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师附中105周年校庆,有位学生撰文回忆附中岁月,提到我曾在高中辩论大赛中“吹黑哨”的旧事。  相似文献   

2.
分派实习学校的时候,系主任盯住我600度的近视眼镜片看了半天.像考察什么值钱的古董,很爱惜的样子说:“小晨呢,就留在本校附中代高一的语文。那帮娃娃都是学习狂,好管教!”我差点没昏过去。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前,我不是球迷,偶尔会看看中国的足球联赛,看不懂;多年以后,我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球迷,但中国的足球联赛同样看不懂。多年以前,我刚上中学,对“下课”的理解是,终于可以不用再听数学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唠叨了;多年以后,对“下课”的理解是,不知哪个队的主教练要倒霉了。多年以前,认为“黑哨”是黑色的哨子;多年以后,知道“黑哨”是黑了心、  相似文献   

4.
<正>A那次讲故事比赛结束后,我悻悻地离开,心里充满失落。准备了那么久,却因为抽签抽到第一个出场,我完全乱了阵脚,那些熟记在脑海中的故事被我讲得支离破碎。垫底的名次让我对自己的水平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低着头,我郁闷地在操场上溜达。“哎哟!这是谁呀?”一声清脆的叫声吓了我一跳,抬头看,原来是我硬生生撞上了高一届的学姐——张彩蝶。她正捧着书本在背英语单词,嘴里念念有词时,被低头走路的我撞上了。  相似文献   

5.
只听黄娇燕心急火燎地吹道:亲爱的吹总、帅气的阿笨,近来可好?听说吹总您最近在找一张“我家有一本神奇的书”的牛皮,不用找了,我这刚好有一张,包您看了满意,看了称心,看了怎么也忘不了(只要能把牛皮登上去,不看也行)!  相似文献   

6.
吹气球     
今天,我买了一个气球。哥哥说:“你能吹多大?”我就吹给他看,我使劲地吹呀吹,吹得很大很大。忽然,“嘭”的一声,气球爆炸了。哥哥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却气坏了。指导老师:桑金梅吹气球$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小学一○一班@冯景  相似文献   

7.
考前的短信     
李煜 《广西教育》2012,(48):66-66
短信铃响了,我打开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是小杨,考数学和生物时把答案发给我。拜托啦!”今天是段考的第一天,明天将考数学和生物。发短信的小杨高一时在我任教的班,高二后转入了文科班。小杨一定是操作失误,把“密信”误发给了我。我暗自好笑,让最不该知道秘密的人知道了她的秘密,岂不是自投罗网!万一她还发出了其他科目的“求助信”呢?还有半小时就开考了,我得赶紧阻止她!  相似文献   

8.
“嘟、嘟、嘟”,安静的教室传来刺耳的哨声。“这是谁吹的哨?”我严厉地问。小朋友告诉我是王鑫。前两天因为用水彩笔帽乱吹,被我狠狠批评过,他还不改。一我把他叫到前面来,让他吹个够。看到他低头不语,我想,为什么几次批评他总是不改呢?是自己处理的方法不对,过于生硬?还是他错把文具当玩具,压根儿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想到这里,我就问小朋友:“你们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吹笔帽?”江成说:“因为笔帽脏,有细菌。”苏倩说:“因为它不是玩具。”“因为它吹出的声音不好听。”金鑫说。听到这些,我想孩子们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辨别…  相似文献   

9.
“哦,太好了!我抽到的是Entertainment,你呢?“我的是Fun Time……”“还有谁抽到了Our World?”“我们俩的都是sport!”……学生们这些新奇的对话是出现在高二第一学期的Newspaper这个单元的一节英语课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便于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我设计了这样一项教学活动:我将英文报纸中可能出现的10个专栏题目分别写在5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条上,让全班同学每人抽一张,抽到相同题目的同学即为一组,并在课上找到本组的同学,五个人坐在一起,讨论制作一份专栏报纸的一些相关问题,然后每组出一份报纸作品。  相似文献   

