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0,(6):56-58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 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开学伊始,就得到一个令人叹息的消息,邻居孩子所在的中学七年级(初一)和九年级(初三)“火箭班”各有一个同学因为开学考试与上学期末有落差,得了厌学症,不能上学了。家长们面对这一消息,一脸的无奈:不让孩子争名次吧,将来会误了孩子的锦绣前程;鼓励孩子在成绩上争胜吧,又可能毁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目前在法国有超过1万名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之下,选择在家自行求学或到世界各国旅游求学。这种“在家上学”的申请方式相当简单,只要在每年开学前,向市政府递交请示单,即可成为“在家上学族”的一员。法国教育管理部门每年派专业的督察,到学生家里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以及检验学习成果。如果达不到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家长则必须将孩子送到学校里上学。  相似文献   

4.
几许 《家长》2005,(Z2)
孩子就要背上书包,告别熟悉的幼儿园去上学了。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变到以学习为主的学生生活,孩子和家长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朋友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孩子迈好上学的第一步。一、做好向往上学、喜欢学习的心理准备。要告诉孩子,背起书包,就是小学生了,学校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好地方。可以在开学前带孩子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熟悉一下新的环境。开学前,可以在家里开一个简单温馨的入学庆贺会,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二、准备适应新的作息时间。与上幼儿园相比,上学要“…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开学了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刚上学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一年级教室。望着宽敞明亮的教室、铮明瓦亮的桌椅、和蔼可亲的老师,他们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像刚放飞的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唱个不停。孩子们高兴,家长们似乎更加高兴。这家长啊,不光爸爸妈妈,还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三亲六故,把教室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一会儿围着教室转一圈,一会儿帮孩子整理一下书包,还有的家长已经互相攀谈开了。更多的家长围到了讲台前,向我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说“我孩子太老实”的,有说“孩子太调皮”的,有说“我孩子岁数小”的,有说…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家长下班比上班忙”,“孩子上学,有一半是在家长上!”这是许多家长的共同感受。要说也是,准备开学,检查作业,提问生字,背诵课文,练习口算,哪一项不是当父母的陪着完成的?为了孩子长大成“龙”,多少家长抛弃了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实验区的一些家长产生了对新课程的“不适应症”,表现出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些“不适应症”值得引起众多家长的关注。新课程恐惧症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小学入学、初中起始年级段。由于这两个特定年级的学生比较特殊,往往在新的学习阶段开始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因此在学习新课程时容易产生一些困难,而家长也由于对新课程不太了解、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容易将这些困难看得很大,并因此引发对新课程的恐惧。例如上海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高高兴兴地送儿子到一所新课程试点小学读书。开学不…  相似文献   

9.
<正>在日本小学门口,无论是早上上学,还是下午放学,都看不到车辆云集、家长扎堆的场面。日本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再有家长接送了。家长们认为,日本社会治安较好,不接送孩子上学是让他们迈出独立的第一步。孩子上小学前,家长会陪孩子将上、下学的路走一遍,让孩子熟记路线和路上的注意事项,开学后就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了。有人也许会问:"孩子还那么小,万一遇到坏人怎么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的确如此,不知不觉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可一上学,有的家长认为愁事来了——为管孩子学习而发愁。于是孩子一上学,家长也开始了漫漫陪学路。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头上,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身上。早上送孩子出门时反复叮嘱:“要听话,好好学习。”中午坐在饭桌上边吃边问孩子:“今天学的啥?听懂了吗?”晚上孩子刚看一会儿动画片,就急忙催促:“快去学习吧,你都看了多长时间啦?”等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忙不迭地拿出搜集来的各种测试题放到孩子面前……这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在玩或看电视,就忍不住要干涉…  相似文献   

11.
恐惧症(phobia)是神经症表现之一,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学校恐惧症"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临床上虽然表现各异,但在逃避上学、逃避学习,对学校、作业产生恐惧心理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本文总结了小学生恐惧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学的临近,到各医院心理门诊看病的小患者多起来。专家说,青少年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有不同程度的恐惧,这就是“开学恐惧症”,应及时防范。“开学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开学了!     
开学啦,快来看看小伙伴们的开学寄语吧!过完春节,大人们又要上班了,听一些大人说,他们有上班恐惧症,那我们小学生会不会也有上学恐惧症呢?我当了一回小记者,采访了我们班的同学——胡同学:"上学可以和同学们在一起聊天、玩游戏,真快乐。"潘同学:"眼看要开学了,寒假没有同学和我玩,也没什么事可干,太无聊  相似文献   

14.
开学初,大多数学生依旧沉浸在对轻松假期的愉快回味中,一时难以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其表现为:早上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路上没精打采,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要使某个人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入到另一种状态,并非易事。大人们尚有“上班恐惧症”、“节后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编者:每年九月份开学后不久,总会有很多家长因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变得"不爱上学"而苦恼。他们困惑的是:开学时,那个向往成为一名小学生、兴冲冲踏进校园的"小豆包"怎么一下子"厌学"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上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一开学,我们发给家长一张“家长须知”。“须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孩子的表率;二是要求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中互相配合。在做孩子的表率方面,有一条是要求家长在一学期中为幼儿园参加“半天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中的调查研究表明:有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并“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然而和学生们厌学及惧怕学校的情绪相比,老师、家长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孩子在学校的感受。他们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心理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当通过童谣发现孩子和自己的预期有差距而且还对学校、老师表示不满时,就表现出忐忑不安。另外,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一尘不染,接受纯净式教育,对于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又缺乏足够了解,…  相似文献   

18.
刘晓红 《黑河教育》2013,(12):12-12
一个只有9岁,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跟妈妈说“如果你再逼我上学,那我就不活了。”经班主任介绍,家长陪同孩子来到我们进修校心理健康教研室。  相似文献   

19.
暑假结束了,又到了孩子们去上学的时候了。不过,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有的孩子会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好,而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也有的孩子会因为上学期与同学关系处理的不好,而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惧怕。没有好的心态,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成绩。如果让孩子带着这种消极的情绪,被迫走进学校,只会让孩子感觉更糟,产生更多的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情绪,让孩子喜欢上学呢?就让我们来听听《走进孩子:解决6~18岁儿童的问题》和《如何走进孩子》作者PhillipMountrose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20.
奶瓶娃娃     
开学第一天 ,我碰到了从教20多年、带托班3年多来从未遇到过的“景象” :陆陆续续有五六个孩子的家长拿着装有奶粉的奶瓶对我说 ,孩子要捧着奶瓶吮吸着才肯入睡 ,请允许孩子保留这样的习惯。凭着经验 ,我婉拒了家长的这一要求。理由很简单 ,一是要让这些孩子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二是吮奶瓶睡觉容易使孩子发生龋齿。午睡时间到了。安抚了一上午、情绪好不容易有些稳定的孩子 ,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尤其是那几个曾带奶瓶来的孩子。他们有的拉着我的衣服要奶瓶 ,有的嚷着要喝奶。当看到我手中并没有奶瓶和牛奶 ,他们马上哭闹起来。已进卧室的坐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