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5年中国国家尺度的铝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伟强  石磊  钱易 《资源科学》2008,30(9):1320-1326
以2005年为时间截面,以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为空间边界,定量地刻画了中国国家尺度的铝物质流静态图景.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国内消费的原生铝为726.2×104t,再生铝(仅考虑来自旧废铝的量)为166.3×104t,再生铝占国内铝消费总量的18.6%;中国已经成为铝的净进口大国,2005年从各个环节净进口纯铝438.3×104t,铝的总对外依存度为43.7%,在各种舍铝物质中,属于净进口的有铝土矿、氧化铝和废杂铝等原材料,而属于净出口的有未锻轧铝、铝加工材和铝金属制品等初级产品;排除含铝产品的制造环节以及使用阶段,各个环节损耗纯铝348.2×104t,其中来自铝土矿开采环节的占54.0%.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改善进出口结构、减少铝损耗量、增加铝循环利用量的政策建议.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可以从多年演化、空间分布等角度进一步定量地刻画中国国家尺度的铝物质流图景.  相似文献   

2.
陈伟强  石磊  钱易 《资源科学》2009,31(12):2120-2129
铝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损失可分为数量损失和质量损失,数量损失又分为库存性损失和散失性损失。基于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的存量与流量框架,本文开发了用于估算铝的全生命周期数量损失的方法,并以此分析了1991年~2007年我国铝的数量损失量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①采矿损失量占我国铝的全生命周期总损失量的比重最大,减少损失的潜力也最大;②排除采矿损失量,1991年~2007年我国铝的总损失量逐年递增;③由于拜耳法产能不断扩张,2003年以后全国氧化铝平均回收率不升反降,氧化铝冶炼阶段的铝损失量快速增长;④散失性损失量不断增加,但其占总损失量的比重近年来有所降低;⑤每生产1t原生铝损失的铝资源量不断降低。为了减少或避免铝的损失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我国铝工业界应当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持续关注如下整体性的战略:①不断降低铝生命周期各子阶段的损失率;②重视回收与循环过程中铝的数量损失问题;③重视回收与循环过程中铝的质量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伟强  石磊  常皛宇  钱易 《资源科学》2009,31(11):1887-1897
基于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的"存量与流量"框架,本文定量分析了1991年~2007年我国铝的全生命周期进出口规模及其结构.研究发现:我国是铝的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不断增长,从进出口结构上看,我国日益成为铝土矿、氧化铝、铝废料等原材料的进口国和未锻轧铝、铝中间产品、铝最终产品的出口国.导致铝进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实行的产业政策.未来几年内,我国铝进出口政策的重点应该是:继续鼓励进口铝土矿、氧化铝、铝废料等国内短缺的原材料;限制出口并鼓励进口高能耗、高污染物排放、低附加值的原生铝、再生铝和部分中间产品如铝挤压材;暂时不对高附加值的铝中间产品如高端铝板带、铝箔和铝最终产品的进出口实行管制政策;同时国家应支持我国企业到国外购买铝土矿山,建立全球性的铝废料回收与运输网络,开办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厂并将产品运回国内.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的铝制品生产工艺当中,人们都是采用长流程熔铸铝锭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但是由于电解铝液当中含氢量比较高,而且夹杂着较多的氧化铝,因此对铝制品的生产工艺有着严重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基本,为了铝制品生产的质量和进度,人们就将短流程施工技术应用到铝制品铸造工艺当中,并且通过铝电解的方法,来提高铝液的纯度,从而对电解铝液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铝电解过程中电解铝液的净化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尺度上铝的社会流动过程解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伟强  石磊  钱易 《资源科学》2008,30(7):1004-1012
定性解析金属元素的社会流动过程,是定量化开展其物质流分析和资源流研究的前提。铝是世界上生产量与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同时也是具有良好再生性能的金属。在大量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的一般性框架,详细解析了铝在国家尺度上的社会流动过程,将其概括为3个“四”:四阶段、四种库和四种流。四阶段包括:生产阶段、加工与制造阶段、使用阶段、报废与再生阶段。四种库包括:矿产资源库、第一和第二阶段产品的暂时性库存、使用阶段的社会累积库、各种含铝废弃物的堆存库(包括弃矿、尾矿、选冶废渣堆存场和垃圾填埋场等)。四种流即正向流、逆向流、废物流、进出口流。以四阶段为依托,重点刻画了四种流的具体过程,为进行定量化的铝物质流分析及相应的能量流、价值流和环境影响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004年中国锌循环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锌生产阶段、加工制造阶段的原料自给率分别为88.6%、93.6%,使用再生锌的比例分别为1.6%、12.8%,矿石指数为1.275t/t,再生锌指数为0.126 t/t。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料对外依存度、再生锌指数很低,同时矿石指数较高。讨论了中国锌工业的产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建立完整的锌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再生增值税政策不合理,经济适用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支持力度不够,锌矿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政策相对滞后等。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锌循环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完整的推进锌循环的政策体系,实施锌工业原料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重点技术研发及推广,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严格执行法律规章,促进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7.