10.
“田老师.你知道吗?那天我给你的掌声最响……”看了高一同学写给我的小纸条,不由地把我带回了那难忘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15日晴今天早上,又是吃面片,啊,它又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是什么时候呢……那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中午,如果没有那些面片,我的记忆会把它揉成一个小纸团丢到脑后去的。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吃饺子。我正埋头吃我的饺子们,爸突然拍着我的肩,笑着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饺子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我怀着疑问抬起头,瞪着眼睛看了一圈,说:“你们的碗小。”“不是,看碗里。”爸的语气似乎有几分失望。索性从他碗中夹起一个饺子,用筷子挑开看了看。“你看看你碗里,再看我的!”我左看右看,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9月1日我刚从外地学习归来,与“期待”已久的高一(4)班新生第一次见面。刚进教室,见到68位齐刷刷、乱哄哄的半大人,我不禁心里发毛了:如何镇得住他们?用“文”还是用“武”?看神态他们心里也在盘算着我这个班主任。我知道今天的表现,是决定今后的工作能否顺利进  相似文献   

13.
“吹总,我给你买盒饭来了。”午餐时间。阿笨兴高采烈地提着一盒饭走进办公室,吹总斜一眼阿笨手上的盒饭,轻描淡写道:“什么菜啊?”阿笨一边把盒饭放在吹总办公桌上,一边得意洋洋地说道:“你爱吃的牛la……”吹总刚一听到后面这个字,马上火烧屁股似的跳起来:“辣椒啊?不吃不吃……”吹总把头摇成个拨浪鼓。阿笨嘻嘻笑道:“吹总。别怕。不是辣椒,是牛腊巴。”吹总这才不好意思道:“对不起,主要是今早辣椒牛皮看多了,搞出后遗症来了。”阿笨不禁感慨万分地想:吹总就是吹总,工作真是投入啊!可是我刚才在外面居然还吃了辣子鸡,居然还一点反应都没有.惭愧啊![编按]  相似文献   

14.
只看我们队     
彭娟 《高中生》2010,(10):43-43
一个苏格兰人来到足球场售票处,他拿出50便士买票。“还差50便士,先生。”售票员说。“可是我只看我们苏格兰队啊,至于另外那个队我一眼都不会看,难道也要交钱吧?”  相似文献   

15.
赵成昌 《教育文汇》2013,(18):29-29
那年高一新生报到时,有两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皓月,见面时默不作声,还有点羞头讷面,好像很胆小。我问:“你叫皓月?”他不答,我有点生气,翻开花名册一看,转而为喜:甚至对他刮目相看,他竟然是我校录取的最高分学生。  相似文献   

16.
早上,阿笨走进办公室,见吹总正边批牛皮边呼呼吹电扇,不禁大吃一惊,问道:“吹总,秋风都起了,寒露都降了,大雁都南飞了,天都瘟了,你还这么热啊?”吹总扯过卷筒纸,抽了一长卷边擦汗边说道:“今天这些牛皮太热了,没得办法。”接着突然又诧异道:“你最近讲话很有文采啊!。”阿笨害羞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是书看多了,就身不由己了。”吹总白了他一眼,不再理他。  相似文献   

17.
董翠兰 《宁夏教育》2008,(11):66-66
生活现象告诉人们,吹上去是凉的,呵上去是热的。同样教育学生批评是烦恼的,表扬是高兴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欣赏教育、愉悦教育、个性教育成为主流,认为多“呵”少“吹”,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事实果真如此吗?未谘。笔者以为,“吹”有分寸“呵”有度,才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自然规律。不是吗?诸君别忘了,三伏天“呵”上去使人厌烦,三九天“吹”令人憎恶。所以,无论是“吹”是“呵”,应看三点:一看时间,二看地点,三看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刚刚吹过17根蜡烛,在黑暗中,静静地回想过去,我不禁自问:你拥有什么? 我有一张存折,不过存款早已是零;我有一台录音机,不过,早已是不拍不响的摆设;对了,我还有几本相册呢!唉,不过还是不看的好,那至少也都是5年前的事了。在那些断了代的“记忆”中,不是傻呵呵地看着什么发呆,便是因胶卷跑了光而色彩“异常”鲜艳。 我拥有什么呢?我真的一无所有吗?也许是我胆子小,错过的机会太多太多;也许是我太笨,永远只是远望大雁高飞的丑小鸭;也许是……不过,我也曾因此而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克服,努力地寻找,希望能从中拥有一…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配合作文单元“感受与思考”,我和高一(3)班的同学以《温馨的回忆》为题作文,随后进行了讲评,讲评课实录如下:师:“今天,我们的作文讲评课按六个板块进行。这六个板块是———”多媒体展示: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恕我直言、教师试笔。师:“先看第一  相似文献   

20.
1973年读高一时,忘了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本薄薄的诗集,封面和前几页没有了,不知道作者是谁。翻到后边,看了后记,见到“克家志”三个字,便以为这是作者的姓名。“克家志”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总想刨刨根,知道一个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