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2月14日"潘嵩毅东北虎摄影展"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拉开帷幕。潘嵩毅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中国著名摄影家,擅长拍摄东北虎、丹顶鹤,以东北虎摄影作品驰名中外。潘嵩毅用鲜  相似文献   

2.
怎样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怎样拓展摄影作品的市场空间,长期以来,广大摄影人一直在不断摸索和尝试着。除了自身拍摄技艺的提高外,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摄影作品在冲印、装裱以及布展等外在形式上也更加新颖和别致了。 这不,四川摄影家金平就寻到了一条提升自己摄影作品价值的新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2008,(12):I0001-I0002
王征,摄影家。1962年生于宁夏西吉,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负责人。1982个开始从事摄影工作,所拍摄的《西海固》纪实摄影作品,深刻反映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百姓的生活内层和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4.
一组《奥运建设者》大型主题摄影作品,被称为历届奥运会无人涉及的题材,在8月30日北京举行的奥运专题展中第一次亮相;这位拍摄《奥运建设者》大型主题摄影作品的第一人就是著名肖像摄影家傅小海。  相似文献   

5.
纪实摄影作为当代摄影流派中重要的一支,自诞生以来一直被众多摄影家推崇追随。纪实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简单记录当下发生的事件,更是为了"复活"影像的主题和内涵。当代世界纪实摄影不乏大家,本文以德国著名纪实摄影家托马斯·斯特鲁斯的摄影理念和相关作品为例,探寻纪实摄影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帆,原名冯声亮,曾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在60多年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高帆不仅拍摄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还对军事新闻摄影的规律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对军事新闻摄影的创作原则,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英模典型摄影报道,画报版式结构,画报编辑能力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对今天的军事新闻摄影工作,仍然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私摄影的拍摄对象大多是那些游走在主流社会以外的人。这些影像既是对其生活实态的展示,更是对当代亚文化及边缘青年群体价值观的符号表达。南·戈尔丁和荒木经惟是东西方私摄影的代表性摄影家,他们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对"实态"进行"陌生化"处理,从故事本身到视点选择再到镜头叙事者的利用,其作品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气氛,让观众带着新奇、小心翼翼的态度走近原本已知或熟悉的社会现实,进而形成新的叙事接受。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30日,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出版的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头版,刊登了长篇文章《演讲结束后》(After the speech),以此来回顾70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次著名演讲,并介绍了那次演讲之后诞生的摄影经典名作《愤怒的丘吉尔》。(见图1)《愤怒的丘吉尔》是加拿大摄影家尤素福.卡什拍摄的一幅丰碑式的摄影作品,无论是在新闻摄影史上,艺术摄影史上,还是人像摄影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也是各种版本的高校摄影教材中不可缺少的经典范例。经典作品的传奇有关这幅作品拍摄过程的佳话更是广为流传。1941年12月30日,时年33岁的卡什  相似文献   

9.
德国摄影家在世界摄影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经举世公认,甚至可以说以费什尔徒为代表的一批德国摄影师促成了“作为艺术的摄影”地位的真正确立,这批年轻的德国摄影家也把单幅摄影作品的价格提高到数以十万美元计的地步,今收藏家们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11,(4):F0002-F0002
解放军报社业余摄影小组2010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使大家的摄影水平不断提高。前不久,由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画报部主任柳军及画报部著名摄影家李靖、岱天荣、冯凯旋组成的评委会,分人物与风光两大类,对摄影小组选送的作品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共有12幅人物摄影作品获奖、15幅风光摄影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34-34
“我急需知道那些老革命摄影家的近况音讯,包括他们后人的音讯也行。”现定居山西的老革命摄影家顾棣日前郑重委托中国摄影作品网络联展策展人龙邦,帮助收集其他老革命摄影家或者后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军事记者》2003,(7):53-55
一摄影作为瞬间的艺术,它所表现的虽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瞬间情态,但就这瞬间而言,却是生活本质的反映,是摄影艺术家长期对生活观察、对人生思考、对艺术追求的能量释放,没有这些因素,摄影的瞬间性也就不能成立。任何人都能够按下照相机的快门,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成为摄影家,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照相机无疑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摄影家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会产生出“瞬间”的艺术作品。那么作为摄影的特质“瞬间”,它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态呢?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瞬间”只是作者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了解摄影有一种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了解一位摄影家开始.从他的摄影作品、他的言谈以及细细地观察他是如何运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4.
谭伟志 《视听》2016,(6):171-17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摄影家之一,是一个风格鲜明,有独到见地的摄影家,多年来他的摄影作品与摄影思想为现代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一特殊的地位,引起了国内学界与业界的共同探讨。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布列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布列松个人摄影生涯研究、布列松摄影手法与创作实践研究、布列松《决定性瞬间》摄影经典著作研究、布列松摄影创作中的纪实性研究几个方面。整体来说,文献数量很多,但研究成果并不突出,许多文章缺乏严密的逻辑结构与理论框架,仍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士投入研究。布列松的摄影创作与摄影思想代表了当时摄影创作的最高水平,研究他的作品与思想观点,有利于推动我们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凯 《传媒观察》2014,(6):60-61
正与文字记者不同,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摄影作品的实践中,往往更多会考虑如何通过新闻图片来传递信息。有些摄影记者认为新闻摄影主要是靠"个人感觉",不用遵循什么"清规戒律"。实则不然,新闻摄影也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拍摄新闻作品也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如果仅凭"个人感觉"则会事倍功半,影响新闻摄影作品的效果。一、创新表现手法,新闻摄影也可以"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6.
周淑丽同志是河南省著名女摄影家,从事新闻摄影事业30余年,作品数千,硕果累累。她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妇女摄影学会会长、河南省老年摄影学会理事。 周淑丽同志的摄影作品,题材丰富,涉猎面广。尤其是她善于以独到的审美观,捕捉瞬间动态,成功地拍摄了大量的舞台人物剧照,神韵飞扬,魅力无穷,给人以极强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中国摄协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抗震救灾作品近日,中国摄协举行了"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表彰会暨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抗震救灾优秀作品"仪式。这是中央档案馆在历史上首次收藏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大连日报社与香港菱花摄影器材实业公司在1992年4月至10月间举办大连“菱花杯”国际摄影大赛。征稿范围为:海内外摄影家新近拍摄的反映时代风貌、异域风情和自然景观等的艺术摄影作品和题材  相似文献   

19.
卜新章 《新闻知识》2003,(3):41-42,37
新闻图片的拍摄通常有“抓拍”和“摆拍”两种,在摄影采访过程中两种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同时运用,合理的运用“抓拍”与“摆拍”能拍摄出真实感人的新闻摄影作品,否则只会拍摄出矫揉造作,甚至是虚假新闻图片。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声像档案》2005,7(1):56-57
已故著名摄影家吴印咸上世纪30年代曾为周璇拍摄一幅人像作品。孰料,70年后,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这幅照片被用在VCD光盘上。吴印咸女儿吴筑清为此将制作者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令“俏佳人”立即停止复制、发行摄影作品《周璇》,并赔偿经济损失1.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