平果氧化铝厂采用的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其主要原料为一水硬铝石,其设计生产对铝土矿的要求是氧化铝含量大于56%、铝硅比(A/S)在12左右。由于公司所在地铝土矿的不断减少,且品位也大幅度降低,为了有效的延长氧化铝生产的年限,采取不同品位的铝土矿进行掺配使用。目前使用的铝土矿仅A/S=9±0.5,导致其相对溶出率下降。文章对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影响其相对溶出率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了有效地提升相对溶出率、提高氧化铝生产效率,对氧化铝生产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岳强  陆钟武 《资源科学》2008,30(1):140-146
熵,是描述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的一个状态函数。为确定铜产品生命周期中含铜物质的聚集和散失程度,将熟力学中“熵”这一指标引入到物流分析中,给出了物流分析中“熵”的分布及其计算方法,在中国2005年铜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铜循环整个过程中,即精炼铜的生产阶段、铜制品的加工制造阶段、铜制品的使用阶段和报废铜制品的回收阶段的熵的变化,得到5个节点处的相对熵值分别为0.25596,0.04562,0.23690,0.60470和0.24866,整个过程中的相对熵变化率为-2.85%,即经过一个生命周期,含铜物质聚集度在提高,并与2002年铜产品生命周期的熵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在2005年铜产品生命周期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种不同技术指标下的情景分析,得出了减少采、选矿环节和熔炼环节尾矿和熔渣中铜的损失量,提高报废铜制品的回收率和折旧废铜的舍铜百分比等措施,将会有效地降低铜产品生命周期的熵值增加。相信随着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熵在物质流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也会愈来愈广泛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杂质铝在结晶机除铅铋过程中的行为,研究铝对锡精炼结晶机生产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原料含铝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钴是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之一。日本是全球钴资源主要消费和贸易国,厘清日本钴资源在全生命周期中流量和存量演变特征以及贸易格局动态变化,对了解全球钴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的日本钴物质流分析框架,揭示了2000—2020年日本钴物质流演变特征。【结果】(1)流量分析表明,2000—2020年日本累计消费272000 t钴,日本钴资源流量、流向均发生大幅转变,精炼阶段钴盐产量大幅增长,制造阶段电动汽车电池逐渐取代消费电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使用阶段钴资源消费呈“先增后降”的演变趋势,始终以消费电子电池为主体,废弃物管理阶段旧废料若可以100%循环利用,则可以满足日本本土需求。(2)存量分析表明,传统应用在用存量“先增后降”,新兴应用在用存量稳步提升,在用存量结构仍以消费电子电池为主,电动汽车电池超越高温合金位居第二。(3)贸易格局分析显示,日本进口来源国日趋多元化,但日本对中国的材料依赖却大幅增加;同时,日本含钴终端产品出口市场则由亚洲占主导转向美欧。【结论】长期以来,日本钴产业链形成了“上中游进,下游出,两...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计量的铝矿科技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CIE数据库中2003-2012年间的铝矿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铝矿研究论文数量呈整体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5%,但各年度增长率有一定差异;其重点研究方向一是侧重于采矿与矿石处理、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二是侧重铝矿勘探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研究;中国、澳大利亚及其主要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国及其主要研究机构的铝矿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其论文量遥遥领先于俄罗斯科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其他机构,但研究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都需要物质投入,所有的投入物质或迟或早都会变成排出物质(废弃物或排放物)返回到环境之中。因此,通过测量物品(服务)的物质投入量就能估计其潜在的环境冲击。同时,测量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物质投入能够帮助生产者认清资源消耗的分布状况,锁定重点部位,为改进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支持。由于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主要物质组成是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因此,研究金属生产的物质投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铁矿石、粗铜和原铝的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投入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平均1t铁成品矿、粗铜和原铝的非生物性物质投入分别为3.19t、475.36t和103.97t,水的投入分别为4.82t、204.94t和1 218.77t。全国铁矿石和粗铜的物质投入在整体上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原铝的这一指标则无规律可循。这3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物质投入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世界锂资源供需形势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锂主要用于铝冶炼、空气处理、润滑剂、锂电池以及陶瓷和玻璃这五大消费部门中。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引发了人们对锂资源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部门预测法,对2015-2025年世界各国对锂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认为:①石墨烯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的用锂高值情景下,锂需求会逐渐上升。