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顾晓红 《考试周刊》2009,(21):36-36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性的小学教学“把学生看成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语言学习时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自主.  相似文献   

2.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要不断挖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介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 ,草才会泛绿 ,花儿才会盛开。进而使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设计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 )中 ,对第一学段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要求。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建议。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认真落实《课标》精神 ,以识字和朗读为重点 ,指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不仅体现了语文独特的情感教育的魅力,还能够借助自己的形式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情感教学的内涵,拓展生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丰富,不断领悟生命,完善自我,感知生命的价值,体验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学习音乐、鉴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征,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充分地利用情感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个要素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做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设计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体验。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本文从"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学习、展现画面,还原‘逼真’情境、搭设‘舞台’,提供‘表演’的机会、反弹‘琵琶’,培养创新意识"四个方面探索"体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构建阅读教学的合理生态,使其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我与地坛》(节选)是一篇份量很重的文章,不是因为篇幅长,而是它那沉甸甸的思考、沉甸甸的感情及沉甸甸的语言,它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荡、思想的启迪,它给学生的应是思想的冲击、情感的洗礼、哲理的升华。刘锡庆先生在《中国当代散文欣赏》中谈到,“从‘情感——性灵——心灵——生命体验’这不同的层面,散文已超越了‘实’生活而进入了写‘虚’的精神的‘内宇宙’”。“散文中的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也就和作者生命中的‘独特性’息息相关。它可遇而不可求。”“这个层面作者做的是生命运动。”“《我与地坛》即是一篇很优秀的…  相似文献   

8.
徐娟 《考试周刊》2014,(6):46-47
<正>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总是直接跟情感体验相联系。因此,作文教学就情感诱发而言,尤为重要。而现阶段,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学生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更谈不上情感的抒发。即使有些许的表露,也只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为了应付而完成。面对这样的难题,结合自己切身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孩子作文中情感的抒发,谈谈自己的想法。一、走进大自然———激发作文情感的加油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  相似文献   

9.
感悟,即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语言和语境的感受和领悟。感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从纯粹知识的积累转变成生命的体验,在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独特而丰富、广阔而深刻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完善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课堂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要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切人点,以贴近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让对话教学展现学生生活的自然状态和纯真自由的本性,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晟 《甘肃教育》2020,(3):184-184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内容是无法通过讲授和灌输来掌握的。这些内容就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情感与道德体验,它是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基础而形成的价值判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建构,则使学习过程具有了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所追寻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情感和兴趣的满足,同时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感悟生命意义,赋予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数学教育生命化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数学课堂中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阅读俯首皆是。读的方式、读的内容、读的认知、读的体验都会贯穿于教学。而真正的阅读,是和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两个独特互异的生命重建融合的过程。其一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生命,从而体会作者的生命情志;其二是读者在这精神之旅中借他人思想来锻炼自己的思想,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确证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这样看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语文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与吸收被复杂的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交流代替,严格意义的教材已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语文教学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孕育着无限创造可能的活动中,文本语言的恰当运用尤为重要。如何克服语文课程内容表达中文本语言与学生经验之间的矛盾,使语文课程能唤起学生独特的审美与情感体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命存在是中学教育的原点与基石,中学教育就是应生命生存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而中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具有生命理念的教学过程中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体验作为生命的情感,领会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19.
田丹丹 《辅导员》2014,(18):45-46
“在我看来,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窦桂梅博文《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主题教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性和秩序,通过创造现实的或重复体验的情境和时机,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方式。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不仅是理解知识的要求,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要求。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研究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