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下篇:东传小说对韩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的不断东传,引起了韩国朝野的普遍关注。韩国在古代尽管是一个以儒学思想进行统治的国度,一些理学文臣曾经也对"异端"小说加以贬斥,李朝当局甚至还一度下令禁购,但是毕竟阻挡不住其流传与影响的日益扩大。尤其在李朝中后期,中国小说越来越受到韩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对韩国小说史以至文学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小说史著述,开创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自此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各种类型的小说史不断涌现,形成了一种非常繁荣的局面。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所规划的小说史系列丛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全部出齐,为小说史园地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成果。这套丛书包括五部论著,《中国神怪小说通史》、《中国历史小说通史》、《中国社会小说通史》、《中国人情小说通史》  相似文献   

3.
突破困境     
自从1988年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迄今,陈平原已经在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领域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光景。七八年来他出版了七八本书,而这七八本书又大多与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有关,其中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人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等,无不如此。如果了解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以及小说史研究所面临的尴尬困境,那么,这些探索实际上正是一次艰难的学术突围。这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至于成  相似文献   

4.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小说,是十分宝贵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不同于保留至今的大多数古代诗词遗产、散文遗产。后者大都是出自封建文人之手,起码也是文人化了的,因此,它们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或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文化的文学化石。中国古代小说则主要属于另外一脉,它更多地融入了中国古代的民间智慧、民间情趣,是中国古代与封建士大夫心态相异的下层位文化心态的文学化石。这决定了中国古代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特殊意义,也决定了它特殊的文化学与文化史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李悔吾先生的新著《中国小说史漫稿》,其份量之轻重,有识者便不难掂出了。  相似文献   

5.
5.小说翻译在世界小说之林,法国小说占有非凡的地位。郑克鲁在《现代法国小说史》绪论中这样评价道:“法国小说在世界小说史上占有数一数二的地位,19世纪如此,20世纪自然如此。19世纪的法国小说与俄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20世纪的法国小说则与美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在中国,法国小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中国向来不算正统的学问,因而明清之际李贽、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被正统文化斥为异端。对小说史料之搜集,则似乎更等而下之,因而中国小说史料长期散布在各类古籍之中,无人作专门化的整理研究。致使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作中国章回小说考证时,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东西"自然是小说史料。鲁迅为写《中国小说史略》而"废寝辍食,锐意穷搜"小说史料,书成之后仍每每慨叹"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中国小说史 丛书》的出版,使小说通史、断代史、题材史、体裁史、艺术史、研究史等17种小说史新著展现在我们面前,汇总了20世纪的研究成果,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中国小说史丛书》17种的作者,都是当代小说研究界的名家,所著各有千秋,短文难以尽  相似文献   

8.
《梼杌萃编》像一颗尘封已久的明珠,出版至今已八十余年,但几乎被人遗忘,既没有评论文章,文学史、小说史也不提及。近来才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评价悬殊,贬之者认为思想艺术上都比较平庸,甚至把它说成是一部黑幕小说;扬之者则认为是杰出的晚清小说,甚至超过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民初这一段小说史,是我们小说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群星璀璨,流派庞杂的20世纪文学是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世纪之交,对这部分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撷取精华,传之后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列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的"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正是这样一种传世之作。这套丛书共有十册:《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世纪英国文学史》、《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20世纪波兰文学史》、《20世纪德国文学史》、《20世纪美国文学史》、《20世纪日本文学史》、《20世纪法国文学史》、《20世纪印度文学史》、《20世纪奥地利、瑞士德语文学史》。这十部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贾小说史》,邱绍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商贾小说,就是指以商人为主人公、以商人经商求利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说。在中国,这些商贾小说对研究中国商贾文化来说应该是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但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商贾小说却  相似文献   