2015年、2020年与2025年的全球锂需求为3.2、5.1、9.6万t;石墨烯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快速的用锂低值情景下,锂需求达到顶峰后下降。2015、2020与2025年全球锂需求分别为3.2、4.9、4.2万t;②用锂高值情景下,全球锂资源消费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锂电池成为第一大消费部门,2025年全球锂消费结构为电池66%,陶瓷和玻璃20%,润滑脂4%,空气处理2%,电解铝0.08%;用锂低值情景下,2025年陶瓷和玻璃以41%的消费占比继续保持第一大消费部门,其余部门的消费结构为电池25%,润滑脂10%,空气处理6%,铝冶炼0.19%;③全球锂资源丰富,储产比高达371年,2015-2020年全球锂产能将至少达到9.2万t,2015-2020年仍将持续供过于求的状态。用锂高值情景下,锂资源在2020年以后有供应趋紧的可能;用锂低值情景下,锂市场将持续供过于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和铝土矿品位的逐渐降低,赤泥的年产生量不断增加。大量的赤泥如果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文章就生产氧化铝所产生的赤泥的危害进行阐述,并简单介绍一些目前国内外在赤泥综合回收利用上取得的成绩。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的匮乏,国内大多数铝厂开始大量从国外进口铝土矿,利用铝土矿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铁含量增高,具有较高的二次利用价值。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化工业的步伐的逐渐加快,实现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占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能耗高、水耗大、三废产量大,属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和变化,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状况。研究表明:①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近年来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能源消费间接占用地在总生态足迹中占主导地位;②分品种看,铝在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所占份额最大,达到53%,其次为铅锌、铜,占行业的比重分别为15%、12%,铝、铅、锌和铜这4种金属生态足迹为有色金属行业的80%,是决定该行业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矿种,也是对行业产生环境压力、冲击和影响的主要来源;③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其大小高于工业部门和三大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其增长率相对也较高,这反映了现阶段行业生产依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东方  陈伟强 《资源科学》2018,40(3):498-506
铝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铝土矿作为铝产业链的源头,是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因此,全面了解铝土矿的进口市场有助于充分把握市场形势并做出相应的判断。本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5年铝土矿的进出口数据,从对外依存度和市场集中度两个方面,构建了铝土矿进口资源安全程度评价矩阵,以评价中国铝土矿的资源供应安全程度。结果表明:①1992—2015年,中国铝土矿的净进口重量和价值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净进口重量和价值量增长显著;②1992—2007年,中国铝土矿的对外依存度逐渐上升,2007年之后相对平稳;③2007年之后中国铝土矿进口市场的集中度相对2007年之前较低;④近年来,中国铝土矿向供应相对安全的方向发展。建议:今后进一步积极开拓海外铝土矿资源;进一步均衡从各国进口铝土矿的比例。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所构建的资源安全评价矩阵同样适用于对其他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Aluminum and alcohol, both are well-accepted neurotoxin. The plausible mechanisms for their neurotoxicity are also common.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ethanol on aluminum induced biochemical changes in rat brain is being stud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ethanol expos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aluminum and protein content of brain. The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were also changed. Aluminum exposure, on the other hand,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lterations of aluminum content, acid phosphatase acivity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Though ethanol co-exposu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aluminum load of brain, the interactions of these two neurotoxin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only in case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brain. Therefore, it can be suggested that general neurotoxicity produced by aluminum is not modified by ethanol. However, the aluminum load caused by aluminum exposure, may be influenced by ethanol co-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