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信用教育体系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信用系统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大学生的信用却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尤其在助学贷款方面的失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探讨了导致大学生失信的原因及大学生失信产生的后果,提出了高等院校应发挥教育的本质,构建一个与社会信用体系接轨并且适合大学生的信用教育体系,该体系与学历、学位教育相辅相成,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信用意识,具有良好的信用行为。  相似文献   

2.
旅游企业信用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旅游企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旅游的合法权益,而且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主要从制度环境、信息经济学和信用化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认为应通过树立旅游企业的信用理念、加强旅游信用制度建设、塑造旅游企业信用品牌形象、加强旅游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来重塑我国旅游企业的信用。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集群中,集群企业间的信任、合作是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前,整个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秩序较为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法律制度无法配套.因此,我们应从法律责任的角度考察企业失信的原因,并追究企业失信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用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丹 《广西教育》2009,(6):64-65
全国统一个人信用数据库的运行,大大推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的构建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图书馆内读者的失信表象、失信因素及读者信用体系构建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诚信则兴,失信则衰。信用缺失构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瓶颈”,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倡导试信,重建信用,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以汕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为依据,阐述失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并论证汕头市“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启示:一、信用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需求;二、“诚信立业发展,失信受损衰败”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阳光政府”领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诚信则兴,失信则衰。信用缺失构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瓶颈”,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倡导诚信,重建信用,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以汕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为依据,阐述失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汕头市“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举措经验,同时得出几点启示:一、信用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二、“诚信立业发展,失信受损衰败”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阳光政府”领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环境恶化,严重损害企业竞争力和国家信誉,加大了金融风险,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信用恶化的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国家机关行为不规范,企业产权界定不明确,对失信行为惩处不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薄弱等。建立稳定的国家宪政体制,推进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我国旅游企业信用化建设的意义和对策为主题,指出在旅游企业中实施信用化建设是社会化和旅游行业化建设、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适应WT0规则,提高竞争力的需要。章认为旅游行业企业信用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旅游信用教育,培养旅游信用意识;加强旅游信用立法,建立旅游信用管理体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强化旅游行业自律,指导企业信用建设;发展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增强企业信用能力;培育旅游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信用机制;建立和开放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信用制度的建立;加强旅游信用监督,惩戒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9.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政府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诚信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市场诚信是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鉴于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失信状况屡有发生,政府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使民营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没有完善的信用机制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信用缺失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不确定性,人的机气主义属性。其解决路径:建立和完善信号传递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失信成本,建立“失信受损、守信受益”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信用活动价值运动的不对称性特征决定了信用具有双重属性:道德属性与经济属性。克服失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增进信用制度的有效性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向前演进的关键环节。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信用秩序由道德约束向制度约束转化,失信惩罚机制的形成是我国信用体系制度构建有效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失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决定了大量失信行为发生在企业之间,而这些失信行为又表现为多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企业信用的积极作用和企业信用缺失的具体原因后,提出通过加快企业征信法律的制定,建立和完善产权法律制度、为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司法独立等办法,以构建我国企业信用制度,改变当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失信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失信行为泛滥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信用的外部性、产权不清晰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要控制失信行为必须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明晰产权和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用总是贯穿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之中。从空间视角看,政府信用表现在一切公共管理活动之中,政府均应遵守信用原则,主要包括政治信用、经济信用、文化教育信用、医疗卫生信用等方面;从时间视角看,政府信用表现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主要有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失信补救和惩罚机制等内容;从政府信用的保障机制看,主要有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政府职能,按流程办事,信息公开等。  相似文献   

15.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失信主体权利和实现诚信社会目标的重要机制。对于尚处于探索中的信用修复机制面临着立法位阶过低,权威性不足;修复方式单一,权利间冲突;信用修复程序设置不一,统一性不足;监督机制薄弱,公权力失控等问题。对此,提出信用修复“微观式立法”;以失信行为类型设置信用修复方式;明确信用修复时限,通过内部异议与外部诉讼完善信用修复救济;确立信用修复的问责考核机制和申请人的追踪调查机制,完善信用修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税收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征税部门的信用和纳税人的信用.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税收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征纳双方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信情况.完善我国税收信用体系急不可待.  相似文献   

17.
作为"第一信用"的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也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政府失信行为在国内引发了信用危机,导致了一系列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政府信用缺失的分析揭示,法制建设乃关键所在,亟待因应改观。当务之急应当完善政府信用立法,注重在所确立的立法基本原则基础上,对政府信用进行系统化规制,形成立法上配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有效保障行政活动得以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8.
优化信用环境 重建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各项业务的拓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我国市场制度还不健全,导致了失信行为的产生和蔓延以及信用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加大整顿经济秩序的力度,优化信用环境,重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由于社会信用缺乏法律约束、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不健全、信用需求不足、信用信息的依法披露不畅、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信用缺失严重。信用缺失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提高了交易成本,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道德滑坡,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依法进行信用信息披露,建立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使信用缺失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0.
任军成 《天中学刊》2010,25(4):43-45
信用是市场交换得以发生的前提,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运行的基石。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信用环境比较恶劣,信用缺失现象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用权的确定和保护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逐渐完善信用权法律保护制度,通过立法保证信息的公开性,进一步加强对信用服务业的管理和规范,明确失信和侵犯信用权的责任,使信用服务企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合法地获得信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