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143名2~5岁儿童作为被试,以表情再认、表情命名、情绪观点采择任务考察其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以皮博迪"图画一词汇"测验考察其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并分析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4岁是儿童获得表情再认和表情命名能力的关键年龄,4~5岁是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对学前儿童而言,表情再认任务最容易,其次是表情命名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最困难;(3)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显著相关,即使在控制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相关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2.
合作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从而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观点采择、移情和道德推理是合作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价值取向、性别、自我认知、情绪及文化背景等也对合作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失言理解任务考察了123名8-11岁留守儿童失言理解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1)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得分随年龄呈不断增长趋势;(2)农村留守儿童在失言理解任务上的三种心理状态(失言的识别判断、情绪理解、意图理解)的发展趋势是对失言的识别判断早于情绪理解和意图理解。  相似文献   

4.
根据以往对普通儿童探讨的经验,把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作为人口统计学变量,选取认知观点和情感观点采择测验任务作为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工具,并与同龄的普通儿童进行对比,考察我校小学阶段179名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其发展。结果显示:(1)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视障儿童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2)通过相关分析,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两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3)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年级、视力、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和学生的来源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328名小学生为被试,研究探讨年级、年龄差异对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表情识别部分,惊奇、悲伤、厌恶表情识别得分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愤怒、愉快的得分上无显著的年级差异。二是儿童在信念理解和情绪伪装得分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冲突情绪和移情得分无显著的年级差异。三是儿童在表情识别部分除害怕表情外均不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情绪理解与同伴关系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关注,面部表情作为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对推测儿童的情绪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班幼儿在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对四种基本情绪的识别顺序为高兴>惊讶>生气>伤心,不同性别的大班幼儿在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班幼儿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与同伴接纳类型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观点采反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表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78):161-162
本文以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典三山任务,考查了学前儿童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小班学前儿童在视觉观点采择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在自我和他人视角下的观点采择成绩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对3至6岁的学前儿童而言,自我中心的判断都高于从他人角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种汉字结构方式的生字和熟字作为实验材料,对43名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进行了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对上下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的熟字识别成绩;而对包围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研究认为,教育者应加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空间知觉训练和注意力培养;同时,在汉字教学中应强调构字部件的意义和构字部件的搭配习惯的讲解,以使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掌握辨识和记忆汉字字形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0名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浅"词义掌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个年龄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的掌握上存在显著差异,9-10岁儿童在掌握上的得分显著提高;(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深"的掌握要显著好于"浅"的掌握,对"深"、"浅"表示距离、颜色含义的掌握显著好于表示时间、程度含义的掌握;(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深"、"浅"词义掌握上的得分随着实验任务难度的增加而下降。教育者在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对智力落后儿童"浅"等负向词的词义掌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根据研究者编制的三个空间观点采择任务,对40名3~6岁儿童进行了空间方位判断的测验,结果发现:(1)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另外两个观察者与被试儿童的位置关系对学前儿童的空间观点采择能力有极显著影响。(2)性别对小班和中班儿童的空间观点采择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但大班男孩空间观点采择能力优于女孩。(3)年龄对学前儿童空间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4)3~6岁儿童大多数是以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为中心来认识事物的特征的,但部分发展较好的6岁儿童开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作出空间方位判断。  相似文献   

12.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及其与言语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用5个信念任务测量心理理论能力,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测量言语能力,比较12名自闭症儿童和同等言语能力的28名正常儿童的表现,并分析了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的相关。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落后于同等言语智力的正常儿童;(2)自闭症和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发展序列基本一致;(3)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保持中度相关,但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不显著。本研究支持心理理论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5名7至16岁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长、短形容词词义掌握情况进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个年龄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成对相同物品和成对相似物品长和短的词义基本能够掌握。但对相同物品排列长短,只有14至16岁组智力落后儿童能熟练掌握。(2)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难度不同的任务的判断正确率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而降低。(3)14至16岁年龄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对相同物品长短排列的熟练掌握方面表现出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展途径上来说,阅读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移情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等方面探讨阅读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313名北京普通中学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初中生的移情(移情关注和观点采择)、攻击态度与攻击行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初中女生移情关注显著高于男生,攻击态度和主动性攻击显著低于男生。初二学生的观点采择显著低于初一,反应性攻击显著高于初一。观点采择和攻击态度对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均有显著的预测性。采用聚类分析,将初中生分成4种攻击亚类型:无卷入组、反应性攻击组、主动性攻击组和主动性/反应性攻击组。无卷入组和反应性攻击组的移情关注显著高于主动性攻击组和主动性/反应性攻击组;无卷入组的观点采择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攻击态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相似文献   

16.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展途径上来说,阅读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移情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等方面探讨阅读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存在基本情绪识别困难、各类识别任务表现不同、情绪加工方式偏好和特定性综合征差异四个主要特征.在解释智障儿童情绪识别主要特征时,传统认知理论的认知-智力局限假说和情绪特异性假说均孤立地看待身体与大脑,属于身心二元论.具身认知理论则强调身体及所处环境在情绪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从情绪体验、情绪刺激和加工方...  相似文献   

18.
曾兰 《广西教育》2011,(22):63-63
智力落后儿童的障碍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教育和治疗方便,我们一般把智力落后儿童分成三个等级: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重度智力落后儿童。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可接受教育的儿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可训练教育的儿童,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称为需要终身监护的儿童。笔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十多年,接触的多是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其教育训练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探讨了汉字的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字形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熟悉度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了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情识别部分是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其余各部分的基础;(2)儿童表情识别能力对情绪认知的情绪伪装能力、移情能力、信念理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具有预测作用;(3)儿童情绪伪装和移情能力对信念理解能力具有预测作用;(4)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情绪伪装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