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指导仍坚定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胡编乱造。久而久之,作就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作的弄虚作假,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指导的核心。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教科丈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丈才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丈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以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是真实的,作丈也应当是真实的。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定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笔写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写作中有材料可写,乐于写.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用心感受之后,才会产生写作冲动,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写作也才更加自然而真实.那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那种偶然的瞬间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遵循命题、指导、写作、批改、修改的常规思路,长此以往,当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们是否感觉到,学生对作文还是心有畏惧,写出的文章有形式没内容,有技巧没真晴?而我们是否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是不是可以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作文的源头。我们要求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材要新颖,但始终不能如愿。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的源头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缀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写作,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不再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而有的是鲜活的故事、个性的感悟,从而收获作文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周敏 《考试周刊》2012,(92):65-6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真实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指导他们用稚嫩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写出自己的感想,切不可教育学生盲目追求华丽的辞藻.充盈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让孩子真实作文、快乐作文、自由作文。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意思非常明确,小学生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写出真实的作文。 所谓真实的作文,这里包含着两个含义:1.是真实的内容,是指学生写入作文的材料都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而不是凭空的编造;2.是在作文中要凝聚学生自己真实的劳动,是指作文是学生用自身的心血写出的,而不是偷梁换柱的抄袭和套作。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离不开生活,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实浓厚的生活气息。作文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情趣、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生活感受,使他们有勇气,有愿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生活,更是异彩纷呈。作文,本来就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对于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餐厅里的山珍海味我不稀罕老师希望你们能自己做菜,只要是你们亲手做的,我就一定爱吃……”这是一堂作文教学观摩课结束时,授课教师为反对学生抄袭作文,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做的小结。细细回味这位教师说的话,“自己做菜”不就是要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想法吗?可是,学生又何尝不想自己“做菜”呢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存在着以下误区:其一,“做菜标准”定得过高。闲暇之余,和孩子们聊天,他们低着头,小声说:“我真不知道写什么……”难道学生真的不知道自己写什么吗?不,是我们教师的思想在作怪:平日里,…  相似文献   

13.
求是求新求活戒八股北京房山中学马济学生作文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指导写作是其他才学识诸方面的体现。我以为要想落实叶老提出的“我们作文,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的教育思想,首要的是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写出观察与思考现实生活的作文。自屈子以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4.
陈永安 《广西教育》2013,(45):39-39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表明他们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学生只有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对此,教师应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并在习作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练习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亲身经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作文必须从"真实"起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情实感的表现。要想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素材;寻找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引导学生写出真实感受;准确评议,坚持以"真实"为标准。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自主创造的活动过程,反映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喜怒哀乐,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个性化作文就是鼓励小学生说自己经历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真实的事件、写出具有真实情感体验的作文。不断推进小学生个性作文,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拓宽个性作文的天地,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套写,远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提倡多元化的立意,遵照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在真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9.
吴玲 《文教资料》2011,(27):53-54
要让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交往功能,真正把中学作文教学“为写而指导写”的观念,转变为使学生作文“因为有用才要写好,因为有思想、想写才写,因为做才写’,_——使作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真实的书面语言的交际环境”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我手写我心"这本应是学生写作文的基本要求,作文应该是"真我"的体现,写出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我,作文才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