11.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出 于各种政治宣传的需 要和文学理解自身的蜕变,从前被 视为“小道”的小说逐渐取得了文 学主流的地位,对古代小说的研究 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 篇章。综观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无论是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 是学术研究对社会造成的反响力 的强度,古代小说研究可以说都是 最雄劲的文学门类研究之一。一百 年过去,时逢世纪之交,站在中国 学术去从的十字路口的学者们掀 起了编纂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热 潮。就古代小说研究而言,近年来 不仅大量单篇“综述”、“述评”、 “回顾”类论文时见报刊,而且各 种专著也出了不少,有的是一部古 代小说名著的研究史,有的是古代 小说研究的通史。傅璇琮先生主编  相似文献   

12.
“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16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40多名代表出席盛会共同阐释金庸小说“这一复盖全球的文学现象之谜”,会议的主题是金庸小说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主办人在会议发言中指出,金庸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华人读者,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国文学向来以严肃文学和纯文学为主,武侠小说被视为大众文学或通俗文学。但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过了“雅和俗”的界线。因此,这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岳麓书社"博导文丛"推出王齐洲教授的《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以下简称《考论》)。该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国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从1961年问世伊始,直至2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聚讼不断。该书问世的同一年,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就发表长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问题——评夏  相似文献   

15.
恰如文学史的建构一样,小说史的建构必须以一种小说史观为基础。而小说史观又是以小说观念为精神内核的。我国传统的文学史要么根本就没有文学史观,要么就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的直接形象符号。这样,文学的自律性便被机械的他律论所阉割,文学史也便失去了本体意味。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在文学史的建构中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胡尹强的《小说艺术:品性和历史》一书则树立了一种科学的小说史观,这使本书走出了历在文学史操作无可规避的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本书首先对中外古今的小说定义作了深刻的得失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重新作了定义:“小说是作家虚构的人和人的生活的描述”,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理解是小说的灵魂和生命。不难看出,本书既强调了小说艺术发展的外部动力;人和人的生活,又抓住了小说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小说是描述艺术。同时,它还找到了这两者实现交流的中介:作家虚构即对作家审美心理结构的强调。流转于其中的便是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理解。本书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建构小说史的,这具有深刻的科学性。 相对于政治、经济等,“人和人的生活”作为对小说艺术发展的外部动力的概括无疑更全面也更具本质意味,而且与小说内部空间有着更深层的契合性。同  相似文献   

16.
吴奔星先生(1913~2004)是我国现代诗人、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茅盾小说讲话》,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茅盾研究著作,这部研究著作出版后,使茅盾研究在高等学校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小说史的长河里,有着说不清的障阻。例如,《娇红记》这部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小说,被错误地断为“元·宋梅洞作”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小说史研究工作,便陷于迷茫而无所适从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一、论版本整理古籍必须鉴别版本的真伪和优劣,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而版本的真伪和优劣,又是需要经过认真的、仔细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的。如果只凭书目著录或藏书家的题跋而不作切实的调查研究,往往会流于沿袭旧说,人云亦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鲁迅先生早年曾致力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对古代小说作了精密的辑录和校订,因此对古代小说的版本有深刻的了解。他早在1922年写过一篇《破<唐人说荟>》,指出这部书的不可信: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书目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既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风严谨和成果卓著的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具有中国学术传统特色的古典文献学领域,内容包括小说文献的辑佚、考证、校雠和整理,并利用这些文献建立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史略》既是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考辨中国小说文献源流的学术专著,对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成就,指导古典小说文献的书目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著录建国以来问世的宋元小说研究专著、史论、备本、选本和工具书等。有些虽撰成于建国以前,但建国后又再度重印,且影响较大,也予以收录。宋元小说研究内容所占篇幅较多的通代研究著作、工具书和兼收宋元小说的通代作品集也酌情列述。限于篇幅,除重要专著外,其他文献一般不作解题。研究著作《宋元小说研究》,程毅中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列入《文学遗产丛书》。作者认为一向以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对举的观点不够准确,在对中国古代小说史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古体、近体两大系统之说。《宋元小说史》,萧相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