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背景 "发展脚步慢了吗?什么卡住了脖子?体制还有活力吗?开放还有魅力吗?与港澳合作前景如何?泛珠合作期待什么?产业还有优势吗?科技创新能力够不够强?环境变坏了吗?真的没文化吗?"一连串的叩问,问珠三角,问广东.作为党报,对脚下一片热土的关爱、理解、信任、责任,在2005、2006的岁末年初,仿佛是从追问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乡土文化和乡土记忆的日渐侵蚀,一些地方发起实施了"乡村记忆工程"。本文从城镇化建设引导力、文化建设推动力、情感需要拉动力、文化经济驱动力和新媒体支撑力等角度出发,揭示乡村记忆工程推进的动力机制,为"乡村记忆工程"的推进提供背景解释。  相似文献   

4.
范周 《现代传播》2013,35(8):55-58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驱动力。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以市场经济为市场手段的文化产业,建设新兴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特色乡镇,塑造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市民,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除了拼命去抓住运动员的竞技瞬间,体育摄影还能怎么拍?如果闭上眼睛,将你头脑中的"体育照片"回放,一定是千篇一律的拼抢、争夺、稀奇古怪的姿势。在拍摄球类运动时的"画面中一定要拍到球"的黄金定律,让不少摄影记者在数字时代铤而走险,在自己的照片中移花接木加球。但是,读者真正需要的是这一个球吗?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天,有个晚上,我依约去看部队的一位老友。他正皱着眉头抱着本书在看。看什么呢,这么入神?我问他。他抬起头来,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长叹一声,唉——老迈啊老迈! 老迈是谁?还记得金敬迈吗?《欧阳海之歌》?记得记得,金敬迈,他还活着吗?活着,活着……  相似文献   

7.
异化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若不是做了异化生活的帮凶帮闲,就只不过做了异化的对象,做了"看客和示众的材料"现代传媒如此发达,"人肉搜索"如此无孔不入,人们还能重返专制时代才有的无知、奴性和独裁吗?一群时尚达人还能粗鄙化、简单化、阴谋化吗?人们还能上当受骗吗?这是西方的一些哲人、艺术家、电影导演们思考的命题,却也是我们今天正经历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程斌 《新闻传播》2014,(3):240+242
<正>"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这是许多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参加"走转改"活动后的感慨。通过"走转改",新闻媒体人员用自己的口、鼻、耳及身体的每一个感官去察觉、发现身边的故事和亮点,从而也使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前,笔者一直在想:作为一线的采编人员,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基层吗?我们还需要走基层吗?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开始关注一线的环卫工  相似文献   

9.
文化多样性的危机是否发生、如何认识其严重性?是否应当挽救文化多样性,抑或文化归于"天下大同"更好?人类能掌握文化多样性的命运吗?这些问题可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得到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梁庄》出版之后,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你为什么要去做梁庄的调查?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城市回到乡村,去调查梁庄的生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又从梁庄出发,再到城市去找寻梁庄打工者的轨迹? 每当此时,我也总是很迷茫.是啊,我为什么要回梁庄?为什么要寻找梁庄?仅仅是学术的琐碎、重复和无聊所致吗?仅仅是个人生命的郁结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够确切,没有那么具体,也没有那么显在.那是什么呢?是在想到村庄时,想到"农民""进城农民""打工者""留守儿童"和"新一代打工者"等等那样的名词时,一种莫名的悲伤,一种突然的心悸,一种说不出的羞耻,一种如骨鲠在喉的愤懑,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不挪窝,没移地?或许,当下是纸媒的冬天。毕业十年的同学会上,放眼当年满腔激情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帮同学,至今仍坚守纸媒的,已屈指可数。而90后的新闻系"小鲜肉"们,毕业后愿意去纸媒的,也已寥寥。几许落寞,几分怅惘,几番动摇,有人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可后面还有人接了一句,春天来之前,你不要先死在冬天里。  相似文献   

