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3):111-11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深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对课堂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的同时,应将信息社会责任培养贯穿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网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一方面为他们获取知识与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同时也在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已经成  相似文献   

3.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自愿实施的行为。本文通过追踪调查上海某中学的BBS,发现无偿提供信息是青少年主要的亲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呈现出行为主体符号化、相对不确定性与“零”损失;互动形态多样性;行为主题多为无偿提供信息和精神支持,行为结果具有强扩散性等特征。为促进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需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规范虚拟社区秩序,培育虚拟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4.
自从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以其为核心的信息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譬如继“网迷”、“网虫”之后便是“网络依赖”。这种“网络依赖”现象并非个案,而且也并非仅限于问题或学业不良的学生,而是一个包括优良中差各个级别学生的较庞大的群体,“依赖”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对其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影响极大:有的家庭因此使原本就已紧张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正常的家庭功能难以维持。有的青少年为此走了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与学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网络社会”正日益改变着学生网民的生活和学习。由于网络社会本身的一些特点,它在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采取对策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对网上信息的鉴别力;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净化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上网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心理学家认为,长时间的上网,可以影响人们的认知、思维、行为、情感。这对于缺乏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力差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存在信息的垃圾。网络中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同时并存。这对青少年学生显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给学校、社会、家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一、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的混杂性和渗透性,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三观”发生扭曲据新浪网上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信息工具,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长期沉迷于网络,势必会造成很多学生形成网瘾。那么,网瘾到底对青少年身心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李亚宁 《教育探索》2005,46(10):74-77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主体性的弱化,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角度探讨网络社会青年学生主体性的弱化,有助于我们制定法规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和提升青年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已步入了网络社会,而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一“网”情深。网络虽然向社会展现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促使人们的全球意识、效率观念、信息知识、平等观念增长,令人备感惊喜,但不少青少年学生网民则不能让人高枕无忧。据有关调查显示:63%的“网虫”因网而吸烟,42%存在人际关系危机,55%每周上网5小时以上,97%网龄一年以上,82%上网聊天或打游戏,17%浏览黄色网站,48%与网友约会或见面,15%曾与网友发生性关系,还有网络垃圾、网络心理障碍、高科技犯罪等负面效应等等。这些青少年学生网络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一、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症的主要表现1、认知上重口味轻营养,有悖于真知的内化。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中重视快、新、奇的品位。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丰富新鲜、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1.
当代影响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几大因素发生了变化,家庭和教育的社会化影响力在下降,网络在儿童社会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青少年的社会化从传统的“社会教化”转向“自我教育”,从“他人实现”转向“自我实现”,出现反向社会化;青少年通过种种方式抵制主流社会的影响,把自己边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在影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管理与网络道德的有待规范导致一部分小学生角色错位,情感目标迷失,道德意识弱化。在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重组”网络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新建”专题网站,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链接”活动平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设置”信息通道,促进师生的思想交流;“激活”动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最终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道德方向,规范道德行为,快乐健康地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3.
白明亮 《文教资料》2009,(32):179-180
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网络依凭其独特文化品性和特质,在改变学生社会属性、影响学生学习和教育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和侵蚀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和“社会权威”。“教会学习”与“和而不同”,成为教师有效“教(整合网络知识)”和合理“育(构建和谐价值)”的必要角色选择。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站使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相当普遍,并对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以及心理人格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容易降低自我概念清晰度,催生抑郁倾向,诱发嫉妒、焦虑等情感体验。文章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提出了开展网络社交教育,提升青少年网络信息素养;进行正确引导,消解青少年负面体验情绪;净化教育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蔡伟 《教学与管理》2001,(12):30-32
信息社会,德育工作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信息渠道的畅通,快餐文化的发展,享乐主义的抬头等等,都使传统的耳提面命式的德育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青少年中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隐蔽性,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接触了一些黄色、反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简单的回答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德育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在给人类尤其是青少年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其内在的痼疾也为规范青少年网络道德品性、型塑网络道德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认识网络时代与现实社会的际遇,了解网络社会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明确网络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挑战,拓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危害。即过度的恋网使一些中学生染上“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不  相似文献   

18.
一、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在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与社会文明进步相悖的异质文化。这些文化垃圾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面对那些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很难保证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不发生扭曲。这就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社会的到来是全人类的一件大事,它赋予了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崭新的内涵:网络社会的实质是网络化,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拓荒,在创造网络化的同时也在受到化的改造。网络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并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自古以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网络以其独特的信息资源优势,为青少年在新时代的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的复杂性让青少年陷入网络上瘾、网络道德失范等消极影响。对于我国目前的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虽然已经取得相当成绩。但尚有不少问题。耿红卫教授在书中指出,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对社会上各类网吧加强管理和监督;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而且同时也要尽快创建学校自主的“学生安全放心网吧”:家长应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总之,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网络成为孩子交流信息和帮助学习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