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季休闲体育活动与健康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促进与休闲体育的联系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新时期的三维健康观点和"健康促进"概念的由来;探讨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概念的界定;着重论述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对我国北方地区群众的身体、心理、社会维度的三维健康状态的促进作用。最终明确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群众冬季实施健康促进行为和策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董超 《体育世界》2008,(7):1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多因素服特性”;男生倾向于对抗性较强、运动强度废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喜欢运动节奏缓和、运动强度小、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手段,也必须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我们认为高校体育应从学校的"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而课外体育活动将朝着终身化,多元化,开放化,现代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市居民在"非典"前后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表明:"非典"前杭州市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甚忧,健身意识淡薄、工作及家务繁重仍是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健身跑、乒乓球、游泳是居民主要锻炼项目,居民体育消费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非典"后,随着居民强身健体意识的提高,参加锻炼的人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消费等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的理论框架。认为:"人地关系"仍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的体育活动行为与体育场所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空间结构、体育场所空间感知、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三大研究内容。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类型划分、体育场所物质及社会空间结构等;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主要包括场所意象、场所感、感知满意度、体育场所信息及体育知识的获取等;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出行距离、出行时间、持续时间、圈层结构、交通方式、空间偏好等特征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当前的一些采用实质定义方法定义的体育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批判,指出部分学者在定义过程中将属于人的身体或心灵的部分抬高到属概念的层次,如此导致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错误,论证并提出体育活动的属概念只可能是"人的生活活动"、"身体活动"与"心灵活动"的质和量的差异,是辨别"体育活动"与"非体育活动"种差的方式.借助马丁·海德格尔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指出当前体育理论学者们在定义体育总概念时,从不同的视角将"体育活动"这一"存在"的社会现象向各自定义中不同的价值主体,如体育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存在者"进行转化,导致"体育活动"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单一化为某一价值主体的价值,从而导致对"体育活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多重精神和价值的"忘在".论文最后提出了体育总概念的认识框架:体育作为总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家族,包括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体育人和观赏者四个基本范畴,体育活动处于这一总概念的中心位置,因为其他三个要素都必须通过体育活动而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素材,是指对身心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未经总结和提炼的、保持原有性质的原始材料,也可视为被选择的—切身体活动内容。体育教材,是在体育课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选、组织的身体活动的内容体系,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据此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体育素材"与"体育教材"之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5,(2):72-73
通过走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15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舒展身体、调节身心,而不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活动场地受限;2.组织形式异化;3.运行机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条建议,希望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00,自引:6,他引:194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4%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7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比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和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通过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措施,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及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进行厘析,提出"大民族"与"小民族"的概念及其指代对象;根据体育与民俗活动的根本目的、本质属性、价值内涵及社会表征的差异,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范畴确认;在此基础上,对被称为"民俗体育"的部分民俗活动的体育身份以及传统武术的"民族传统体育"身份进行质疑,并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何以艰难以及"武术缘何进不了奥运".本研究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范畴进行重新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心理测量范式为基础,探讨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界定了"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概念,初步认定6个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即自愿性、知识性、新奇性、可控性、一般恐惧性和结果严重性等,并归纳总结出7种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即体育器械设施管理和使用、媒介传播、社会文化、生理遗传因素、参与活动的知识经验、信任与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等;其次,以心理测量范式为基础并综合其他风险认知理论,提出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和参与绩效的关系;最后,对风险认知测评方法及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测评及应用进行评述,指出编制体育活动风险认知测评工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现状广东省的体育事业正面临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根据《广东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青少年体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近几年广东省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稳步进展,主要表现在:(一)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逐步健全一是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11年至今,每年举办两期省级冬、夏令营活动,一届省级校园足球活动,参与总局举办的两次户外阳光体育活动,一次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文化交流展示活动等各种活动,共组织了22个个地市(区)近1000名青少  相似文献   

14.
赵成武 《精武》2012,(4):56-57,59
目的:针对对西安市中学女生的体育活动动机的现状进行调查,揭示重点中学女生对待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实践及"阳光体育"工程的开展情况。分析影响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和访谈法。结果: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且动机较好。对策:培养她们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反映他们自身对体育健身的需要,也反映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强烈欲望,从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影响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归因分析、改善"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不良的归因对策方面进行研究,挖掘与发展体质弱势群体潜在的运动能力,为他们"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6个街道20个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全面了解万柏林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和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发现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目的,防病强身排在第一,其次是提高运动能力、调节情绪;体育项目选择排在前三的是健身走慢跑、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大部分人选择公园,其次是公共体育场所、社区体育中心;并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次、组织形式、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健身指导员的需求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策略依据,有效提升社区公共体育供给能力,达到有效配置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群体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校园"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大课间"已成为学校有效落实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落实"体艺2+1"活动时间的有力保障。大课间活动也有初始的"自主活动、国颁操、自编操、队列行进"四个版块提  相似文献   

18.
<正>一、普通寄宿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近几年,大部分普通寄宿制中学都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改革,从效果来看,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作用。归纳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充分尊重俱乐部自主操作管理的前提下,体育教师对  相似文献   

19.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太原市高校学生的"体育生活"即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频度与强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要求、特点和规律,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校体育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