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同步。学校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育来完成。我校生物科技教师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设备,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录像、计算机等)进行教学,辅助讲座、实习等形式,一改以前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学力成长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学力是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的,显性学力主要是“知识、理解”和“技能”,而支撑其的隐性学力的主要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和“兴趣、动机、态度”。应试教育仅仅关注显性学力,素质教育则关注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的统一,更加注重“活动一探究一表现”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在这种模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专家这样说: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功能.它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它具有一定心理功能,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具有一定方法功能,它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它具有一定操作功能,它能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同步.学校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育来完成.我校生物科教师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设备,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录像、计算机等)进行教学,辅助讲座、实习等形式,一改以前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李梅 《教书育人》2000,(1):21-22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求得每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是一个大教育概念,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仍然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则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尝试,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和发展的关键,是直接从…  相似文献   

5.
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本课题组对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以下简称为“课改”)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塑造健全人格,着力培养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目标构想。本文作为原有工作的继续,拟就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其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俾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学力的理解 “学力”作为一种词汇,在我国是古已有之的,即所谓“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①但作为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学术界,对它的解释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互异。在日…  相似文献   

6.
何谓“学力”?关于学力的概念是同教育的本质观、学校观、儿童观、价值观等等复杂地交织在一道的。难以一义地界定。所以,把“学力”一般地定义为“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或“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及团体的能力”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日本教育学者小林洋文仿效胜田守一的口吻断言说:“学力这个辞是日本语特有的,学力这个概念也是日本语特有的。”这是错误的。在中国,作为“学问之力量”、“学问之效力”的“学力”这一词汇自古以来就有了。问题在于,作为社会通念的“学力”含混多歧。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所要培养的“学力”可以说是国民共同必须的“学力”。这种“学力”也可谓之“基础学力”。不过在这种场合,种种观点是混杂在一道的;有的视基础学力为读写算基础技能的学力;有的视之为贯穿所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甚至仅视为应试能力。在当今我国学历竞争、学力竞争愈益激化、国民各阶层渴望“学力”的形势下,科学地认识“学力”与“基础学力”就显得愈益必要了。本文试图回顾日本的学力说、尤其是战后以来学力论争的演化,进而为探讨今后基础学力的应有模式提供思想资料。这对于科学地确立我国的“学力”概念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实验学校 1 986年首创“幼小同校”的办学模式 ,实施“和谐、扬长”素质教育。十几年来 ,学校始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 ,以“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为办学主旨 ,在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可操作性强的“和谐、扬长”素质教育体系。  一、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动力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其宗旨是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一切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一切活动中 ,只有时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是人人享有“学习权”的世纪。所谓“学习权”,是指“读书写字的权利;提问和探究的权利;想像和创造的权利;了解自己的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利用教育条件的权利”。学习权不是为未来生活积蓄的文化奢侈品,它是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基础教育学校的根本使命在于奠定学生“学力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因为,没有这种基础就无法保障“学习权”。问题在于,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能够保障青少年的这种“基础学力”进而保障其“学习权”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必须从保障“学习权…  相似文献   

9.
由文凭证明的学历 ,由于社会追求的偏颇 ,成为应试教育的滥觞。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力受到人们的关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会技能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态度是学力的保证 ;学习能力是学力的基础 ;创造力是学力的核心 ;社会技能是学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力的重要途径 ,以“学力为本”才能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学力研究的扫描、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力,即学习者的学习实力,是有关学习者的学习素质的综合性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视角。针对中日两国研究者从“教”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应然”内涵,本文提出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实然”状态,建构生态学的学力研究范式.以生态学力教育来丰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告诉我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点,强调教材的功能在于服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奠定学生的基本学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条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围绕着素质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为原则。课堂教学一刻也离不开教学环境的依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意味着新课程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形式下 ,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传统的课程强调“双基”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基” ,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强调“双基”到强调“四基” ,体现了课程理念的提升。新课程不但重视基础性学力 ,而且加强发展性学力 ,突出创造性学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而学校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课改研究为基础,试图构建一种面向21世纪、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理想的小学德育课程学力评价模式。新型评价模式的实施,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综合优势,实现课改与队改的结合,体现德育的整体效应。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凸显,使评价不再是儿童的压力,而是快乐成长的“加油站”,让更多的儿童在评价中找回童真和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可持续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是化学课堂素质教育的核心.近几年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并运用“四环”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一.“四环”教学...  相似文献   

15.
应然与实然两种视角下的学力研究—学力模式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先生考证,怍为“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的“学力”一词,我国是古已有之。但我们对“学力”的研究,过去似乎一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远不及近邻日本,他们仅二战以后四五十年里,教育学术界关于学力与基础学力的问题就展开了三次大的论争。1988年以后,“应试教育”日见其严重弊端,终身教育及与此命题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掘数学学科价值和发展学生学力融合的纽带。适切的内容,适切的方式,适切的引拨……引领学生的思维拔节,从而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价值,发展综合学力,实现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7.
存在明显弊端的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的教育成长的需要,教育变革的出路就在于走出“工业化”的泥潭,进入“生态化”的田园,以全新的生命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此,必须正确理解生命教育观的内涵。把握生命教育观视域中,直面“具体的人”、关乎人的生命,注重“功能性学力”提高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掘数学学科价值和发展学生学力融合的纽带。选择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设计参考性的教学问题和组织主体性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拔节,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价值,发展综合学力,实现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素质教育必须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使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素质化,必须以管理改革为抓手,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化和综合。一、“三大板块”的融合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知识总是急剧膨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应是当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其突破口在于解决总量和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之间的矛盾。我校本着通过必修课获得共同的基础学力,通过选修课、活动课发展个性的原则,在“三大板块”的组合上下功夫,相对增加选修、活动课的课时比例,开设“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基础性学力位于世界前列,但正是因为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导致我国中学生发展性学力严重缺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生。本文就发展性学力的内涵和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发展性学力的策略展开阐述,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