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夜上海》是在2006年以《梦回大清》一举成名,引领全国青年文学“穿越”风暴之后,青年女作家金子潜心雕琢的第二部“女人书”。《夜上海》延续了《梦回大清》充满张力和悬念感的叙事,冷静淡定处透出幽默,紧张刺激时显露从容。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中的文章阅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521年重阳节,老聃被周景王任命为征藏史。作为中国第一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览文典,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其对于读书的深切体验和见识,不能不反映在《道德经》里。“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鲁迅语)道家思想可谓中国文化之中坚,所以文化学家冯天瑜把《道德经》列为“中华文化元典”之一。  相似文献   

3.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4.
李贞 《图书馆学刊》2015,(3):115-117
《水道提纲》是齐召南的代表作。齐召南撰写《水道提纲》,与他参修康熙《大清一统志》有着密切的关系。齐召南实际上是《大清一统志》后期阶段的总修,对资料的全面掌握,为他撰写《水道提纲》打下了基础。康熙年间,全国性的经纬度测绘为齐召南《水道提纲》中的水系分布提供了准确的方位定位。  相似文献   

5.
在对《七录序》所附《古今书最》及相关史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古今书最》全文的内容、其词的含义、阮孝绪设立《古今书最》的目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騤)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暌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7.
《玉台新咏》与《文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讨论了《玉台新咏》与《文选》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体例及著录作家作品、文学观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徐陵秉承萧纲意旨所作《玉台新咏》有意与萧统立异的事实。二书产生的时期,前后相连,与萧统、萧纲做太子的前后相承相符,显示出梁朝在两位太子主持文事的不同阶段所代表的不同文风和文学观。比较中还可以看出同时期人对历史材料的不同处理态度,从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文学史的原发事实。《文选》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它本身的价值有关,《玉台新咏》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界普遍认为《图书馆指南》的主要内容与日本图书馆协会编写的《図書館小識》的中译本《图书馆小识》相同,但顾实在书中并未言明其为译著,此举常为学界诟病,然而顾实为何不言明《图书馆指南》为译著这个问题却无人问津。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发现,顾实确在《教育公报》曾公开声明《图书馆指南》为迻译新籍,但这一点却鲜为人知;该书加页的“文学丛书书目提要”的推广词中讲顾实编辑《图书馆指南》是为了介绍日本新学说等,则间接说明了该书为编译作品。同时对顾实与《图书馆小识》的翻译、《図書館小識》的版次与编者、顾实是否读过《图书馆小识》等几个误读,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案》是清廷秘密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目之一,俞江、尚小明和彭剑等学者围绕此书展开数次争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大清宪法案"全文译本和节译的1—4、8、10—11条法理说明档案,仔细研析,可以确定其进呈始于宣统二年(1910年),亦可窥见翻译者、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的制宪倾向。笔者复在日本阅及《大清宪法案》,将其与未定稿抄本《大清宪法案理由书》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细读两书例言,可以澄清上述学者争论的"稿本"与"抄本"以及北鬼三郎是否为"著名宪法学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告别幸福时代——《出版大崩溃》读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小林一博的这本书,上海三联版书名为《出版大崩溃》,此前台湾尖端版书名为《日本出版大崩坏!?》。台湾版的书名似乎更贴切一点儿,事实上日本出版远未崩溃,单从《日本出版大崩坏!?》这本严肃而忠言逆耳的专业读物能卖一百万本这一点,也不能下这样的结论。重读此书,我的思绪不再停留在日本,有点浮想联翩。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纵深  相似文献   

11.
肖虹 《兰台世界》2011,(10):6-7
陈骙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骙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2.
陈骙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骙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3.
崔学森 《历史档案》2017,(2):109-117
日本人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案》是清廷秘密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目之一,俞江、尚小明和彭剑等学者围绕此书展开数次争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大清宪法案"全文译本和节译的1—4、8、10—11条法理说明档案,仔细研析,可以确定其进呈始于宣统二年(1910年),亦可窥见翻译者、度支部员外郎李景铭的制宪倾向。笔者复在日本阅及《大清宪法案》,将其与未定稿抄本《大清宪法案理由书》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细读两书例言,可以澄清上述学者争论的"稿本"与"抄本"以及北鬼三郎是否为"著名宪法学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汪浩  赵子夫 《图书馆学刊》2013,(11):112-114
《七略》《七志》《七录》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当时的文献学发展影响颇深,也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从《七略》《七志》《七录》出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3部书各自的特点及对目录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宁古塔山水记》和《域外集》是涉及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第一部山水志,书中涉及到大量宁古塔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通过这两本书揭示清代宁古塔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和流人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玉海》初稿是王应麟第一部学术著作,之后所作的《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与《玉海》在分类、内容上都有大量相同之处。由分析可得,《汉艺文志考证》的成书与《玉海》密切相关,是《玉海》的文献编撰工作为《汉艺文志考证》进行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而《汉艺文志考证》又对《玉海》中汉代文献典籍资料进行了深化与补充。由于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7.
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系由谭汝谦博士主编,日本学者实藤惠秀监修的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目录.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虽有千年历史,但却没有一部综合性的书目产生,该书目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的结晶.《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收录了自1883年至1978年中国译日文书约六千种,内容之丰富翔实是其他书目无可替代的.近年笔者因参与《中国古籍总目·西学部》的编辑工作,在翻检大量书目和图书中发现该书目颇有疏漏,为使其臻于完善,兹以订正和增补两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家皆川淇园解说的《唐诗通解》一书,在日本曾产生一定影响。该书并非以李攀龙《唐诗选》为直接底本,而是以《唐诗选》在汉地的派生本潘耒评《唐诗选平》或《唐诗选平笺注》为依据进行的解说。文章旨在通过对此特定个案的考察,探寻汉籍在流播日本过程中的沿承与衍化。  相似文献   

19.
杨胜朋  丁福林 《兰台世界》2012,(36):105-106
以中华书局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百官志》,得陋见数则。  相似文献   

20.
《文子》一书,二十多年以前在道教经典中和在先秦诸子中的地位,可以说-在九天之上,-在九地之下.至1973年定州西汉墓出土了《文子》残本,它作为思想史的著作才得到人们的重视.《文子》从魏晋时代起,一直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规定"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新唐书·选举志》),其学问成了选拔人才的科目.天宝元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改《文子》为《通玄真经》,名列《道德真经》、《南华真经》之后,为道教的第三大经典,因而此后出现了不少注本.但是在道教之外,《文子》一书几乎没有任何地位.这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的《文子》书目下注的"似依托者也"一句话不无关系,但也同今本《文子》一书的复杂情况有关.以往学者们一方面由于见到的资料有限,一方面由于思想方法方面的原因,对《文子》一书一些问题的处理显然是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