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已经家喻户晓。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求课堂过程的互动,追求情景预设之奇蔚然成风,参与率高,互动性强甚至全课堂学生全方位移动的课堂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潮流。这在新课改背景下当然...  相似文献   

2.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所遵循的理念。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一、如何预设与生成1.教师要加强课前设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章莉 《学子》2013,(8):22-23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探究性学习"作为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走进课堂,要想让语文教学在探究中生彩,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精彩,必须要"巧妙"地实施探究,让探究"巧"进语文课堂。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探究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做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养成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课堂改革的方式,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并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进行激励,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一、动态生成的内涵 "动态生成"是与"静态预设"相对的一个概念,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时生成的出乎教师的预设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生成教学要求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新生成的资源加以分析、处理进而调整教学流程,以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目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偏重记忆、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理论教学学习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的诉求方法。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课程的精心设计,保证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具备学习动力的源泉;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探究活动的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为学生和教师互动保留教学探究空间,让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实的发挥和延伸,为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实验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晔 《文教资料》2010,(20):172-174
音乐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可采取在弹性预设中孕育、在对话互动中引发、在瞬间捕捉中培植等策略进行生成性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好生成的"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偏重记忆、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理论教学学习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的诉求方法.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课程的精心设计,保证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具备学习动力的源泉;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探究活动的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为学生和教师互动保留教学探究空间,让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实的发挥和延伸,为探究型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实验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陆文兵 《学子》2013,(9):30-30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物理教学往往是为"探究"而"探究",为考试、解题而探究,将探究注入鲜明的功利性色彩,没有从学生的成长着眼,缺乏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成为可有可无的"花架子"。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些体会。一、巧借现实情境,感悟探究体验对初中生而言,物理是抽象的,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开放"自主—探究—互助—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先学后教、自主互助、主动探究"的新课程学习方式中进行图案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创新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以成规,生而创新。让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师生在“互助合作,自主学习”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得到共同提高。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程度,精心预设教学的实施蓝本,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数学能力不断提高。在创设课堂教学环节时,要做到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出发,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发挥着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培养了善于质疑、合作竞争、敢于"亮见"等优秀品质。通过精心开展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动态生成许多难以预约的精彩。探究式教学犹如一缕春风,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春天:课堂教学春色满园呈七彩,课堂实效"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似文献   

15.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学习效益上,如何让学习高效主要取决于老师对问题的预设和课堂探究的掌控。本文就高效课堂结构的核心——设疑与探究过程中的"要"与"不要"作一阐述,以期真正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成才之路》2011,(23):13-13
【案例背景】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精心预设教学情境,教学互动设计的问题也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回答,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教学思维转,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学习"的消极状态之中,缺乏自主认知事物的原动力,更游离于发现、探索的边缘。我们的课堂就会缺乏灵动,毫无生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  相似文献   

1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课堂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课堂不可避免地会有意外生成,偏离原先预设的轨道,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构建要体现在教案外的教师的智慧,才会让课堂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学不仅要灌输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实际探究.没有问题提出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没有实践探究的课堂是无意义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真正用到生活中.本文从物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出发,对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建议.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动力的本质是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深度探究教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深度探究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主题探究而不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内容和任务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的目的在于使教学研究化、研究日常化,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方法论上获得深度的训练,从而使他们不但善于吸收人类已有的知识,而且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并具备创新知识的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