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测试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2002年9月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笔者在2001年3—6月参与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的测试过程,并对浙江省试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测试问卷调查。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二中、宁波实验小学、宁波中城小学和嘉兴市嘉兴三中、嘉兴实验小学、嘉兴东栅乡中心小学共6所中小学校的6141名学生。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2001年5—6月,在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816份,占81.6%,有效问卷780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高校学生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体质测试、调查问卷等方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综合评定而分的强、中、弱三类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认为偏食的饮食习惯是导致江苏普通高校大学生中肥胖或营养不良者的一个关键因素,食欲水平则是影响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2010年是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本文通过研究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找出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相关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34所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以期找出新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体质和体力的范畴、比较中日在体质监测工作上的异同,认为两国在体质的概念上都强调了身心统一的观点,即都认为体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两国在体质监测方面,日本体质检测的年龄段比我国长10年、在检测指标上所有测定项目均属于与健康有关的体力测定,在问卷方面两国都应加入与营养和卫生有关的询问指标.分析了我国部分人群身高矮于日本的原因,比较了在其它身体指标和心理指标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在校3年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初步掌握当代高职生体质健康变化状况,结合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增强高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测量、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特征、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显著,表现为经常锻炼组优于偶尔锻炼组,偶尔锻炼组优于不锻炼组的趋向;同时提出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太原市专科学校2010级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抽样问卷与实地测量的双项调查,力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近年来持续呈现出严重下滑的事实,促进其体质健康途径也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据统计法对陕西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各方面因素,结果显示其因素主要来自青少年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4个方面,对此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旨在切实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唐振宇  杨薇  王海燕  耿立志 《体育世界》2014,(4):135-136,134
通过仪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新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指标进行测量,并完成聚类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大学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两类群体除肺活量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优劣整体分布一致,并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四类群体具体测试结果分布较为复杂,表现出了不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对攀枝花普通高校新生体质调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了解攀枝花普通高校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攀枝花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和健康,促进攀枝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学生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验证性别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北京市864名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测试,并采用问卷收集学生性别角色的数据。使用SPSS20.0和SPSSAU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男生在体质健康水平上比女生低10分左右;对男生而言,男性化特质对体质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化特质对体质健康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女生的性别角色对体质健康没有预测作用。结论: (1)男生在体质健康水平上显著低于女生;(2)性别在性别角色与体质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男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比女生更易受到性别角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体质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与健康有着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既简单又复杂。通过历史与逻辑方法的考察,以体质概念的文化根源为逻辑起点,从根源、属性和范畴三个维度关注体质的内涵问题,进一步梳理体质与健康的关系。认为体质概念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是体质的追求和旨归。体质与健康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体质与健康可以叠加使用,但不可交换使用;“体质健康”是中文语境下符合语义与逻辑的组合词语,无需用“体能”代替“体质”。  相似文献   

15.
体质健康预警针对体质健康等级评定存在的信息缺失、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非均衡性、学生对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不够重视等问题,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与健康预测为基础而建立的预警警示分析系统.通过对体质健康弱化状态进行分析、监控并发出预警.通过对个体体质健康信息的具体预警,促进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健康危机意识,从而产生改善体质健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促进主动进行锻炼的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陈志坚 《体育世界》2014,(12):130-131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个体素质发展单一,大多数大学生很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结论: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年级越高体质指数越低,年级越高锻炼积极性越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取得体育成绩,对体育课兴趣不高,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谌晓安  苏金源  李娟  潘彩 《体育科技》2023,(5):44-46+49
【目的】基于格林模式了解武陵山片区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的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方法】整群抽取2018年武陵山区4所大学55765名本科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了解其整体体质状况;按性别、年级、学校分层随机抽取1358名大学生测试其体质,自制《武陵山区大学生体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4.44%。采用x2检验分析体质差异。采用AMOS25.0软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总体来看,大学生优秀率为0.1%、良好率为6.5%、及格率为85.8%和不及格率为7.5%,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P<0.05)。(2)男生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000米跑和肺活量不及格率分别为66.3%、27.9%、25.5%和20.0%;女生仰卧起坐、肺活量、800米跑和立定跳远不及格率分别为20.2%、12.4%、10.3%和9.3%。(3)基于格林模式分别提出武陵山区大学生体质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SEM分析后,模型拟合度较好。全部路径系数均达到0.1的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与专家和受试者的访谈,以及参考前人的文献,编制了《体质测试受试者动机水平问卷》。再经过与3名国民体质监测专家、4名运动心理学专家的反复咨询,对问卷的维度和题目进行多次修改,直到专家们认可为止。对20名心理学专家和体质监测专家发放了问卷,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和假设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检验。回收到7名心理学家和9名体质监测专家的答复,采纳了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修改了部分题目,编制成《体质测试受试者动机问卷》,并实施调查。调查了北京市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对象20~69岁受试者252名(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体质研究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参考了大量美国有关体质研究的文献,从发展简史、测试指标体系的演变和评价方法的革新三个方面,大致勾勒出美国体质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重点介绍了健康体质的概念和健康标准的建立和使用,经比较研究后发现我国的体质研究中测试指标的有效性尚待进一步明确与提高,而且应考虑建立适合中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黄冈师范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访问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接受程度、结果满意度以及体育锻炼认知等几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黄冈地区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比较明确,大多数学生对测试结果比较满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