12.
假设对路上的行人做个民意调查:“你去过博物馆吗?去过图书馆吗?”回答十之八九是肯定的。但倘若问题改成:“你去过档案馆吗?”十又有九会否定。也许这样的假想缺乏学术的严谨,但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真实地反映出了我国档案部门在同类文化事业单位中所处的尴尬境遇。《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一文中指出,截止200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22个,公共图书馆2769个,博物馆1373个,档案馆3816个。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与其数量尚不匹配,同其他文化事业机构相较仍有不小的弱势。我们虽然在数量上、覆盖面上占有绝对的…  相似文献   

13.
同一个新闻事件,各媒体报道出来的新闻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同一个新闻事件,别的媒体已报道,还值得再去采访吗?“蹭热点”在理论上说得通吗?遇到突发新闻需要了解全局情况后再发稿吗?这些问题涉及新闻信息的多样性。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新闻信息多样性,从实践经验中总结规律,才能有利于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颇有几种儿童读物在市场热卖后,却在文坛遇冷,有的还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这就引起了争论,并出现了一些大相径庭的结论.大致看来,可分两派,一派站在市场的立场说话,一派则貌似站在"文坛"一边.而我以为,对此需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是市场盲目狂欢而文坛独具火眼金睛吗?是评论家瞎了眼而小读者最具判断力吗?应该遵循"民主"原则让购买者说了算吗?评论家应按照市场动向修改自己的评判标准吗?市场应在文坛高人指导下走向良性发展吗?……凡此种种,似都属"一概而论",皆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正又迎来了上海书展。徜徉在书香袭人的展馆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做一个读者是不容易的。走进书展的就是读者吗?不一定。否则,你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书展上人如潮涌,而大学隔壁的书店却门可罗雀。有些人逛书展其实和逛庙会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只是想到人多的地方"轧闹猛",到文化活动现场去"凑趣",购书不过是"搂草打兔子"。何况,书展上能零距离地接触各路名人,增加以后"嘎三胡"的资本,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6.
"Hi,我编的《传艺》杂志你收到了吗?""收到啦,在看呢。原来那么多传统艺术保留在咱们宝岛台湾啊!"……"沛琳,在干嘛呢?来我家泡茶?""我在参加宝马车组织的中国文化之旅哈,去不了啦。"……"Hi,我博士考上啦,开心,导师是闽南文化专家陈支平教授。""哇,沛琳,太厉害了,以后你就可以长呆在厦门了。"……"博士论文答辩过啦,没有延毕,而且又接到了漳州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的offer!"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慨:用很多年的时间去期待的一场聚会到头来却往往情趣索然,用很深厚的情义去维护的朋友到最后却常常相对无言。是世态炎凉吗?是岁月无情吗?是人心难测吗?是人情太薄吗?  相似文献   

18.
航测古兰陵     
机翼底下,真是抱犊崮山区吗?它的神秘哪里去啦?凶险哪里去啦?奇伟哪里去啦?去年秋天,我曾携子来到这里,用了一天的时间,也没登上刀砍斧劈的崮顶,没能体味一下本世纪二十年代制造了"民国第一案"的孙美瑶雄踞君山的潇洒.  相似文献   

19.
"慢"许多时候可以战胜"快"这是一个信息奔涌与新闻力量都超越其它任何时候的时代,但也是新闻生产非常容易浮躁、跟风、迷失、追逐泡沫的时代.我经常自问的是,《南方周末》的报道与写作,能在热点消褪后还被人所记亿与称道吗?能真正为记录、解释这个时代提供有分量的东西吗?能把"易碎品"做成经得起时间与思想考验的东西吗?能留下与这个时代交相呼应的新闻作品吗?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7,(3):20-21
还记得去年此时我们的约定吗? ——你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为了实现这一小目标,我们以工匠精神和洪荒之力,深入推进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提高普惠性公共文化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聚焦纯公益性的手机党报阵地建设.到去年底,山东手机报已经初步织就一张覆盖全省各市、县(区),用户突破3500万的新型网报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