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六运会男子百米跑决赛前六名运动员的跑速曲线结构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百米跑速度曲线上的基本数据进行比较,拟找出我国短跑运动员所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进行研究,尤其对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后一步速度与成绩的相关分析、助跑最后六步速度、助跑最后六步步长和步频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助跑最后六步的最大速度、平均速度和最后一步的速度,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助跑最后一步的速度。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平均步长、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差值与成绩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长的变化对成绩的影响没有必然的联系,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技术特点不同,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步频与成绩呈显著性高度相关,表明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六步采用稳定步长、加快频率的助跑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对我国64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探讨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关系、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水平,并对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较,建立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女子掷标枪运动成绩,已突破了六十米大关。但是和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成绩相比,仍然差距很大。为了找出原因.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特对我国女子十五名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运动成绩作了调查。用统计学处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对已掌握的六名世界女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速度素质(30米跑),和运动成绩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和我国运动员作参考性的对照分析。所得结论仅供教练员在训练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对我国133名一级以上男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进行了长期的测量和研究,探讨了我国男女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关系、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水平,并对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助跑速度和若干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建立了我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Fuzzy数学贴近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女子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三公里个人追逐赛速度分配同世界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同世界先进水平的速度分配模式是相似的,只是我国运动员在各段落上的速度偏低,我国运动员在最高速度能力上低于世界最佳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东京奥运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8名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该8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与位置节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从全程来看,第一名莱德茨基的竞技实力高于其他运动员,她有效掌握了整场的比赛节奏,有着较好的速度节奏与位置节奏;(2)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运动员采用跟随战术有效获得有利位置,如果能调控全程速度节奏,则成绩会进一步提高;(3)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则需要提升竞技实力。建议: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对我国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速度和耐力的培养,以此促进提高我国女子1500米自由泳的成绩以及在世界游坛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试析我国男女中长跑运动员成绩差异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速度耐力和速度的合理分配以及如何应用“人才群体”进行了资料调查。对我国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与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和我国男、女中长跑运动员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外优秀110m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优秀110m栏运动员和第6届世锦赛前7名运动员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110m栏运动员在全程栏间速度的稳定性、攻栏技术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在最大栏间速度、平均栏间速度、冲刺速度及保持较快栏间速度的能力上均明显差于对方,这些都有待于我国运动员今后努力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游泳200m各项男女世界纪录和历届奥运最好六个成绩与我国历年最好六个成绩的分段速度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200m比赛分段速度战术运用和控制能力的水平不甚理想,有待改进、提高,并指出掌握匀速比赛战术是每一名优秀选手必须具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浅谈百米步长与步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有关短跑百米的步长与步频关系已经被我国田径界众多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对我国短跑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短跑运动员成绩不如别人是因为我们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不如人。因为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最高速度为郑晨11.28米/秒,而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国内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发展不平衡,力量素质的发展落后于速度素质的发展;我国优秀运动员充分发挥了速度、灵敏和协调素质方面的优势,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则充分利用了他们身体、体能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白云峰 《灌篮》2021,(2):39-39
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角度出发,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各方面的速度素质为手段,以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为目标,对崔家桥乡小学六年级足球校队共20名男生进行实验,从而来对如何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阶段水平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和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的前半部分其水平速度明显高于国外运动员,但助跑的倒数第一步时,国外运动员达到助跑最后阶段水平速度的最大值,而我国运动员的水平速度却下降到助跑最后阶段的最低值。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校男子200米跑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本文对重庆大学男子短跑队六名运动员从训练安排与方法、手段选择及其生理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优秀110m栏运动员和6届世锦赛前7名运动员的全程速度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110m栏运动员在全程产速度的稳定性,攻栏技术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在最大栏间速度,平均栏间速度,冲刺速度及产快是速度的能力上均明显差异于对方,这些都有待于我国运动员今后努力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第20届冬奥会优秀速滑运动员1000m比赛战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速滑运动员1000m比赛的分段时间与速度及战术运用的比较与分析,统计出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在起跑绝对速度上没有差异,而且同国外运动员相比还快了一点,表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比赛前200m段落中速度较快。由于前200m滑行速度过快,消耗了较大的体能,因此,随着距离的延长,在后程距离段落中速度下降幅度较大。同国外运动员运动成绩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全程距离比赛中体力分配不合理,导致200~1000m两个段落速度下降过大,最终成绩不理想,形成战术运用不当,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8.
1、女子运动员起跳速度分析 从上表分析,我国运动员在起跳脚着地时的平均水平速度是6.70±0.40m/s,世界优秀运动员是6.60±0.51m/s,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是比较快的;起跳离地时,我国运动员的平均水平速度为3.71±0,43m/s,世界优秀运动员为3.87±0.45m/s,我国运动员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六秒钟训练法是根据"六秒定律"延伸过来的一种训练方法,所谓六秒定律是指运动员在起跑后,一般在六秒钟可以达到最高速度,有资料显示至今没有一人能在六秒钟之前达到最高速度。所以通过六秒钟定律设计了多种六秒钟训练法,主要是提高青少年1 00米跑的起跑和起跑后速度能力,也是抓住青少年速度敏感期最佳的训练时机。一、六秒钟训练法的生化科学依据从100米跑的生化特点得出六秒钟训练法的科学依据,当运动员从起跑的安静状态过渡到高速时,含有丰富的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钟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优势和不足,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运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腾起初速度、水平速度和起跳时间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这三方面运动能力是较强的。(2)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垂直速度和运动成绩与国外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和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运动员可能导致跳远成绩小于国外运动员。(3)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与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原因:①是运动员起跳腿缓冲和蹬伸能力不足;②是摆动腿和手臂的摆动速度慢;③是髋关节和骨盆运动原因;④是运动员最后3步积极加速上板意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