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方法。对于今天的儿童读经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应结合时代特点,科学理性地思考传统文化教育,从传统中汲取合理的因素。儿童读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要在读经实践中加强科学研究,使读经活动能够健康、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二期刊载的<幼儿传承儒家文化的途径:由读经向学经的转变>一文,对我关于儿童读经方面的研究所作的介绍,曲解了我的主张.该文说我"引用的材料多来自鲁迅",说我与儿童读经倡导者之间的分歧"只是一个方法问题的分歧",说我主张编辑经典"洁本"以供幼儿接受,等等,与我的主张恰恰是相悖的.我有责任就该文涉及我的相关内容作出澄清.  相似文献   

11.
徐梓 《中国德育》2013,(11):38-4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发轫并持续至今的儿童读经,主要是民间自发的活动。由于没有统一的擘划,因而众说纷纭。单就名称而论,就有"儿童读经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国学育德工程""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儿童经典育读工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多种称谓。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在小学阶段结合校本课程开展读经教育的热潮席卷全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影响深远.这场读经教育运动中也暴露出师资严重匮乏、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材内容选择缺乏科学标准以及教学方法简单机械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读经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促进儿童读经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启亮 《中国德育》2009,(12):24-27
儿童读经本身不是问题。中国幼儿学外语都不是问题,读点儿中国文化经典竟然成了问题?但是,如果不想想儿童为什么要读经,不问问儿童读什么经合适,不知道儿童如何读经有益,不懂得如何教儿童读经,成人不读经只让儿童读经,这就是问题了。儿童读经不可能是儿童自主选择,只能是成人选择,而且还是成人组织、实施教学、操纵评价的。说到底,这是个教育事件,  相似文献   

14.
郭初阳的《弟子规》课堂实录(见2011年第8期《人民教育》),为我们从教学的角度探讨有质量的"读经课(堂)"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建构有质量的"读经"课堂,需要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一定的教学技艺。"读经课堂"对教者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者对教学内容,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做到"知之深"。引导儿童读经,教者首先自己要走进"经"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读经教育这一原本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被宣传、夸大地愈演愈烈,这一社会性现象表现出我国教育界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读经教育究竟是"启蒙"还是"蒙启",这一争议本质上反映出对待传统文化持有的态度问题以及文化延续与时代精神建构两个关系的和谐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展大学生"读经"第二课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明 《教育与职业》2007,(20):188-189
由于现实的需要和我国古典经书的巨大价值与作用以及"读经"活动积累了相当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因此开展大学生"读经"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此同时,对于经书中的一些糟粕,需要做细致的鉴别与批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儿童读经教育已经逐步渗透到现代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对读经教育(即经典教育)由来的系统回顾,在分析当前读经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读经教育在当代的涵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兴起的儿童读经热,是近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失落、人文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不够和谐等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反弹”。从读经的名实内涵、历史变迁和思想分野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为读经“正名”,旨在减少“技术性阻障”,为消解儿童读经及其讨论中之无谓“论争”提供某种依据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儿童读经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读经运动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一个经典教育运动。从中国传统教育来看,读经仅仅是众多学习方法之一,四书五经也仅仅是传统基础教育内容之一,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教育哲学中。儿童读经的理念最接近于要素主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相对于当前强调知识技能的应试教育,儿童读经就其在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而言,的确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读经运动引发的争论已有些时日了。近来,刘川鄂教授发表长文,(载《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6年第4期)认为儿童读经运动带有“专制性”、“残酷性”和“欺骗性”,指出,读经作为“教育行为”,实为不妥。刘先生是湖北大学领袖群儒的人物。但其反对读经,尤其是反对作为教育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